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生态园开发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2025/09/23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生态园开发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生态园开发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篇1

为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全面建设高效生态林业,加快现代化林业建设步伐,根据《县2013年高效生态林业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指导思想

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以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巩固壮大林下经济、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五个方面为重点,全面提高林地产出率,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建设生态,加快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镇做出积极贡献。

三、目标任务

1、完成珍贵乡土树种种植1000亩,珍贵乡土树种宅旁种植8000株,木本药材种植300亩。

2、完成竹林低改抚育2000亩,中心幼林抚育间伐500亩,竹林定向培育4500亩。

3、发展种植型林下经济440亩,发展养殖型林下经济362亩。

4、新修竹林林道12公里。

5、加大竹胶板厂、木胶板厂、竹筷厂等企业的扶植、服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林业总产值36000万元。

四、工作措施

1、强化责任、加强领导。镇政府将把高效林业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各村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终考评,各村村主任为高效林业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责任,加强领导。

2、科学规划,办点示范。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生态林业发展规划,并搞好办点示范。

3、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林地信托流转机制,引进并支持发展高效生态林业的公司、大户和合作组织,争取银信部门的信贷支持。

4、科技兴林,加强服务。组织林农进行发展高效生态林业技术培训,开展高效生态林业科学试验,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生态园开发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政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决策,以确保如期实现我省森林资源“双增”(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增加)目标为核心,以森林资源培育为重点,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载体,强化措施,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圆满完成林业生态省年度建设任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实生态屏障。

二、建设任务

(一)营造林。全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其中:国家预安排我省造林任务×.×万亩,我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含飞播造林×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万亩。

(二)育苗。全省安排育苗计划×万亩,其中:择优扶持优质种苗基地×.×万亩,培育优质苗木×万株。

三、安排原则

(一)营造林计划。20xx年全省营造林规模按《XX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生态工程新造林、更新造林、林业产业工程分别按《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全面实施规划的×个林业生态工程和×个林业产业工程。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中的生态移民工程按照退耕还林后续专项(生态移民)工程由发展改革和扶贫部门安排,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安排。

(二)投资。20xx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只安排国家、省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

(三)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淮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及向国家申报的20xx年造林项目直接由省安排到县(市、区),其余由各省辖市按照规划的工程量大小、生态区位重要程度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确定20xx年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任务量并安排到县(市、区),对已完成《规划》确定任务的建设工程不再安排,省林业厅据此下达年度建设计划。下达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要首先保证完成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确定的年度建设任务,凡是列入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县(市、区)必须在中低产田范围以外的行政村实施。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重点安排连霍、京珠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的县(市、区)和平原地区抚育工程量大的县(市、区)。

四、建设重点

20xx年重点安排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适当安排产业工程、支撑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突出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村镇绿化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适当安排其他工程建设任务。营造林工程重点安排宜林荒山荒地和沟河路渠四旁隙地。

五、工作措施

(一)严格执行营造林计划。本次下达的营造林计划已将20xx年营造林任务分工程类型全部落实到县(市、区),各地要严格按照营造林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单位编制作业设计,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各项目作业设计按审批权限报批后实施。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验收。环城防护林、村镇绿化、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建设×个工程涉及占用耕地的,按照《规划》确定的宽度为限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各生态工程及中幼林抚育任务在省级核查时核实面积在该工程下达计划×%以内的,验收合格部分兑现省级奖励资金,超过×%以上的部分省级不核查、不兑现奖励资金。

(二)保障建设资金。为完成20xx年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各省辖市、县(市、区)要按照豫政〔×〕×号文件的要求和省下达的20xx年度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足额落实林业生态省建设资金。同时,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三)实行“以奖代补”。林业生态省项目资金安排要与《规划》实施情况和验收结果挂钩,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拨付奖励资金。省安排的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按照《20xx年XX省林业生态省建设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奖励标准》分阶段兑现奖励资金。省级财政林业预算支出确定后,按省下达的计划任务拨付奖励资金的×%;经省核查(稽查)合格后,拨付全部奖励资金。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严禁挪作他用。对林业生态省建设急需的优质用材林、生物质能源林、珍稀濒危树种、优良乡土树种和优质经济林苗木的培育,根据繁育成本制订补助标准,面向社会,公开竞争、择优扶持。经省稽查后,对核查结果符合《规划》要求、达到相关技术质量标准的建设项目,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奖励标准及时兑现奖励资金;对核查结果不符合规划要求、达不到相关技术质量标准的建设项目,削减直至取消奖励资金。

(四)强化监督检查。20xx年林业生态工程和有投资的林业产业工程的建设任务全部纳入省级核查范围,建立政府目标考评体系和质量管理考评体系,严格考评,兑现奖惩。基本要求是:20xx年×月底前基本完成当年林业生态省建设营造林任务;待新造林成活稳定后,省林业厅组织全面核查和稽查,核查由往年的按一定比例抽查改为全面核查,稽查比例不低于营造林任务的×%。

