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2025/09/2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篇1

表扬作为一种手段在教育中出现,犹如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台阶。适当的表扬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

那么我们教师怎样正确掌握表扬的艺术呢?

一、重复的表扬,能固定学生的某种行为

让不爱劳动的学生去修补一下教室里已损坏的课桌,或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在班里对学生进行表扬。他的这类行为重复一次,你就夸奖一次,慢慢的这位学生不但改正了不爱劳动的习惯,而且能自觉的去做些自己能做的事。

我们班有一位学生经常拖拉作业,在期中考试的前一天他居然按时完成了作业,这时,我并没有忽视他,而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这位同学已深感自己经常拖拉作业是错误的做法,他已下定决心改正这种不良习惯,大家给予鼓励。”期中考试后,这位同学又按时完成了作业,我又说:“这位同学并不是因为考试才完成作业的,而是真正痛改前非了,不信大家看以后他的表现。”经过这种重复的夸奖,这位学生再也没有拖拉过作业。

还有一位女学生和害羞,胆子也很小,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不敢大声说话,读课文时,声音小的连同桌也听不清。这时你如果说:“读课文要大声点”或“上课要积极发言”等此类的话,就会更进一步挫伤这位学生改正这一行为的积极性。经过了解,我知道这位同学总是害怕答错问题,长久以来形成了这种不良行为。根据这种情况,每次上课时我特别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她来回答。然后每次给予鼓励和表扬。现在,这位同学已和其他同学一样能大胆举手发言,并能大声朗读课文了。

二、表扬要及时

正如雨水“好雨知时节”,表扬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点儿进步时,不要视而不见,而要做出迅速的反映,及时把“夸奖”奖赏给学生。

我们班有位学生不喜欢英语,这是一个缺陷,因为学生应全面发展,可是上有一天她做出了一道难题,虽然这是她偶然的一次现象,但我还是及时捕捉住,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这位同学其实在英语方面很有天赋,相信她以后还会做出更多的题。”这样的夸奖和鼓励,这位学生慢慢对英语产生了兴趣。

三、把明天的表扬透支给今天

如果今天的某位同学找不到夸奖的理由,就把明天的夸奖和鼓励透支给今天。

如:当某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不要强迫他去分析原因和训斥他,而是鼓励他说:“别灰心,你曾考过九十多分,还记得吗?下次你一定还会考出九十多分的。”这样一来,学生的顾虑消除了,包袱卸掉了,又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以后一定会加倍努力,暗暗争取,下次考试取得好的成绩。

其实,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善于去了解学生,那么你给予学生的表扬机会也是很多的。即使学习再不好的学生,也有过大胆坚持的时候;性格再不开朗的学生,也有过活泼高兴的时候。只要你能抓住机会,改变一下教育方法,适时的给予表扬,每位学生都会成为强者。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篇2

书本发下来,我花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时间短暂并不代表我对待此书的态度是阳奉阴违,而事实上恰恰与之相反。我怀着无比虔诚的态度抱着同等量的观念想要啃完它。我想只有啃这样的词,才足以表达我对不做教书匠,这句话的认同。虽然我并不是完全以赞同式的方式全盘去接受它。

首先,我不做教书匠。我的理想曾经以秋风扫落叶的架势扎根在我的心里。但现实是,将理想这杆秤以截然相反的方向拉直了。于是,我做了老师,并且在教育的这个岗位上浑水摸鱼,摸滚打爬。管建刚告诉我,教育恰恰是一个可以实现理想和抱负的事业。它不仅可以将你的精神提升到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且它能让这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一直延续,延续到下一个生命将要的开始。所以有人说:“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神圣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努力去找到的那个深度。

其次,书本告诉我要做一个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八感老师。而我以自身的实践出发,总结为,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智慧型的老师。理想一词,及其辽阔,有理想的老师必定会有其奋斗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目标而努力上进。只要别把这理想当成是空头支票的梦想,那么其他的都是依附在其身上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本能感觉。这些感觉在理想面前,就好比是小河仰仗着海洋,只要这大海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那么小河的方向就是大海。这让我想起薛林的《小河》。

小河(薛林)

小河,

唱着激昂的歌儿,

自山谷中奔来。

我问:

去哪里?

