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观察图画,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幼儿能够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见解。
3.初步学习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差异,认识自己。
活动准备:
课件鼠小弟、大象哥哥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封面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里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3.初次感受绘本前半部分,理解故事。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放课件p1_p8)
师: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故事?(个别回答)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画,组织语言,讲述故事。
师:这是个不错的故事,但是只有图画,没有文字,我没有办法将给别的小朋友听,你们来帮我给每一幅图加上文字可以么?
P1:这幅图上是谁?他们:想干什么?鼠小妹会对鼠小弟说什么?鼠小弟怎么回答的?
P2:鼠小妹怎么了?(生气的走了,不和鼠小弟做朋友了)鼠小弟这是心里感觉怎么样?
P3:鼠小弟看到大象哥哥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P4:鼠小弟看到大象哥哥很轻松的就摘下苹果,它的表情怎么样呀?心里会怎么想呢?
P5:它们在干什么?谁的力气大呢?(大象的力气大)
P6:大象哥哥在干什么?鼠小弟躲在哪?为什么鼠小弟会躲在大象哥哥的后面?(大象的胆子大)
P7:它们在干什么?(吃东西)鼠小弟看到大象哥哥吃那么多的东西,心里是怎么想的?
P8:大象的表情怎样?(得意)
4、通过故事影响,选择认为最棒的人物,调整位置。
师:看到这里,你心中最棒的是大象哥哥,还是鼠小弟呢?
师:请你喜欢谁?就坐在谁的那边!
师: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大象?(或鼠小弟)
(大象力气大,吃得多,胆子大)
师:谁来说一说你身上都有什么优点?
5、教师:
6、感受后半部分故事内容,正确鼠小弟和大象哥哥。(p17_p20)
师:故事并没有结束,还有几幅图画,我们来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
P17:鼠小弟看到了什么?他感觉怎么样?(好臭,好恶心,好难闻)它会怎么做呢?
P18:鼠小弟把便便清理走了。
P19:鼠小弟又看到了什么?
P20:它又是怎么做的?
7、再次选择心中最棒的人物,调整位置。
师:看到这里,你心中最棒的是谁?请坐在谁的那边?
师:你为什么又认为鼠小弟是最棒的呢?
大象身上有很多得优点,但也有不做的地方?
8、教师:
9、完整欣赏故事,正确认识大象哥哥和鼠小弟的差异。(p21—P34)
二、游戏:取长补短
玩法:先请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自己的一个优点和不足,这个孩子的不足是哪个孩子的优点,请有这个优点的小朋友和第一个小朋友拉起手。依次类推,最后围城一个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可改变的不足,但也有值得学习的优点。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不足的地方,发挥自己的优点,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你就是最棒的!或者将最后一个游戏环节换为,欣赏名人,如:邓亚平,教练觉得她个子低,不适合打乒乓球,但是她坚持刻苦锻炼,最后获得了世界冠军。张海迪等。
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核心经验包括观察、比较、分类、交流、测量、推断、预测等。其中观察、比较、交流、分类被美国科学促进会认为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益。能否在一个活动中涵盖上述过程性科学探索活动的要素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了活动“盒子里有什么”这个活动包含了上述科学探索关键经验的大部分内容,凸显了本活动设计的价值所在。
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准备:
1.同样大小的盒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每个盒子内装有一个网球,盒盖用带子固定。盒子外呈以下几种情况:有的盒子外贴有小小的商标粘纸,如kitW猫、米老鼠;有的盒子上抹一点玫瑰精油;有的盒子一角用蜡笔涂抹了几下。
2.另外准备四个盒子:一个空盒子,一个内装气球,一个内装几张餐巾纸,一个内有一颗糖果被胶布固定在盒子底部。
3.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一个网球大小的水晶球。
过程:
一、幼儿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分辨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说说理由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有东西吗?请你们试一试,把盒子分成装有东西的和没有装东西的两类。(幼儿操作。)
师(指着幼儿认为装有东西的盒子):大家都认为这些盒子里面有东西,请说说你的理由。
幼:我听到有声音,感觉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声音方面确定里面有东西。是什么声音?能演示一下吗?
幼:我感觉重重的,说明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重量方面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小结):有些人是听到盒子里有声音发出来,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有些人是感觉到盒子重重的,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
(析:用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鼓励幼儿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从轻重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从声音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等。)
二、幼儿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通过排除法推断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请你们再去感受和探索一下。
师:这里有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请你选出确定不在盒子里的物品,并说说你的理由。
幼(选择了尺):尺子比盒子长,肯定装不进盒子里。
师:是吗?请当场测量验证一下。怎么测量才是正确的呢?你给大家展示一下。
幼(选择了水晶球):水晶球很重,盒子里面的东西很轻。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呢?(鼓励幼儿一手拿盒子、一手拿水晶球掂量比较。)还有谁也愿意上来试一试、比一比,来证明自己的推断?
