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磨杵成针》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磨杵成针》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磨杵成针》有感 篇1
我读过很多成语故事,但是让我最受启发的是《磨杵成针》这个成语故事。它讲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天资聪颖,到十岁时,已经读了许多书籍。他的父亲在当时是一个富商,家里有很多钱。李白从小不集中思想读书,只爱玩耍。每次读书都只读了一会儿就放下书本跑去玩去了。一次,李白又读得心烦了起来,便走了出去,途中遇到了一位老婆婆,正在拿着一根铁棒磨一颗绣花针!李白被老婆婆的精神所感动。从此以后,他就发奋努力学习,不再贪玩。经过他的努力,成了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我从老婆婆磨绣花针的精神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只要认准一个目标,不断向着目标努力,就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功。还学会了明辨是非的好处:李白跑出来的行为我们不应该学习,但是李白知错就改的`行为,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像李白一样立下志愿,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今后,我要多读好书,要像李白一样,立下志愿,持之以恒,写好字,以优越的品学成就我的梦想。
读《磨杵成针》有感 篇2
今天觉得异常无聊。于是,我便顺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经典故事卷。浏览了一下,一篇名叫《磨杵成针》的故事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便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这篇文章主要讲: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的父亲是个富商,家里很有钱。因此,李白从小就养成好玩的习惯。一天,李白到野外去游玩。在一条小河看见一位老奶奶再用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用力的磨。李白惊奇地问:“老奶奶,你这在干什么?”老奶奶笑了笑说:“孩子啊,我是把它磨成针。”李白惊奇地问道:“这么粗的铁棒的能成针吗?”老笑了笑说:”不停地磨下去,就会越来越细,只要坚持不停,就一定能磨成针。”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那是在的一次数学单元考试中的一件事。在数学的一单元中我经过了辛勤的努力我赢得了99分的好成绩。可是在第二单元考试的'时候,我每天都不像第一单元一样那么辛勤了,以为我很会数学了。可结果却令我出乎意料了,竟然考了个83分……想到这里,我不禁害羞的低下了头。
生命不息,脚步不止,我们的路还有很长,必须学会坚持不懈的做任何事。
读《磨杵成针》有感 篇3
今天,我读了《磨杵成针》的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故事非常的耐人寻味,让我感受颇深。
这个故事讲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喜欢学习,有一天,李白出去玩,在路过一个小溪边时,他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一棵大树下的石头上磨一个粗粗的铁棒槌。李白很好奇,走过去问老奶奶在做什么?老奶奶说在磨针,李白感到很不可思议,他根本不相信,就问老奶奶:“要把这么粗的铁棒槌磨成针,能行吗?”老奶奶笑笑说:“只要我天天磨,这铁棒槌就是再粗,也会越来越细的,最后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了。很受感动和启发,他想:“我学习不正如老奶奶磨针吗?”只要我天天认真的学习,坚持不懈地读书,再难懂的问题。我也能读懂,记住的。”
从此以后,李白不再贪玩了,他天天认真的'读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李白就会想起老奶奶的言行,他就会精神抖擞,不懈地努力,后来,李白成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是啊,“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我们就能取得好成就。
读《磨杵成针》有感 篇4
我今天读了一篇成语故事,名字叫《磨杵成针》。
讲的是小时候的李白,经常逃课,不务正业,有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他跑去了城外,走到了一个破茅屋门口,看到一个老奶奶在拿着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磨呀磨。李白走过去问:“老人家。你在干什么?”奶奶回答道:“我要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不可思议:这么粗,怎么能磨成绣花针呢?李白很是疑惑,老奶奶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会磨成绣花针?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一番话李白很惭愧,从此发愤读书,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你下了功夫才能有收获,只有努力了,才能有你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继续努力,成为优秀的人。
我记得有一个同学,她特别懒,每次家庭作业都不写,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太难了,老师直接用一句怼得她哑口无言:“不懂不会问啊她?老师、同学、家长,都可以问啊!只要你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再难的.题,再多的困难也难不倒你!”
小作者简介:刘忆阳,大通湖区河坝镇芸洲完小五年级学生,值日生,能干,有魄力,正义感满满,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