她说:

大海。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跟这小河又有多么极其相似的地方。只要我们不为仅仅做个教书匠而端坐在教室的桌椅板凳上。不仅仅是为了拿着月末的奖金而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课。那么教育便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着八感的好老师。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去扬州听课的时候遇上的那一批人,那一批敢于打着为了孩子的口号而勇敢地站出来的老师们。他们用他们的努力和见识告诉我,原来教育真不是授教,传道,解惑而已。它还可以以正确的,用心的,深远的思想去感染其他人,使得我们真正的像鲁迅那样,发自内心的呼喊一句:救救孩子。

然而一个好的教师仅仅有理想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实现理想的能力和资本。所以我们需要智慧型的老师。这智慧型的老师不是指天生具备老师才能的天生教育家,而更多在意得是后天对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对这份事业的思考。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阅读和进修。以此来满足那不仅仅是一杯水的需求了。

所以,这本书是一本简单的书,但是简单的背后却给与了我无穷的思考和能量,让我对教育这份事业有了更加肯定的想法和更加坚定的步伐。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篇3

管建刚老师明显是一位善于写作的老师,他在书中引述的故事经典,令人警醒。他还设法激励教师,犹如一曲悠长的音乐,让你在字里行间汲取力量。我读着,思考着,想象着,感受着管老师的责任感,对教育的忧虑以及深深的热爱。很多老师在从教十多年后,会感叹教师的工作犹如小毛驴拉磨,周而复始,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耐心,失去了最初那颗奋斗不息,充满热情的心。这恰恰是所有教育者需要度过的职业倦怠期,建议这时的你捧起《不做教书匠》读一读吧,你会在涓涓如流水的细语中,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管校长说:“教育是朵带笑的花。”教育工作需要微笑,我们微笑着面对教育工作,微笑着面对学生,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苦,你会发现微笑的力量有多么了不起。

不可否认,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工作量是庞大的。很多老师,不论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还是刚刚毕业的老师,都会有把工作带回家的经历。即使这样,只要你仔细想一想,还会有很多的工作需要你着手开展。看得到的备课、作业、学习材料、笔记……看不到的学生的成长,班级的细小状况,与家长的联系,无一不在牵扯着你的精力。如果采取敷衍、厌烦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工作,你就会陷入一种无边无际的苦海。如果,你笑着看待这一切,再加上一定的工作计划,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些将不是束缚你的绳索,反而能从中找到快乐。笑对工作,在优美的音乐中备课、判作业,缓解紧张的工作情绪;笑对工作,在下课的十分钟里,和孩子们聊聊天,踢两下毽子锻炼身体;笑对工作,把每一次的读书笔记、撰写论文当作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次知识积累;笑对工作,“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生活中,工作中的一点一滴都值得我们珍惜,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工作,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微笑着面对学生尤为重要。闪光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客观的存在。优秀的教师与平凡教师的很大程度的区别就在于优秀教师的眼里总能看到孩子们的闪光点,而平凡教师则在抱怨班级里的某某个同学又做了哪些不尽如人意的蠢事。其实,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了学生前进动力的同时,何尝不是再给我们自己树立信心。教师对被教育者的闪光点发现的越多,教师对教育方法、教育成效的思考就越多,对教师本身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原来有个同事就特别善于夸奖学生,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她就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好。对学习成绩差甚至纪律差的孩子,她就夸劳动积极主动。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当着老师的面,当着同学们的面夸奖班级里的某个孩子。孩子们在她的微笑和夸奖面前总是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总是在她的面前表现的乖乖的,棒棒的。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洁心城,四海枯竭,从山荒芜。教师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微笑着的“欣赏者”,微笑会带给孩子们力量,微笑会拉近老师和学生的心。当我们微笑着看着孩子们学习、玩耍,甚至微笑着包容孩子的错误时,你会发现孩子们对你也正展开花儿般的笑脸,敞开心扉。当孩子们真心地喜欢老师,并且愿意为老师的一句话努力向上时,这种教育即使没有取得耀眼的成绩,也离成功不远了。

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微笑着面对工作,面对学生,让我们微笑着前行在教书育人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沿途撷取一片树叶,一朵花,一定还会收获到满满的果。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篇4

拿到《不做教书匠》的那刻起,我的脑海中就有一个疑问:“不做教书匠,做什么?”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渐渐明白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正如同样的匠人,一个说在工作,一个说在建房子,第三个说自己在盖教堂。如此看来,第三人就不仅仅是匠人了,同理,有如此胸怀的老师也不是教书匠了。

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章节是——教育是朵带笑的花。作者认为教育工作更需要微笑,我们微笑的价值,将超越经济的总和。的确,微笑是笔财富,每个人都能容易拥有,而微笑在教育中又是那么重要。管校长说得好:“我们对孩子微笑,生活就对孩子微笑,孩子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是啊,微笑是最具魅力的。老师的微笑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悦;老师的微笑可以给孩子增添信心;老师的微笑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老师的微笑还可以打开孩子封闭的心扉;老师的微笑同时也让自己收获幸福!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欢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孩子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孩子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

作者还说:“教育在欣赏中微笑。”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美好,找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一个不快乐的人,绝不会是一名好教师,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着我们心中理想的目标进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