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班主任兵法》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篇1
在近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到自己始终不得其法。带着期待,我看了一本万玮著的《班主任兵法》。这个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一种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地细细品读《班主任兵法》起来。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我佩服作者能把古代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语》甚至现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理论都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用兵法里的精髓来诠释教育现象,那么独到那么精辟。这本书的每一个标题,都有强烈的吸引眼球的功能:倒转乾坤,当头棒喝,一石二鸟吸引着我仔细地将书看完。世界上那些经典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更多时候我们往往都是埋在自己的狭隘世界里,看不到外面,苦于找不到出路。实际上,学生需要通识教育,教师也需要通识教育。这是我学习《班主任兵法》一书后的第一个收获。
《班主任兵法》里一个个贴近我的班主任工作实际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一个班主任,一个班的中心、灵魂,如何才能把学生管好、教好,培养好?看来,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从树立自己的多重角色观做起,不断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好的班主任应该该刚的时候要刚,该柔的时候要柔。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罚,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而总体来说,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要求也有宽大为怀。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时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以为教师软弱可欺。
在《一石二鸟》中,以倒数第二取代倒数第一当数学课代表,既让倒数第二倾尽全力,提高学习成绩,做好本职工作,又让倒数第一不肯甘心,奋力直追,二者相互促进,想不好都难!
《围而不打》中,女大王李艳芳带头大闹寝室,破坏公物,拒不认错,情节恶劣,如何处置?万老师设计从外围突破,先帮助其他同学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女大王眼睁睁挨到最后,不用再费唇舌便乖乖自动认错,且泪流满面。
《点石成金》中,对犯了错误已受处分的同学,提出要求,明确任务,给予其撤销处分的机会,使他们不再一蹶不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即将到来的每一天。处分只是手段,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点石成金的故事,包蕴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点拨,理解与宽容,呵护与关爱!
及至读到《自保第一》《攻心为上》《战略战术》《预篇》《形篇》《势篇》等文章中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时,说实话,我惭愧了很多浅显的道理原本也懂,在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工作中却渐渐疏忽了,淡忘了,以至于处理一些问题不能得心应手,教育某些学生仍然屡战屡败,在抱怨自己被班级工作拖累得焦头烂额之际,冷静想想万老师指出的培养幽默感对症下药教育工作也要备课教育不能操之过急等重要为师原则,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
在真诚率性、毫无保留的倾诉中,万老师一个年轻、聪明、充满干劲与活力、不畏惧任何挑战与挫折的小伙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与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是如此相似,他的一招一式我们也似曾相识,他的经历、故事我们也并不陌生,而他的自信、勤奋、智慧则令他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所以,手捧他的《班主任兵法》,我们读来是如此亲切,那饱含着爱心与智慧的用兵之术,我们是如此容易便心领神会。
令我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有,我发觉自己以前太容易固步自封,停止不前,以为以前积累的一些经验完全可以应付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总是在凭感觉在处理班级事物,没有成熟的,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方法可用,平时缺乏观察,缺乏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这些都是我急待改进的地方。现在我终于有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很感谢本书的作者,不过去实践时我肯定还会遇到困难,不过至少我的心态比以前好了。我羡慕万玮老师,也渴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一天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踏雪无痕的境界。我会为之而努力奋斗的。
《班主任兵法》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一定会很有帮助的。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去实践——反思——再实践,争取做一名有谋略、讲兵法的班主任。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篇2
《班主任兵法》一书记述了作者任班主任间与学生展开的“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读过之后,我感觉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很受启发。
我从中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教师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自己的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线班主任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现有的小圈,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更多的东西,有意识地把其他学科的思想或经验借鉴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水平。
书的内容简介中说:“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书的内容简介不知是不是作者自己撰写的,但它确实反映了作者教育思想的局限性。我有些疑惑。
读过本书,我有一种感觉,书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简直是一种“猫”和“老鼠”的关系,班主任工作就是“管理”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班主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挖空心思地去“对付”学生,运用兵法去战胜学生!班主任站在学生面前,像是警察与罪犯之间斗智斗勇,永远重复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较量!这本身是不是教育的误区?作者在“自序”里说,他最忧虑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的学生看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想法,他们会怎么看我?他们还会像以前那样尊重我吗?”作者为什么忧虑?为什么不敢坦然面对学生?是否心虚?如果文中的林巧是作者的女儿,这件事能否这样处理?教师在境界上应该远远高于学生,我认为。《礼记》说,“教学相长”,班主任和学生应该是共同提高的进步伙伴,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朋友。当作者回忆起这段教育经历时,他的感觉中有甜蜜的成分吗?