林业生态省建设全过程实施阳光操作。对年度营造林计划、奖励标准、各项目作业设计的审查及批复结果、核查结果、奖励资金、育苗补助办法和补助费发放情况等全部公开,各个环节均在XX林业厅网站进行公示,公布举报电话,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符合招投标条件和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都要按规定组织招投标和政府采购。

(五)加强组织领导。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关键一年,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乡镇,定期考核,严格奖惩。各部门、各系统要按照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的要求,依据《规划》认真研究制订本部门、本系统绿化措施,高标准做好各自的绿化工作。各级绿化委员会要做好部门绿化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部门承担的绿化任务顺利完成。

生态园开发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篇3

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根据天县委办[]33号通知精神,结合街道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县委全会和县xx组织精神,坚持“环境先治”,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总体框架下,深入实施“统一收集,集中分检,生态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实施目标

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分检,生态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方式,从年开始,分二年每年实施四个行政村,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态处理,达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三、实施计划

实施四个行政村

四、实施内容

(一)各村建立垃圾分检场。各村建立垃圾分检场选址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场所设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既要避免空气和水源污染,又要便于运送垃圾;垃圾分检场按照城管局提供的设计图纸在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必须具备完善垃圾分检场和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垃圾分检场对集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1、分出金属类垃圾、纸、玻璃、塑料泡沫制品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变卖。

2、秸秆、剩饭馊菜、水果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通过生物降解,还田利用。

3、建筑垃圾、渣土进行就地堆埋。

4、卫生间废纸、废日光灯管等有害垃圾,破旧衣服,泡沫等不可回收分解垃圾,以村为单位就地深埋。

(二)配置垃圾桶。各村根据实际需要在村内设置垃圾桶(100人左右设1个),建立固定垃圾房,配置垃圾清运车。

(三)配备卫生保洁员。各村根据人口实际配备村保洁员,村级卫生保洁员负责清扫村内公共场所,清运垃圾桶(房)中的垃圾到垃圾分检场,对垃圾分检场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将有害垃圾定期集中深埋。

(四)修订村规民约。各村制订卫生保洁村规民约,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包垃圾清扫,包垃圾进桶(房),包无污水溢流。

五、实施时间

本年度实施的村从7月份开始到10月底前结束,实施的村应早作准备,争取早启动早实施,有条件的村尽可能提前实施。各社区、工作片、各实施村要按照街道的统一安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和方法,确保按时完成。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街道为加强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实施村要建立专门工作班子,明确职责,强化责任,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广泛发动。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广大干部群众长期自觉参与。各社区、工作片要统一各村干部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各村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要切实帮助指导村级搞好规划选址、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和具体实施工作,要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尤其是重要性、必要性和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的宣传,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村民逐步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主动参与,共同维护的好习惯。

(三)财政支持。对实施村经验收合格的垃圾分捡场县财政每个补助1万元,同时街道对此项工作做得好的村给予一定支持。

(四)强化考核。各社区、工作片、各实施村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根据各自职责确保任务完成。此项工作街道将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定期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并纳入对各社区、工作片的年终考核。

生态园开发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篇4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决策,加快推进“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建设目标,全力打造中心城区生态屏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

1、总体目标。从20xx—20xx年,用五年时间,在中心城区北部xx三区的33个行政村,建设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的生态景观带,新增绿化面积20000亩。

2、工程期限。整体绿化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三年时间(20xx—20xx年),完成造林10000亩;第二期两年时间(20xx—20xx年),完成造林10000亩。

3、建设标准。按照适地适树原则,规划设计两大地理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为山脚线以北浅山区,按山地公园标准进行绿化;第二单元为晋新高速公路以东,山门河以西,山脚线以南,影视路、南山路以北,按园林绿化标准组织实施。

二、任务分配

1、分配原则。按系统归口划分责任区域;根据人数、企业产值,结合立地条件、造林难易程度确定任务指标。

2、年度安排。任务分配及造林地点详见附表。

3、质量要求。整地及造林绿化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和技术规程施工。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分工。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立项;林业部门负责第一单元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园林部门负责第二单元的规划设计及技术指导;水利部门负责水利设施规划和建设;交通部门负责道路规划和建设;电业部门负责项目用电线路的架设;国土部门负责景观带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土地调整;规划部门负责将景观带绿化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财政部门将基础设施等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市财政投入建设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责任区内的造林整地、苗木、栽植费用和工程建设期内的管护费用由责任单位自行解决。xx区政府负责本辖区行政区域内土地协调,协助市有关部门做好工程建设的组织、服务以及技术指导。

(二)严格考核。纪检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年度考核验收,并根据结果严格奖优罚劣。各单位要在责任区内设立永久性标牌,展示绿化成果,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