师(小结):尺子长,水晶球重,黄豆多,小铃响,毛巾轻,醋瓶子有酸味,这些都不是盒子里装的东西。大家通过排除和推断认为盒子里装的是网球。我来打开验证一下。(教师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验证结果。)
(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排除等科学探索的手段,推断盒子中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三、幼儿第三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从盒子的外观推断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
师:大家通过探索知道了每个盒子里装的是网球。那么,这些盒子以前曾经装过什么呢?请你再上来仔细观察、探索、判断一下。
师:你认为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
幼:我看见盒子上有蜡笔画过的样子,以前里面可能装过蜡笔。
师:哦!通过细致观察来推断,有道理!
幼:我闻出有点香味,可能以前装过花朵或者香水什么的。
师:你能通过味道来判断,与众不同。我同意!
幼:以前可能装过玩具,你看这里有迪士尼米老鼠的粘纸。
师:那么细小的地方你也观察到了!同意你的想法!
(析:这部分主要是鼓励幼儿进一步细致观察,通过盒子外表的细微痕迹推断盒子里以前装过什么。)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拓展经验
1.师:这四个盒子是你们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如果有,可能会是什么?
2.教师逐一打开四个盒子,验证幼儿的猜测。
3.师:只有一个盒子是空的,其他三个盒子里都有东西。为什么你们会认为这几个盒子都是空的呢?
4.师(小结):这四个盒子虽然都很轻,也听不到有东西发出声音,但其中有三个盒子里放着东西。看来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判断方法。
(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打开前面认为没有装东西的四个盒子,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幼儿惊喜地发现原先以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可能装着很轻的气球、餐巾纸或者用胶布固定的东西。)
活动后的思考:
这个科学探索活动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展示过,展示之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活动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盒子是不是打开更好?就上述两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
第一,这个活动不适合中班幼儿。我的依据是中班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的持续性来看,让中班幼儿三次上前观察探索不能打开的盒子,很可能使他们失去兴趣,他们甚至可能违反规则去打开盒子。从观察的细致性来看,第三个活动环节需要幼儿细致观察,而中班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较欠缺,大多数人不会观察到盒子上教师留下的细微痕迹,更不要说通过痕迹来推测了。从观察的逻辑性来看,中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的开始阶段,他们还不会将观察到的东西与经验产生联想,并判断它们的关系,大多为猜测,而非推断。
第二,盒子不要打开。因为,不打开盒子,幼儿就需要依靠自己的观察、判断,还要倾听别人的想法,迫使自己思考。不打开盒子,幼儿的思绪就会始终聚焦于如何探索、判断物品上,从而在活动中会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我认为即使要打开盒子,也必须在第二个环节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儿通过思考认为装在盒子里的是网球时才能打开。若大多数幼儿没有确认,就不打开盒子。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园教案 篇3
国庆节教案
活动内容:国庆节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2. 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回顾国庆节的欢乐.
3. 活动重、难点:让幼儿知道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活动准备:国庆节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看国庆节照片 提问:小朋友照片上的你们在干什么?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2. 提问:
(1)过几天就是国庆长假,国庆节是谁过节呀?(幼儿巩固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大家都很高兴地为自己的国家庆祝生日)
(2)你们知道哪一天是我们的国庆节?(“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3)大家是怎么来庆祝我们国家生日的呢?(启发鼓励幼
儿讲述部分照片内容和环境)
3.谈话小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大家很高兴,用彩灯、彩旗、彩球鲜花把我们的周围装扮得非常美丽。大家还开各种庆祝会,祝贺祖国的生日。”大家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三、结束部分
幼儿园教案 篇4
目的:
1、培养幼儿的倾听力
2、学习动物的叫声
准备:
1、五种动物的图片、挂件。
2、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
3、图谱一张。
过程:
一、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那我们就坐着火车一起去吧。
幼儿坐到位置。
“森林晨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非常高兴,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
放录音一遍。
“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
幼儿自由说。
小结:
小朋友真能干,都听出来了,它们是小猫,小狗,小鸭,公鸡,青蛙。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 放录音
“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
“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图片)”
“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
“谁愿意把你学的叫声,来叫给大家听一听呢?”
每次叫四五个幼儿。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
1)、幼儿自由选挂件。
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了,那你们喜欢谁呢?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小动物要我告诉大家,你们去选它们时,要一边学着佗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如果小动物没有听到你学它们的动作,你学它们的叫声,那小动物就不请你了,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
现在你们都到了小动物家里了,都成了动物宝宝了,老师就请动物宝宝们来做游戏,当你听到录音机里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
放录音,游戏一遍。
现在,小动物都听到自己的声音站起来,那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回录音机里放的是谁的声音,听到是谁的声音,就请这个小动物一边发出声音一边做动作,坐回自己的家。
放录音游戏一遍。
四、看图谱,学儿歌
森林里的其它动物看到你们今天这么能干,它们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 老师念儿歌一遍。
② 引发兴趣,这首儿歌里有五种小动物的叫声,是不是有和你一样的动物呢?
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幼儿跟念儿歌一遍。
小结:
今天,动物宝宝学会了自己的叫声,又学会了好听的儿歌,现在,请被请到的动物宝宝跟我们到外面去做游戏。但是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到我们这边来,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