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育儿经验演讲稿

2025/09/20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育儿经验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育儿经验演讲稿 篇1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们班的家铭小朋友十分地可爱,是从拖班升上来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偏小的原因吧,每一天上幼儿园都要哭上一顿,所以妈妈也十分头痛,总是跟教师说:“我家宝宝怎样总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样。”

其实家铭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他明白妈妈要送他来幼儿园时,他就明白会很长时间看不见妈妈,就会以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当我和他说:“家铭别哭了,呆会我打电话给妈妈,叫妈妈早点来宝宝,妈妈就会很早来接宝宝的。”这时他又会停止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刚升入大班的宝宝自理努力稍弱,总是期望身边有大人,要是你一但离开,宝宝又会哭起来。

应对这种情景,我们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家长们也不需为此事担心宝宝身体之类的,因为宝宝哭其实也是个锻炼的过程、宣泄的过程,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把这种溺爱,宠爱转化成理智的爱,客观的爱,爱的`太狭小,不但使家长身心交瘁,也剥夺了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确的,我们必须要给予满足,但如果是无理的,就要制止。

应对一些胆小、爱哭幼儿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冷处理:应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一样意或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2、条件对换法: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能够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必须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另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必须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3、分散注意法:这点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用分散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她平时爱听故事爱做的一些事,都能够此刻用上来打消她刚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鼓励法: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最优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纳,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不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能够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欢你此刻的样貌”相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明白行为定型为止。

相信有了以上几个方法,我们必须能改变一些孩子爱哭爱闹的问题,主要还需经过教师和家长,我们大人的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爱是关键,也让宝宝们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育儿经验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们:

大家好!

每个孩子都是掉入人间的天使,但是如果教育不当的话,天使也会变成魔鬼。

小孩子本来是爱学习的。只不过他们的学习方式不是大人所认为的“读书、识字、计算”,而是表现为好奇、好问、好模仿。孩子爱学习的这些表现,许多大人没有注意到,没有好好珍惜,时间久了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当孩子该上学开始真正的学习的时候,家长们才发现孩子不爱看书学习了。

孩子是学习的天才,再笨的孩子都是爱学习的,只不过学习的东西往往不是我们希望的罢了。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学习,其责任在大人,而不在孩子。是大人不恰当的教育引导造成的。大人要有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如果一个大人成天迷恋打麻将,你却要求孩子好好读书,是否有点说不过去呢?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更有甚者,孩子从小就被大人拉下水,成了打牌的帮手,打得好,还会受到称赞,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是爱学习还是爱麻将呢?

孩子的学习激情是被大人浇灭的。孩子实际上是爱学习的。每个孩子在幼儿期都会有一段时间特别爱提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好奇,自动的开始了学习,这段时间是孩子的学习萌动期,孩子有了学习的意愿。细心的家长会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对孩子的问题百问不厌,如果不知道,还会跟孩子一起查资料,想办法解决,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教会了孩子爱学习和怎样学习了。

在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一曝十寒。那样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很不利!爱心、耐心、恒心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三大法宝。“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的”,但是怎样爱,如何爱,却是一门学问。大人不恰当的爱,比如溺爱孩子,这反而会伤害孩子。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能培养出健全的人吗?孩子的坏习惯都是大人教育失当造成的。大人对孩子的承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绝不找理由推诿、搪塞。如果你为今天的小计谋得意洋洋,那么明天你就会因为孩子学习懒散、做事拖拉而苦恼。孩子表现好,家长对孩子要多从精神上鼓励,如果家长滥用“物质刺激”,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未必是好事。如果孩子只是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情就要给出奖励的话,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讨价还价。

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选择,在这些不合理的选择中,孩子学会了放弃,放弃了爱好,放弃了学习,放弃了,小孩子本来是喜欢书的,只不过被有的家长忽视了。上星期我到街上去,看见一个年轻的妈妈拉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经过书摊的时候,小女孩看见书,要卖。那妈妈却说,卖了书,就不给你卖新鞋子了。这样的家长,能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吗?

