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病隙碎笔》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史铁生《病隙碎笔》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史铁生《病隙碎笔》读后感 篇1
许久没有把一本小说能从头到尾看完过,“五一”放假期间,偶尔的一个机会,从朋友处看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刚看了几页,已被作者那种写作与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的语言所吸引,竟用了能用的全部时间把这本散文随笔集看完,深深为他那深遂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他,一个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却在那轮椅上,用生的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欢乐和充实。
他在生病中,领悟出一种很现实的人生观: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他后来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使他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他醒悟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我认为《病隙碎笔》——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作者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在书中,他用睿智的语言,犀利的文笔,把自己的灵魂一一解剖开来,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语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的。作家韩少功评论《病隙碎笔》说:“《病隙碎笔》几乎是一个爱好科普知识的耶稣,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风琴乐柳中朗读的童话,是一种在尘世中重建天国的艰巨努力。”
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觉得意犹未尽,此书的碎语拼凑起来不就是一部生命体验的百科全书吗,就好比一个漂亮而好吃的美食拼盘,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已经被它感动了。
史铁生《病隙碎笔》读后感 篇2
最近读完了史铁生先生的散文集《病隙碎笔》,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散文,倒不如说是史铁生先生的随笔集,这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集子,而是充满了对人生的诘问与思考,同时解答着声明的难题,正如这本书的名字,《病隙碎笔》,简单明了且直白,这本书中所写也就是史铁生先生在长期生病的空隙中的所思所感。之所以喜欢《病隙碎笔》,是因为史铁生面对跌宕起伏的不公命运时的理智与坚定内心,读完这本书,不禁要感慨史铁生先生对生活的坦然豁达,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及对人生各般事件的大彻大悟的通透感受。
对于史铁生先生,是谁也不陌生的。从《我与地坛》,到《务虚笔记》再到现在的《病隙碎笔》。有人评价史铁生是“一位一生都在死亡边缘行走的作家”,不得不感叹,单是疾病带给史铁生先生身体上的折磨,便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双腿瘫痪后,又是肾病又是尿毒症,而最后也因脑溢血不幸去世,更不用提在心灵,精神方面带来的打击。就像在《病隙碎笔》一书中所说的,“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
史铁生先生在《病隙碎笔》中这样调侃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本书名字为《病隙碎笔》,但其中内容与“病”又无太大的关系,书中所有的文字,更像是一个鲜活健康的灵魂对生命的困惑与苦难的探索,似于一个思考者对于哲学的最基本问题的探索与辨析,史铁生先生一直在寻找答案,穷极一生的思索,他虽然残疾无法行走,却从未停下过探索的步伐。
印象深刻的是史铁生先生在《病隙碎笔》中引用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记得在过去读时,从未想过将其与生死相联系,只是认为是普普通通的一场往来,但在史铁生先生看来,这便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以这一句话作为墓志铭,对于史铁生先生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轻轻地走正如轻轻地来,扫尽尘嚣,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段渺小的生命,为世界作出改变,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不失为一种成就,不枉来人间走一趟。
不得不说史铁生先生是乐观的。他在书中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得到满足”,在病痛的折磨中,史铁生先生并没有自怨自艾,度日如年,甚至于从此一蹶不振,反而,他不甘于沦为泛泛人海中的渺小一颗,将这些疾病带来的折磨痛苦转化为思考的动力,在生病的空隙中思索人生的真正奥义。人之生老病死,史铁生早已看淡,虽然失去双腿只能依附轮椅的他曾经在年少时也有过失意,恼恨上天安排的不公,以至于每天把自己藏进地坛,望着地坛的花花草草与建筑物,往来的行人,去深思,去感悟,去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幸运的是,史铁生终于有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在《病隙碎笔》中,他也明了了上天的安排,正如史铁生先生在开篇所讲,“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喜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一个,不可以随意调换。”深谙自己是那个不幸者,领悟透彻之后,也懂得了“一起只好看命运的安排”。
史铁生《病隙碎笔》读后感 篇3
生一炉火,择一本书,品其中之精华。 ——题记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段碎笔,篇幅很长,但语言通俗易懂,仿佛在和我们面对面的交流,用长者的身份教导我们怎样面对人生,苦难,命运,爱情,金钱,信仰,道义,字字珠玑,平易又精辟,朴实又鲜活跳动,充满智慧与哲理。史铁生有严重的残疾,但他坚持写作,在三天一次透析的痛苦煎熬中,他完成了著作。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史铁生在开始就谈到了命运,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随意调换,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他将生命比作一场戏剧,而我们都是其中的演员,每一个人的角色都不一样,命运不一样。
在书中,史铁生认为当人无法被改变时,我们应该寻求爱,爱是一个神圣的词。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爱之永恒在于激越,在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爱也许只是某一刻莫名的思念,也许只是远远观望,默默陪伴。
带着病体,史铁生看到了世间的痛苦凶险,并不因为自己虔诚而减少,对别人不尊重,只是乐观的活下去,勇敢的`面对这世界。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能够看出他对生的意志力很强,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而表现出的却是欢乐与充实;他用理性的文笔,显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战,对生的意志,对死的无畏。
这部书是对人的灵魂洗礼,改变了生命的追求,《病隙碎笔》这部著作是史老先生在病痛中写作,写出的却是欢乐与充实,品《病隙碎笔》,解人生迷津!
