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少年强则中国强》有感

2025/09/20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少年强则中国强》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少年强则中国强》有感 篇1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荡在前胸……”这是我音乐老师教我们的一首歌。这首歌时刻激励着我们要积极向上,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时,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激情。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经常告诉我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从他们的话语中我知道,共产党和他领导的军队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他们浴血奋战、抵御外敌,带领全国人民站起来了。我彷佛听到那激昂的声音,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每当我站在校园内参加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时,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今天,我们能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读书,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祖国培养我们不仅仅是要我们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我们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人,道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妈妈说:“只有做一个有道德有思想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也说:“作为在党的哺育下成长的小学生,我们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我时刻准备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意识,因为往往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蕴含着道德的真谛。在家里要尊敬父母,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少年强则国强,国强需要人才支撑,作为建设伟大祖国的后备力量。我们是下一代的接力棒,必须用知识的力量来武装自己。时刻做好感恩祖国,回报母亲,建设家乡的准备,为国强民强贡献力量。

东方红,太阳升。我有着一颗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赤子之心。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为党争光的好孩子。

读《少年强则中国强》有感 篇2

在《育人》导刊2008年10月刊中曾有这样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着我。那就是张晶写的《少年强则中国强》。

曾有人说“80”后、“90”后是自私自利的一代,或在四川大地震时,中国孩子表现出的却是勇敢、坚强、团结、互助。使我看到了中国孩子的希望。

中国孩子是坚强勇敢的:二年级小学生林浩在废墟中成功自救后,并未离开,还用他弱小的身体一步一步将两名同学背出。中国孩子是乐观善良的:地震震裂了孪生三兄弟高龙、高虎、高豹的家,但他们没有气馁,还迅速加入志愿者队伍……

中国孩子是质朴高尚的: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国各地的孩子自觉开展了捐赠活动,孩子的身影涌动在献血车前、捐款箱前、志愿者队伍里。孩子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用自己的衣物、用自己的告诉世界:中国孩子是纯真、善良、高度凝聚力的。

地震给中国孩子带来了灾难,但是地震也让中国孩子展现了自己的美好情操。那种认为中国孩子自私、懦弱的观念,在倾刻间推倒。地震让世界知道—中国的孩子是大有可为的!

读《少年强则中国强》有感 篇3

随着时代的变化,本埋在先人心里的智能电器梦,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地相继问世,它走进了千家万户,落入了中国的各个角落,打破了古时的买力生活。

在炎热的夏日之季,家家户户都有空调解暑;那凉爽的微风轻轻徐来,吹拂着我们的脸颊,为我们消暑解热;顿时,骄阳似火的夏天立刻变成舒适凉爽的秋天了。如果在古代那时,人们早就大汗淋漓地拿着蒲扇开始卖力扇风了;可以坐在阴凉的地方乘凉的还好,可是农民就非常辛苦了,他们赤着脚,光着胳膊。顶着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交通工具更加发达。古时候,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必须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才能抵达目的地。现在,柏油路上,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小汽车来来往往,我们在汽车里,既可以观赏窗外迷人的`景色又可以享受冬暖夏凉舒适的环境,令人怡然自得!不仅让人们改善了生活水平,而且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今日繁荣富强的中国也是由我们的祖辈、父辈们靠知识、智慧的头脑以及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做孜孜不倦,勤学苦练的一个合格青少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坚守着“落后就要挨打”的誓言。我们更应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我们应该从点滴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了建设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打好基础。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我们要拼搏,为自己拼搏,为事业拼搏,为中国梦拼搏,我们都是追梦人!

读《少年强则中国强》有感 篇4

“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在我第一次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的时候,还是在上小学,踏进校门就看见墙上的六个大字——“少年强则国强”!当时觉得确实好有道理,如果我们少年都不能够强大优秀,我们的国家由这样的一群年轻人组成,国家会强大到哪里?

但是就在前段时间,我看到了一个更加让我耳目一新的观点——“中国强则少年强”!

这只是一篇篇幅很短的文章,也是一篇上过电视的演讲稿,更是被无数网友转发的小视频,却让我看得热血沸腾,看完后激动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复。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女大学生,她以一种非常接地气、通俗易懂的随笔来介绍她对于这个观点的想法,正是因为她的简单明了,热情澎湃的感情输出,让我更加的深入到她的文章之中。

文章的开头以一个非常搞笑的方式展开,她以开玩笑的方式询问台下所有的男性观众:“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突然就很委屈的哭出来了,你问她什么都不开口。这个时候你心里很慌张,你想不对呀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呀。这个时候她大小姐终于开口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的概念。”

她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方式就进入了主题——安全感!中间也有提到很多关于安全感的内容,并且以第三者的身份去解释安全感是什么?安全感就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东西。只有自己强大了,自己优秀了,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处理了,那自己真正的安全感也就得到了。我们努力学习才会有期末考试的安全感,我们努力工作才会有生活安宁的安全感。她所说的安全感,本质是你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很快她自己就反驳了自己的这个观点:说她今天想说的`安全感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她在文章中列举了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例子:她是在国外读书的一个女孩,在学校安排的一次活动中,选择了去一个位于中东地区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却是国际强国,那就是以色列,但是就在机场,却因为两个小细节,而让她写出了这样的一篇文章。第一个就是机场长达半个小时的询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来自哪里?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这让她非常的纳闷;第二个就是当飞机安全降落的时候全机的工作人员以及乘客都鼓起了掌,这再次让她纳闷了,就问随行的伙伴,她的伙伴就是一个以色列人。伙伴说道:“之所以询问那么多,是因为自从1948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世界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的但是最笨的方法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之所以鼓掌是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正是因为这一翻话让作者以及我都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一个国家给予国民的安全感,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我的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我们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我们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作者开头所说安全感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这也让我想到了一些让人非常心寒的新闻。一些自认为我是中国国民,国家有义务为我的安全作保障,有义务时时刻刻保护我,故而在一些还没有开发的旅游地点,因为寻求刺激,不顾外面的警告牌,强行进入到森林里面去探险最终迷路,警方不眠不休地巡查几天,冒着生命危险,同时花了很大的代价就为了把失踪的国民找回来;前段时间发生在韩国的地震也是一样的,在旅游网上的最上面我们中国的外交官就严重警示了本国国民,韩国很有可能发生地震,叫我们近段时间赴韩旅游的本国国民取消航班暂时不要前往,但还是有许多的中国国民当没有看见一样,最终还是以中国军人开着直升飞机接他们回来而告终!

看了作者的这篇文章,又看了这么多的新闻,让我在想:我们中国给我们国民的安全感太多了,让我们理所当然成为了大众口中所说的巨婴,理所当然的,没有看见那些警示。理所当然的让中国的军人为我们无条件的付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中国的强大,换来的却是一群愚蠢国民的自私自利?我知道这段话可能没那么中听,但这就是事实,这就是现状!

我所希望的不是中国强则少年强,不是少年强则中国强!而是中国强中国少年也强,中国少年强中国更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的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也强,中国强就是因为中国的少年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