这是很多家长爱说的一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对孩子学习积极性伤害极大,起码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笨,产生自卑感,这样的话听多了,孩子还有学习的积极性吗?还有能学好的自信心吗?有这种心理的.孩子还能指望他爱学习吗?

家长要重视一日三餐对孩子的影响,假如大人因为早晨贪睡懒觉,不给孩子准备早餐,那么你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留下的会是什么呢?孩子会认为你不爱他,不重视他,不关心他的健康,他在学习时还有劲吗?另外,大人早晨贪睡懒觉,也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坏印像,孩子会慢慢变得懒散,颓废,甚至不求上进。家长要学会讲道理,当然不是大道理,一些简单易懂的道理就行,对孩子的教育也必须讲道理,教育孩子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静下心来坚持不懈。作为家长,为了孩子要尽可能的多在孩子身上下点工夫。用道理培养的孩子,才会是一个讲理的孩子。如果大人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孩子身心受损,将来的苦果只有自己咽下去。

教育孩子时不要滥用比,孩子的心理毕竟没有成熟,小孩子最反感大人拿别人家的孩子和他比,大人们最喜欢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大人眼里看见的也许是别的孩子的优点,而忽视了自己孩子的优点,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糟糕的孩子都是有优点的,只不过你没有发现罢了。

学习应该是愉快的事情,如果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经常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就容易产生学习阴影,孩子会变得不爱学习。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要不断的激励,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如果缺乏内在激励机制,学习会感到没劲,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学习效果肯定要受影响。

大人应该与孩子经常交流,比如一起玩,做游戏,从玩和游戏中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大人要抓住机会加以引导,培养学习兴趣,家长应该尽可能根据孩子的兴趣确定培养目标,而且目标要具体,大人对小孩子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以后的活动就围绕兴趣开展,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还怕没有收获吗?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开发孩子的优点,扬长避短,这才是优秀的家长,也会是成功的家长

育儿经验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今天能在这里,与各位家长沟通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我要感谢班主任老师对我的信任和对孩子的肯定。实事求是地讲,我的孩子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学生,在许多方面他还有着欠缺,但他却是一个肯刻苦、好学习,有上进心的孩子。在这里,我愿意把我教育孩子的一点心得与大家交流。我觉得教育孩子主要应从3个方面入手。

一、要教育孩子有信心

信心是孩子愿学习、好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把教育孩子有信心,作为养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先决条件。我的孩子各科成绩比较起来,数学成绩稍差,有时他自己也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这时,我就经常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坚定信心。比如,遇到难题、偏题自己做不出来时,他要么打电话问同学,要么问父母,甚至干脆不做了。我觉得这会养成他的依赖习惯,便鼓励孩子自己动脑思考,有时和他一起分析问题、确定思路,使他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慢慢建立了信心,对数学不那么畏惧了,数学成绩也有了稳步的提高。

二、要教育孩子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孩子干好一切事情的基础,也是孩子学习和将来工作的必备的素质。在培养孩子责任心方面,我主要是在时常的小事中有意识地提示他、教育他。比如,自己对待任何事情上包括工作和生活,从不唬弄、应付,总是尽自己所能认真做好,特别是在与孩子有关或者孩子知晓的事件上。这样,他也逐渐养成了认真负责的习惯。7年级上半学期,他负责生物,每次他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负责地把好每一个环节,认真检查同学生物导航作业完成情况。

三、要教育孩子有爱心

爱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指向,也是文明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教育孩子有爱心,并不仅是让他爱自己、爱父母和亲人,也要教育他爱同学、爱集体,长大以后爱自己的祖国。在这方面,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现身说法、言传身教才能给孩子留下深深的记忆、刻上不灭的烙印。因此,我总是在孩子面前注意自省、自律,时时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影响孩子。记得他小的时候,有一次我领他去公园玩,突然看见了一个老大娘摔倒在地,我赶紧过去扶起了老人。孩子还以为我认识老人,当他知道我并不认识老人、疑惑地问我为什么时,我就借此机会给他讲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要有爱心。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心意识已经在他心萌动,并且有了爱心的举动。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三心”意识和行为的同时,我认为密切与学校、老师的沟通联系,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主要是利用好家长会的时间,及时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成绩等,同时反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以便于老师了解。这样就形成了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的良性互动,为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纠正提供了可能,促使孩子少走弯路,一直健康地成长。

