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09/23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让学生为自己制订起居计划。

3. 让幼儿养成按时起居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难点:让养成按时起居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动画《淘气的小黄鸯》。

2.图片两幅,内容为。

(1)一个长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女孩;

(2)一个长得瘦弱矮小的男孩。

3.投影仪一台,自制钟表。

4."我的作息表",上有姓名、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三栏。

四、活动过程:

1、引入激趣:故事引趣。

幼儿观看动画故事《淘气的小黄莺》,理解故事内涵。

师:小黄莺的歌唱得怎么样?可它为什么没有得到大奖?(引导幼儿明白小黄莺没有得到歌唱比赛的大奖是因为它迟到了)。

师:小黄莺心里怎么样?第二次小黄莺参加比赛没有得到大奖?为什么?

2、幼儿对比观察图片,感受按时起居和不按时起居对身体健康的不同影响。

师(出示图片一):"这个男孩长得怎么样?为什么会长得又矮又瘦?"

幼儿进行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师(出示图片二):"这个小女孩长得怎么样?为什么小女孩长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幼儿进行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幼儿进行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师(小结):按时起居的.好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3、讨论入睡和起床的合适时间。

师(出示自制钟表):"你们觉得晚上什么时间睡觉、早上什么时间起床合适呢?"

师(小结):晚上大约8点上床睡觉,早上大约7点起床,这样比较合适。

4、幼儿学习制定自己的起居时间表。

师:以后你打算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起床呢?请在表格中的钟表图上画上指针表示时间。(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的制订情况。)

5、比一比谁更棒。

师:"小朋友们,我们休息的时间表已经制作出来了,那我们从现在开始遵守它,下午我们看看那个小朋友更棒好不好。"

五、延伸活动

要求幼儿将制订好的作息表带回家贴在床边。请家长督促幼儿按作息表睡觉和起床,用笑脸图谱和哭脸图谱对幼儿能否按时睡觉和起床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做按时起居的孩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体为中心来正确区分左右;

活动准备:红圆点20张:

活动过程: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如: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

来,来,来,举起你的左手来。幼儿:我的左手举起来;

(教师看幼儿是否举对,纠正个别不对的)

那我们的两只手是左手帮我们事情做得多,还是右手做得多,请幼儿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吗?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还是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问:老师的左右脚、左右耳朵和你们一样吗?总结:我的和你们相反,你的左边我就是右边,你的右边我的就是左边了。

3、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

4、教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

三、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

篇五

一、说活动教材

区分左右是大班这学期所开展的有关空间方位感认知方面的内容。其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关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数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的发展和提高。”于是我在活动中设计了多个小游戏,让小朋友在游戏中轻松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为中心正确的判断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它的教育性、价值性和实际性,活动目标既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对活动也起着导向作用,因此,从满足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需要,我拟订了以下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发展幼儿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四、说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在活动室的左右挂上一些东西;

2、蓝绿带子40条,课前绑在幼儿手上;

3、幼儿用书《数学》第十二页、剪刀、胶水;

五、说活动过程:

环节一:区分左右手

我开始以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来考考你:“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幼儿回答后引出答案:手。师: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现在你知道哪只左手哪只右手了吗?我来考考你吧,看你能不能照我说的做)

1、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如:请举起右手并招招手、竖起大拇指、做把剪刀;请举起左手握个拳头、眨眨眼;(教师看幼儿是否举对,纠正个别不对的)

2那我们的两只手是左手帮我们事情做得多,还是右手做得多,请幼儿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吗?

3、游戏:你说我做

-----游戏前,请幼儿将蓝绿两种不同颜色的带子绑在手上。

-----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举起左手或右手(如:请右手是蓝带子的小朋友举手,请左手是绿带子的小朋友举手)

环节一的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左右有一定了解,但确了解不多,所以环节一中我从左右手入手,因为孩子知道右手会帮我们做很多事,如:写字、画画、拿筷子、提东西等,对左右手的掌握概念会比较好,为下一环节认识身体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铺垫。

环节二、区别左右脚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

2、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完成相应动作。

如:请你抬起左脚,请你抬起右脚;(教师看幼儿是否举队,纠正个别不对的)进行数次后可提高难度,要求幼儿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我说左脚,你抬有右脚)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在游戏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

环节三感知左边、右边

1、幼儿交流自己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幼儿改变方位后再说说自己的两边各有什么?

