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磨杵成针》读后感

2025/09/22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磨杵成针》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磨杵成针》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是《磨杵成针》,它给了我很深的感悟。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李白的父亲是一个富商,家里很有钱,可李白很贪玩,不喜欢读书。一天,李白又去野外游玩,遇到了一个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用力磨一根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您在干嘛呀?”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针呀!”李白惊奇的说:“能行吗?”老婆婆说:“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会越来越细,只要坚持不停,最后一定会被磨成针,怎么不行呢?”于是,李白坚持读书,做了一位诗人。

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我的'经历。一天,我很想骑自行车,可我不会骑,于是便学了起来。我骑上车子,慢慢地蹬,可是,自行车“恍”的一声 ,就倒在了地上,我也摔在了地上。我又骑上了车子,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四七二十八,我猛地一蹬,车子走起来了,我坐了上去。可是因为车把的问题,我又一次重重的摔倒在了地上,又一次和大地妈妈来了一个亲密接触。我气呼呼地想:哼,不骑了,摔死我了!可我又想起了这个故事,还是又练开了。到现在,我的车技已经很好了。

这个故事,让我得到了一个感悟:坚持,能让人成功!

《磨杵成针》读后感 篇2

今天中午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叫《磨杵成针》。内容是:唐朝时,有一个名叫李白的'小男孩儿,他从小就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李白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的溜了出去,他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小溪旁边,看见一个老婆婆在石头上磨着一根铁棒。

李白问:“老婆婆,你磨铁棒干什么呢?”

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

李白又问:“铁棒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

老婆婆回答:“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后想:“老婆婆都那么老了,还坚信铁棒能磨成绣花针,我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呢?”

之后,李白告别了老婆婆,亲自向老师道歉,好好学习。最后,终于成了一位有名的诗人。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不管事情再艰难,只要你付出了辛苦,就定会有收获的。

《磨杵成针》读后感 篇3

我今天读了一篇成语故事,名字叫《磨杵成针》。

讲的是小时候的李白,经常逃课,不务正业,有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他跑去了城外,走到了一个破茅屋门口,看到一个老奶奶在拿着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磨呀磨。李白走过去问:“老人家。你在干什么?”奶奶回答道:“我要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不可思议:这么粗,怎么能磨成绣花针呢?李白很是疑惑,老奶奶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会磨成绣花针?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一番话李白很惭愧,从此发愤读书,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你下了功夫才能有收获,只有努力了,才能有你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继续努力,成为优秀的人。

我记得有一个同学,她特别懒,每次家庭作业都不写,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太难了,老师直接用一句怼得她哑口无言:“不懂不会问啊她?老师、同学、家长,都可以问啊!只要你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再难的题,再多的困难也难不倒你!”

小作者简介:刘忆阳,大通湖区河坝镇芸洲完小五年级学生,值日生,能干,有魄力,正义感满满,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

《磨杵成针》读后感 篇4

我读过很多成语故事,但是让我最受启发的是《磨杵成针》这个成语故事。它讲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天资聪颖,到十岁时,已经读了许多书籍。他的父亲在当时是一个富商,家里有很多钱。李白从小不集中思想读书,只爱玩耍。每次读书都只读了一会儿就放下书本跑去玩去了。一次,李白又读得心烦了起来,便走了出去,途中遇到了一位老婆婆,正在拿着一根铁棒磨一颗绣花针!李白被老婆婆的精神所感动。从此以后,他就发奋努力学习,不再贪玩。经过他的努力,成了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我从老婆婆磨绣花针的精神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只要认准一个目标,不断向着目标努力,就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功。还学会了明辨是非的好处:李白跑出来的行为我们不应该学习,但是李白知错就改的行为,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像李白一样立下志愿,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今后,我要多读好书,要像李白一样,立下志愿,持之以恒,写好字,以优越的品学成就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