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教案

2025/09/23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对象:三年级学生

二、时间: 10月13日至11月7日

三、活动背景:

三年级,是钢笔字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初次接触、使用钢笔都觉得很新奇,但接踵而来的是:三天两头就有学生报告钢笔坏了、少了,作业本上的三花脸也比比皆是。究其根源,问题就出在钢笔的使用方法不当上。

针对这一问题,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分析,把多种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实践能力。

2、通过本次活动学会正确保管和使用钢笔,延长其使用寿命。

3、能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利用钢笔写出整洁、美观的作业。

4、设计出更加实用、美观的钢笔。

五、成果形式:

1、学生的习作、作业、图画、摄影等。

2、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握笔运笔的方法和写字姿势(图片、摄影、文字)。

3、学生的'经历、体验、体会等。

4、倡议书。

5、举行“我爱钢笔”主题活动,综合展示活动成果。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确立活动主题,分析现状,提出问题。有的人钢笔没用多长时间就坏了、少了,有的同学作业本上有很多墨点,很不美观,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办呢?

(二)、学生组建活动小组,选出小组长。活动内容分选项目与自选项目,各小组根据成员特点,制定小组活动。教师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审视的可行性。

自选:

A组:调查同学们在使用钢笔与保管钢笔上存在那些问题,想一想该如何改进,写出收获、体会。

B组:收集资料并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钢笔?请讲解并演示。

C 组:按从外到里以及如何使用的顺序,观察自己的钢笔,写一习作。

D组:针对现有不足,设计出更加美观、实用的钢笔,争取申请专利,并可与生产厂家取得联系。

必选:

1、每人书写一份整洁、美观的作业参加展览。

2、交流拟定倡议书。

(三)、活动成果展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知识技能:

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光辉、水天一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聚好的语段。

3.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识,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

感情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 具:

图片、或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金碧辉煌 回廊环绕 三层三檐 水天一色 碧波万顷

一、导入

读了这些词,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师:这就是江南第一楼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27、江南第一楼

释题:“第一”是什么意思?

师: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呢?它有何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岳阳楼,去饱览它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指名说中心句,板书:浩瀚的洞庭 壮美的楼阁 不朽的诗文 动人的传说

3、齐读中心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可以加上关联词。 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浩瀚的洞庭、动人的传说。

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岳阳楼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去看看,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品”字形,请学生画一画。

1、楼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说说?(壮美) 从哪些词你体会到了岳阳楼的壮美?(飞檐高高翘起)

师: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庄重而精致。

2、阳楼不仅外观壮美,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它的内部结构,整座楼,没有一根钉子,一块砖。

出示课件:

3、指导读

四、指导学生自由学课文

师:老师带着你们欣赏了壮美的楼阁,走进岳阳楼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老师想请一位小导游来为我们介绍。

不朽的诗文:

提到岳阳楼就会想起一个人——范仲淹,简介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虽然仕途坎坷,受到同僚的排挤,但他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北宋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范仲淹写下千了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文章气势磅礴,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嵩高人格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齐读,背诵

师:《岳阳楼记》为岳阳楼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从此岳阳楼声名鹊起,名扬天下。

4、历代文人骚客经过岳阳楼都会留下传世名句,唐代诗人刘禹锡登上岳阳楼面对浩瀚的洞庭湖写下了《望洞庭》

指名读古诗,齐读

浩瀚的洞庭

1、登上岳阳楼可以欣赏到什么美景呢?

师:站在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引读: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学生接读 洞庭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名读

3、出示课件欣赏

4、多美的洞庭湖我们再读读,配乐齐读。

师:浩瀚的洞庭湖为岳阳楼披上了一件秀丽的外衣。

动人的传说

1、指名介绍动人的传说

2、学习:翡翠似的小山,指君山

齐读这一句

3、哪几个词让你感动?

4、指名读这个动人的传说。

5、引导学生学习一个有关君山的传说。

五、小结写作方法

1、本文不但语言美,结构也美,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移步换景

2、布置作业

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

六、总结

欣赏了江南第一楼,你有什么感受?