3、游戏:小熊搬家:完成幼儿用书12页,请小朋友帮小熊把一些家具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标记,并愿意尝试与老师一起记录。

2、感知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2月天气记录表、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外面的天气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时候有太阳,有时没有?(因为有时候太阳会被……)我还带来了几张天气的图片,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天气吗?

二、观察图片上的天气情况

1、(出示雨天图)你怎么知道下雨了?(:看见有雨滴落在了花瓣上)

2、(出示雪天图)你从哪里发现是雪的?(:原来树枝上、树叶上和地上都铺上了一层白白的雪。)

3、(出示晴天图)哪里有太阳?我怎么没看见有太阳?什么光?(:原来是太阳光照在了向日葵上)

4、师:这些天气图片啊,还想找一些气象标记做朋友呢。

三、认识气象标记,并与实际天气

1、(出示雨天标记)这个是什么标记?雨天

(出示晴天标记)晴天

(出示阴天标记)白白的云,外面的这一片天空是怎么样的啊?阴沉沉的,阴天

(出示雪天标记)那这个呢?

2、师:好,现在气象标记和图片找朋友,谁来为这张图片找标记?(出示阴天图片)(教师再次强调气象标记:找到的是阴天的标记……)(课件上进行正确的匹配)

3、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气象标记。

4、猜一猜其他三张标记

师:这里还有三张气象标记,请你们来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天气呢?

(雨夹雪)哦,雨滴和雪花同时从天空中落下来,这是“雨夹雪”。(请多个幼儿起来认一认)

(雷阵雨)中间是闪电。在这样的天气里面呀,我们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这是“雷阵雨”。

(多云)这个太阳很奇怪,为什么这个太阳只有?哦,白云把太阳遮挡了一半,这是“多云”。

5、认识雾天标记

(出示雾天标记)师:这里有一个很特别的气象标记,它看着像什么?这样的标记和这张图片是好朋友(出示雾天图片)你见过这样的`天气吗?你怎么知道这是雾的?:哦,它把后面的景物遮住了,看起来有点模糊,这是“雾天”。

6、复习巩固各种标记

(1)用卡片轮流出示,让幼儿认一认,读一读。

(2)读一读其他城市天气

师:(出示江阴天气卡)今天江阴白天天气是……,那其他城市白天天气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一看。(海南、青岛、常州、深圳、成都、香港、上海、江阴)多次反复认读。

四、讨论

1、师:这么多天气,你最喜欢哪一种天气?为什么呢?哦,有的人喜欢晴天,可以玩、可以晒衣服、可以穿漂亮衣服;有的人喜欢雪天,因为可以堆雪人。那谁会喜欢雨天呢?你们为什么不喜欢雨天呢?

2、出示干涸土地的图片

师:它需要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认为它需要雨天?哦,因为土地很干,你看小苗苗没有水喝了,它需要雨天。

五、天气记录表

1、师:我这里还有一张天气记录表,你能看出来这是记录了几月份的天气的?

2、师:那今天的天气,我应该画什么呢?用……来表示今天是……

3、师:那我们一看这张图上有哪些天气?雨夹雪在哪一天啊?你能把找给我看看吗?雾天也让幼儿找一找。(幼儿说出天气,教师依次贴天气卡片)

4、师:那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个阴天?(有不同意见的请幼儿上来数一数)老师记录。

5、师:那在这张图上,什么样的天气出现的最多?什么样的天气出现的最少?

6、结束语:有谁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天气预报的阿姨是怎么知道的?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回家去问爸爸妈妈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以下是我们设计酌三次艺术创想活动,每次活动孩子们总是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创想”——这一艺术灵魂赋予了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一种强大酌生命力,同时也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孩子就是天生酌艺术家”!

(一)圆物造型

◎活动目标:

1.初步开展圆形物体的联想活动,尝试用各种圆形物体来进行艺术造型活动。

2.建立合作小组,大胆尝试合作造型。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场地上摆放各种大的圆形物体(蛋糕盒盖、塑料盘、塑料圈等)。

2.各种辅助材料(吸管、塑料夹、卷纸筒等)、背景音乐、小红旗、照相机、投影屏幕、电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内的各种圆形物品。

2.教师变魔术。

教师随手取一个圆形物品:“这是什么?”一边和幼儿聊天,一边快速做出简单的人头造型。“看!这到底是什么呢?”