我的这种想法是否有吹毛求疵的嫌疑,但我想,一本书引起了读者的思索和探究,这便是它最大的价值了。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篇3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
读完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使我充分的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万玮老师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在实践中,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非常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爱心是教师情感的核心。面对有待培养的一个个如此年轻蓬勃的学生,教师要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情感、思想一天天的变化和成长,精心呵护,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没有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热爱教育事业是无从谈起的。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不可或缺的情感。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热爱和关爱尤其重要。作为班主任老师,平时更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都能够比较清楚地掌握,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全班每一位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沟通,以便取得学生的支持与信任。
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有爱心更要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当班内的孩子在进行正常活动时发生意外后,如何与家长沟通,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情,万玮老师采用请一个男家长和一个女家长,这的确能避免许多争执,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从《班主任兵法》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万老师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做教师的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主动反思总结的习惯,我们的教育方法一定可以获得不断的创新和提高。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更要注重及时的反思,总结方法的灵活运用,以达到更人性化的管理。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所带的班级,在开展家长工作时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以前我常常会不断的埋怨那些家长,而万老师说在班级工作中,如果有什么事情没有处理好,我总是第一个反思自己的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吃一堑长一智。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因此它更强调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变更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每一届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一届家长都有不同的要求,要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需要我们静心观察,针对不同的事件要及时作出判断,我想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爱我们的孩子,相信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篇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环节,对班主任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其中,与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是主要环节。与家长是互助的关系,对学生要严厉也要关心,要批评也要惩罚,要引导也要放手,很多细节问题都要抓,时时抓,件件抓。对于年轻班主任的我来说,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理论指导更有针对性,我选择了《班主任兵法》一文,作为我最近的修炼秘籍。
之所以叫做“兵法”,是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班主任和学生每天就是在斗智斗勇,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我们战斗的日子,但学生不是我们的敌人,真正的敌人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战胜它。本书中探讨的就是班主任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做得更高明。
书中讲到了一个绝妙的禅机“他不是我”,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高明的教师会缩短这两个阵营的距离,求同存异,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而不是完全对立,水火不容。
切莫情绪化,与学生发生语言和肢体的冲突。很多事情可以坐下来商量沟通的,就不要用极端的方法。其实化解这一点,能做到让学生佩服,让学生喜欢,很多事情班主任操作起来就会顺利很多。怎样才能让学生佩服呢?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了。不断学习好的经验,多了解学生,灵活处理而不失原则。在高一新生的教育中,一开始的时候要定好规矩,严厉指导,不能与学生走得太近,不能一点威信都没有,不能被学生吃透、称兄道弟并不是好事。当然,对于一些特定的教育需要,有时需要与学生“亲密接触”,近身战斗,走进学生的内心。当然,班主任最好能有自己的“绝活”,可以是专业上的,也可以是才艺上,也可以是人格魅力上的。
孙子兵法,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采取强攻的办法,教师会发怒,学生也会叛逆。若采取攻心的办法,在遇到学生问题时,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然后对症下药。不要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想当然的做工作。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随机的,班主任一定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学生心灵在改变的过程中,是他自己体验的过程,班主任的教育,其实不需要太多,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针对性地用点力量,就可以使偏航的学生步入正轨。战术上要重视学生,即尊重学生,学生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忽视学生的力量,就会犯轻敌的错误,凡是以理服人,不要去打压学生。任何事情都要做好规划,做好方案,不打没有准备的仗。班主任也必须关心学生,知道他们想的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经常参与学生的活动,不要离学生远远的。我们班级的每一次跑步、球赛我都会在场,与他们一同经历,是拉近彼此最好的方法。
另一方面,每天进班级,都要把每个同学扫视一下,对于学生的反常行为,要关注起因是什么,设法打开学生的心锁。多倾听,少指责。
在遇到学生不良行为时,要大胆管理,与各科教师形成统一战线。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坚决执行相关规定。学生犯错了,也不要惊慌失措,有问题才是正常的,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班主任的爱心、耐心去浇灌。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做错事了一定要有适当的惩罚,惩罚是为了帮助学生,是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错误。
当学生的试探阶段过去,班主任与学生熟悉之后,更要坚守班主任的阵地,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原则。学生来“攻”时,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用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约束不良行为。其实,学生很看重教师是不是客观公正,对于班主任而言,一视同仁也是管理当中要坚守的底线,否则只会兵败如山倒。不要等到问题发生,班主任的工作也要做在前面,要有洞察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具体每个学生不一样,灵活处理,骄傲自大的学生可以灭一灭他的威风,自卑的学生可以多给一些鼓励和表扬,粗心的同学多给他一些教训,懦弱的同学多给他一些机会,总之,能够因材施教是一个班主任的必修课。
今年的高一班主任工作显得比较繁杂,学生的状况很多,学生在试探班主任,班主任要守住阵地,坚持原则,把高一顺利适应下来,为高二高三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当然,孩子们情况复杂,需要足够的爱心、耐心和关心。未来的路很艰难,希望我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