育儿经验演讲稿 篇4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坐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并且感谢学校老师跟各位家长给我这次机会,分享我有关教育孩子的一点点心得,还希望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

我的小孩是我一手带大的,曾经很委屈老人们都没有机会帮我带小孩,后来变的感恩了哦,因为如果跟老人在一起的话,我的这些教育观点或者很难实行,关于教育小孩我有自己的几个大的纲要或者说是原则。

首先第一,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是完美的。我很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都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是没有完美的道理,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趋向完美。完美,是我们前进的目标,但不是我们最终到达的目的。完美,只能作为指引我们的方向,而已。所以,在此前提下,我们必须允许我们的小孩是可以有缺点的。当然,前提必须是在我们的原则之内,原则是什么呢?我最常给孩子看的动画片是二十四孝、聪明的一休,最常讲的故事多数是传统美德跟名人传记。传统式的教育不是封建教育,以传统观念为基础辅以现代式的科学理念,也或者说是传统跟现代的有机结合吧。只要孩子是善良的,他可以调皮但是得有礼貌,可以贪玩但是必须有时间观念,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远远比优异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

第二点,孩子不是我们家长希望的寄托所在。我小时候,我的妈妈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上学啊,妈妈没有机会上大学,你就是妈妈的希望”。等我长大到足够可以感受到,她的这句话带给我的压力有多大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的叛逆。我有逃学的冲动,结果肯定要被妈妈打啊,在没有足够的沟通的前提下,那次挨打让我更加厌学,厌学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喜欢老师同学或者学习的环境,而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你的愿望要我去实现呢?所以当我做了妈妈以后,我最热衷的就是跟孩子沟通,知道他喜欢什么,他需要什么。他不是我,他应该他有他自己别样的人生,他跟我走的路不同,当然他看到的风景肯定跟我也不一样,或者他看到的会更美呢,即便是没有我们的风景的美好,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他的`理想实现了,此生就不会有遗憾。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无憾?我们干嘛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呢?也可以总结一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点,你给予孩子的越多,他得到的将会越少,我们应该学会向孩子示弱。一岁的时候,我们教他走路说话,两岁的孩子就应该自己会吃饭了……在他应该可以做到的年龄,我们就放开手让他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经常跟孩子做一个游戏,就是每星期的一天让他做家长,我做宝宝。他会很得意的让我喊他爸爸,我也觉得有点过分啊,我就喊他领导或者家长,他喊我宝贝或者小乖,这个臭小孩很会占小便宜的,姑且就降低辈分,可以跟他撒娇哦,让他帮我洗袜子、洗抹布、扔垃圾、收拾饭桌……所有他能做到的我都让他去做,我们平常总是伺候他,有这样的一天让这个小东西给咱也端茶倒水,抹桌子扫地的也不错哦。后来我发现,我的小孩比一般的同龄孩子要独立很多。独立性对于孩子以后学习很重要哦,他自己写完作业会检查,如果被我检查到错误的话,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我不给签字,二是把错题写三遍,生字组词错了的话要写十遍。

第四点,不要暗示孩子你很笨,不要拿别人的优点比孩子的缺点。我们应该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告诉孩子你很棒,你一定能行,不要总是跟孩子说“你看谁谁谁学习多好,谁谁是三好学生。”这样伤及自尊的话比打他的屁股要残忍的多。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不同性格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成孔子孟子、爱迪生、刘德华。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是世界上的,是大海就能容纳百川,是小溪就会抚摸山涧,是水滴也能把石头滴穿。

还有一点同样至关重要的就是,我们必须跟老师密切配合,及时的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也让老师知道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我们比孩子成熟,不管他有什么小鬼点子,也逃不过我们成年人的“法眼”吧。

最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有所不同的,我们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不如身教,我们自己做好了就是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