3.引发创作

师:“还可以用这个变成什么呢?”‘想不想试一试?”(出示小红旗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二、创意时间

1.个体创意。

1)自由创意

师:”请每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大的圆形物体,想一想可以把它变成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它。”(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命题创意

师:“大家做得很棒!有娃娃,有小鸟,还有太阳。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一个题目,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动物吧!”

2.小组创意。

1)建立合作小组

师:“大家喜欢合作吗?我们来成立合作小组吧!”(幼儿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师:‘你们的小组叫什么名字呢?”(幼儿商讨小组的名称)

2)小组操作

教师鼓励幼儿一起商量创作内容,一起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起大胆创新。

三、欣赏时间

(舒缓的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身体的放松活动,围坐在屏幕前,鼓励幼儿相互观摩和学习好的创意,激发幼儿再次活动的兴趣。

(二)纸盒猜想

活动目标:

1.在圆物造型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纸盒与圆形物体拼接联想与造型。

2.巩固合作意识和合作常规,体验艺术创作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纸盒,各种圆形物体及辅助材料(吸管、塑料夹等),四面小红旗,背景音乐,四个小组的标记牌。

2.活动场地上事先摆好四个大的纸盒连接造型——长条形、半圆弧形、金字塔形、长方形。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1.教师引导幼儿先观察辅助材料区。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玩过的东西吗?都有些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上的纸盒连接造型,并引发幼儿的猜想。

二、创意时间

1.合作创意。

1)商讨时间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玩的时候分成了几个小组?和谁一组?还记得自己是哪个组的'吗?”(教师出示小组标记牌,并将标记牌放在一个纸盒的造型区)

师:“请大家先分组讨论一下,把地上的圆形变成什么?怎么变?”

2)操作时间

教师鼓励幼儿在商讨的基础上,团结互助,共同完成作品,引导幼儿多观察材料和选用合适的材料。

3)欣赏时间

(舒缓的音乐)教师引导幼儿集中做放松动作,师生共同欣赏、对话。

教师表扬和鼓励幼儿良好的创意和合作的精神。

2.自由创意。

(三)百变衣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借物想象,并尝试将各种衣物变形来进行艺术造型活动。

2.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成人长袖上衣及帽子、围巾等堆放在场地的中央。

2.各种辅助材料(如纸盘、瓶盖、吸管、废旧纸盒、卷纸筒等),大窗帘两三块,小组标记牌(放在四个讨论区),背景音乐,照相机、电脑、投影屏幕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教师将需要展示的衣物及辅助材料穿戴在自己的身上)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衣物小山前)

师:“看!今天我们玩什么?”

师:“这些都是我们爸爸妈妈的衣服,衣服可以变成什么呢?老师这里也有件漂亮的衣服,看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

(教师为幼儿展示两种简单的衣物造型,如蜗牛、小姑娘的脸等。)

师:“衣服还可以变成什么呢?想不想自己试试看?”

二、创意时间

1.个体创意。

师:“请每个小朋友先选一件喜欢的衣服,在地上摆摆看,像什么?然后再用一些材料完成它。”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激烈的背景音乐)

2.小组创意。

师:“你们真棒!我非常喜欢你们做的‘花朵’‘小鸟’‘房子’!现在想不想合作一下?”

师:“请大家按照小组在标记牌前集中,先讨论一下打算做什么?用什么材料?然后合作创意。”

三、欣赏时间

(舒缓的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围坐在屏幕前,做一些放松的身体动作。)

师:“刚才老师帮大家把漂亮的作品拍了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四、集体创想

师:“太棒了!大家想不想再来一次?这次有些不一样,请大家先把材料赶快收回原位,然后到我身边来,看看哪组收得又快又整齐!”

(幼儿收拾操作材料归位)

师:“这次我们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力量,想不想四个小组团结起来做一个超大的创想?”

(教师出示大窗帘,随意摆放出“山”的造型。)

师:“这像什么?我们可以为这座大山再做什么呢?”(启发幼儿创想不同的创作内容)(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不同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