师: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从此你对岳阳楼不再陌生,它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它就是——江南第一楼岳阳楼。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关键语句,反复诵读鉴赏、品评、积累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关爱他人、关爱生灵的优良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文本对话:通过词、句的品读,分析诺尼和玛克的心理,感受作者所要塑造的形象和要表达的感情;

与心灵对话:探讨小说的主题,感悟爱的力量,人性的良善;可能的话,联系到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图片)在众多的动物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

而在遥远的地球北极,茫茫冰雪世界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狗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有谁能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吗?(请生谈)

在北极地区土生土长的爱斯基摩犬,能适应零下40℃以下的严寒,顶风冒雪拉着雪橇在冰原上飞驰。它是人类的得力助手,是严寒地带既积极又勤力的工作犬。爱斯基摩人为每一条雪橇犬都起了一个名字。有名字意味着平等,这是因为狗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浮冰上》,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地球北极地带一个少年和一条爱斯基摩犬的故事。请打开课文《浮冰上》。

二、文本对话(感受、分析)

1.结合文本,初谈体会。

师:读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品读关键句,把握人物情感。

(1) 找到句子。师:不少同学都感受到了诺尼对玛克的爱。如果让你把握文中直接表达诺尼对玛克的爱的语句,你会把握哪句句子?

(个别读——划——齐读):“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冷又饿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

(2) 挖掘文本。

为什么说“又冷又饿的夜晚”?——”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第三天的晚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玛克”。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再也没有”,“只留下”,被困漂浮的冰山上饥寒交迫已三天,死亡威胁着他们。诺尼迫不得已想到了自己忠实的伙伴——玛克,交代诺尼杀犬乃万不得已却也是情理之中。

“爱”与“又冷又饿”与“阵痛”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要这样写?

——面临死亡绝境是真,但对犬的爱也是真。这是一道二难选择题。

——铺设情境(请生朗读ppt的内容)

3.合作学习,分析诺尼复杂的心理过程。

师:诺尼在是否要杀玛克这一问题上是非常矛盾的,他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

ppt出示:

1.诺尼几次下决心杀犬?

2.你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他这一矛盾心理的呢?请划出并加以分析讨论。

3.在课文中划出反映诺尼心理变化的关键词语。

交流,板书:

诺尼不忍——痛恨——痛苦祈祷

真真实实爱头靠头

生灵玛克迟疑——恐惧——痛苦舔

品读关键句子:

“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诺尼为何而哭?这是怎样的泪水?

这是的泪水?(幸福,悲伤,无奈,愧疚,悔恨,感动,彼此信任,彼此互爱)

(生结合文本谈,读)

小刀——线索。

三、与心灵对话(感悟,交流)

师:现在,我们学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或者,困惑最大的又是什么?

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诺尼,最终选择放弃了。这合理吗?

为一条狗而选择放弃自己生命的希望,值得吗?

难道他不尊重、不爱惜生命吗?

爱斯基摩人也爱自己的犬,可不是在危急关头照样杀犬充饥吗?

人在面对生存危机时,可能会怎样?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彼此的互爱

——正是因为他珍爱生命的表现

——诺尼的心中,狗与人是平等的。“有血有肉的生灵”(生灵:意指人,在诺尼心中,狗也是一条生命)

——忠实(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种物种能有像人和狗那样的`生存关系)

四、结束语

爱与生命同在,爱与万物共存。倘若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爱则使她赋有活力,躯干挺拔,青枝绿叶。这让人想起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亲情、友情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生命中倘若没有爱没有情感,那生命又有何意义呢?

课后记:

《浮冰上》是一篇很好的质疑课范文,就整篇文章看,可质疑的地方有许多。而我选择它作为公开课的文本,主要因为,它与《“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样,人文气息浓郁,作者都试图通过小说人物的描写,刻画,表达对人性的探索。而且它的欣赏价值不仅包含了课文所体现的人与动物的爱,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爱。因此,诺尼与爱斯基摩犬之间超越生死的爱也就成为了整堂课的亮点和高潮。

这节课,我试图创设情景,合作学习,课堂讨论,通过朗读等形式不断品读文本,刺激学生思考,激起求知欲。然而,激活课堂,并不完全在于教师如何教活,还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此,我还需作进一步的努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