史铁生《病隙碎笔》读后感 篇4
史铁生,用他那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虽然这时的他已是尿毒症缠身,但他却平静地说:“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着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的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面去。”倘若我此刻躺在病床上,我一定不会像他一样想到如《再别康桥》里的“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来做我的墓志铭,毕竟我不是他,倘若我此刻躺在病床上,我一定不会像他一样对说,我的职业是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一身体是一处乐园”,“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也许,正是因为看透了“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是对神明的不公。”所以,史铁生学会了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每当读到他或用玩笑轻松的语言或轻描淡写地说着他的遭遇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却非常沉重。他说过“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因为“其实每时每刻文明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常常在生活面前感叹人生时,身边的人都说,别垂头丧气的,看看人家霍金,看看人家史铁生。但是,我却在此刻发现一个疑惑:为什么要在意志消沉的时候看史铁生的遭遇?是为了把自己的遭遇和他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然后得出,“这点痛算什么”这样的结论吗?如果是,我想我们是悲哀的,我们竟需要从他人身上获得信心。史铁生却说“真正的信心面前,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我极其认同史铁生的看法。信心,本来就是我们的信念。不管这信念是所谓的“科学”,还是所谓的“迷信’,那是对本来并无根据的的猜想和希望。倘若我们是那批让人看看的人,没有人让我们去看看,我们就打算消沉下去吗?不,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未来的信心,不在他人身上。没有他人,只要有我们自己,信心就在这,只要你相信自己,“为自己填下美的志愿,为自己提出美的要求,为自己许下诚的诺言”。“在思之所寄的苍茫处,为自己选择一种正义,树立一份信心。”
印象较深刻的是,史铁生还谈到了自卑。在《务虚笔记》中,他借助对一个女孩儿的眺望,写到了自卑。“我很快就感觉到了一种冷淡,和冷淡的威胁。不错,是自卑,我永远都看见那一刻,那一刻永不磨灭,那儿的人是否傲慢地说了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自卑与生俱来,重要的是那冷淡的威胁其实是由自卑构成的,即使那儿的人没有任何傲慢,我也早就想跑了。”自卑,与生俱来,是啊。我经常自卑。因为别人学习好,我奋起直追;因为别人手工强,我自卑,我也尝试着做一些小礼物;因为别人有钱,我自卑,我节约勤俭,在一次请大家花光;因为别人漂亮帅气,我自卑,所以我尝试着掩盖我的丑陋。我自卑,但我学着去改变。“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愤怒的积累。”画家Z得到的是后面一种,幸好,我得到了前面一种。因为自卑,我更有信念。我相信爱。“爱原就是自卑弃暗投明的时刻。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里补补深陷,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上迎候解放。”我相信自己走在爱的路途上,我相信会有爱为我解放。
我相信史铁生。因为有自卑,但是信念让他不放弃,没有双腿,仍然可以走下去。
“浪是水,浪消失了,水还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欲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浪的根据,浪的归宿,水是浪的无穷和永恒。”
我是浪,是水?浪指什么,水指什么?也许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史铁生,顽强地活着,在他的文字中,看不见丝丝毫毫的怨天尤人,在他的语言中,看见的是希望,爱和信心。在他的命运里,我说,他是一个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