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幼儿园垃圾分类方案

2025/09/24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垃圾分类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垃圾分类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垃圾的危害。

4、学会爱护环境,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

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废电池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出示可回收标记),提问:什么叫可回收?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3、帮助小熊整理垃圾。

4、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5、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情况。

活动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幼儿园垃圾分类方案 篇2

本阶段通过一系列“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完成了本阶段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积累,幼儿基本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并懂得了“垃圾分类”的意义。

主题活动之一,谈话活动“垃圾去哪了?”通过谈话和讨论幼儿了解了垃圾的危害和分类后的好处。初步知道了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认识了三个类别的标识。并会进行初步的分类。

主题活动之二,游戏活动“垃圾分类”,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倾听老师及其他幼儿的讲解和回答;并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绝大多数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园配合,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意愿。

主题活动之三,春游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让幼儿有了一定的荣誉感。之前关于垃圾分类的一系列活动局限于教室、园内或家里,为了拓展孩子的视野,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在观赏大自然美的同时,有意引导幼儿观察路边垃圾桶是什么样的,同时,碰到垃圾进行拾捡,并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把捡到的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桶。进一步培养幼儿垃圾分类和爱护环境的习惯。

每次活动的延伸活动都是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因此,按原来的预期,基本完成了本阶段的探索研究工作。

幼儿园垃圾分类方案 篇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皮等,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接到通知后,我园响应花都区教育局《关于印发花都区学校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基地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号召,在易园长的指导下,在全园教职工的工作支持下,全园教师、幼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垃圾分类活动已初见成效。现将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充分认识到减少校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

校园垃圾混装堆放,极易孳生蚊蝇、细菌、老鼠等,是疾病的传播源;且处理方法是将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运去填埋,既侵占土地,又使垃圾中的多种污染成分长期存在,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空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我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我们在“垃圾的分类”活动中的.收获

1、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如免洗餐具、纸杯、纸巾等,或减少不必要物品的使用量,如漂白剂、衣服柔软精等化学用剂,不但可减少开支,更可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尽量选用可再填充式之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墨水。

3、多使用天然肥皂以代替清洁剂,可减少水源污染。

4、拒绝接受不环保的广告传单。

5、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并关闭其他电源。

6、有害废弃物如电池、日光灯管,应另外存放,再利用的资源如废纸、玻璃等,应和其他垃圾分开,累积一定数量交由旧货商或回收队处理,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7、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初步的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了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利用活动载体,深化环保行为

我园内坚持一日两扫,并做到卫生无角、无环境污染源,组织值班教师每日进行检查,一周小结,表扬鼓励。在“世界环境日”不失时机地举行“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专题讲座,号召全园行动起来,绿化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我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垃圾分类可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使这项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幼儿园垃圾分类方案 篇4

随着“环保小卫士”这一主题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对如何保护环境已有了一些了解。孩子们经常会说到:“我们要保持教室和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花草树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关注细节,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去保护环境卫生。相信这样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孩子将受益终身。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处理,懂得垃圾分类的益处。

2.有环保意识,做到积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二、活动准备

1.布置两个区域:“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自制贴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两个。

3.课件: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垃圾分类标志卡片。

4.一次性手套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参观和交流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请每个幼儿以小市民的身份选择自己喜欢居住的环境。

3.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谈谈居住在“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的感觉会有什么不同?

4.教师提问:“清洁城堡”这么干净,请幼儿想想城堡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

2)基本部分:了解垃圾的分类

1.幼儿观看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b.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废纸、塑料、玻璃、布料等属可回收垃圾,烟头、鸡毛、油漆颜料等属不可回收垃圾)

c.垃圾有哪些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堆肥)

d.哪些垃圾是有毒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管、化妆品等)

2.再次观看垃圾动漫视频。

3.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4.教师出示“垃圾分类标志”卡片,幼儿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5.请幼儿谈谈自己家的垃圾平时是怎样处理的?

6.欣赏教师自制贴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

四、游戏

1.幼儿使用一次性手套帮垃圾王国分类清理垃圾,让垃圾回家。幼儿分两组:一组清理可回收的垃圾,另一组清理不可回收的垃圾。

2.将分类后的垃圾捡到教师自制的两个垃圾桶内。(贴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

3.欣赏变干净美丽的垃圾王国,请幼儿给它取好听的名字。

4.教师将垃圾桶的垃圾交给幼儿园的清洁工处理。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垃圾收购站。

2.幼儿给自己家的垃圾桶设计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标志。

3.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并实际行动。

六、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和比较“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让孩子们发现我们都喜欢在美丽而干净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