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音乐教案

2025/09/25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

2.尝试表演歌曲,体验歌曲表演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并尝试进行表演。

活动难点:附点及连音的演唱。

活动准备

小猪、小兔、小羊、小猫、小猴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熟悉歌曲的内容

1.出示PPT,幼儿观察:这是一只怎样的猪?(脏兮兮)

(1)今天,有一只小动物来到我们小五班做客,我们拍手来欢迎他。咦,原来是猪小弟来啦!你们仔细看看,它是一只怎样的猪呢?

(2)对,猪小弟身上脏兮兮的,黄老师来问问她怎么回事?

(3)哦,原来是这样的!猪小弟跟老师说:她把这件事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故事和歌曲,我们仔细来听一听猪小弟怎么啦?

2.小猪长得很可爱,却不爱干净,身上都是泥。这一天,他想去找朋友玩,我们一看它有哪些朋友?按照歌词顺序出示小动物图片。

3.将歌词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后提问:

(1)小猪要和小兔做游戏,小兔是怎么回答的?

(2)小猪要和小羊做游戏,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3)小猪要和小猫做游戏,小猫是怎么回答的?

(4)小猪要和小猴做游戏,小猴是怎么回答的?

(5)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猪玩,小猪该怎么办呢?

(6)小猪变干净了以后小动物都怎么样了?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词一遍后提问:小猪是怎么样让自己变干净的?

2.幼儿跟着教师学唱歌曲,重点提醒幼儿注意每个小动物说的话都不一样。

3.教师示范歌曲中附点、连音的演唱方法,幼儿跟学。

4.完整学唱歌曲两遍。

三、尝试进行歌表演

1.按照组的排列分配角色,组织幼儿进行歌表演。

2.要求幼儿能变换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动物形象。

3.要求幼儿在表演中表现小动物情绪的变化。

四、

1.提问:为什么小动物一开始不愿意和小猪玩?

2.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保持干净?

五、活动延伸

将教学材料投放于表演角,供幼儿自由演唱与表现。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掌握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茶壶一个、PPT课件、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变变变"进入。

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变----变----变"的游戏,叮当法术变变变,变成小鸟飞一飞,变成小鱼游一游,变成小兔跳一跳,变成小鸭走一走,变成老虎跑一跑,变成乌龟爬一爬。现在,我们轻轻回到座位上吧!

二、出示茶壶,熟悉歌曲:

1、观察茶壶,理解歌词(教师拿出茶壶)叮当法术变--变--变,瞧,这是什么?茶壶对,他是茶壶。

(1)(PPT4)茶壶的身体:我们来看看茶壶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圆圆的'是胖胖的还是瘦瘦的?胖胖的胖胖的,对,你们会不会做个胖胖的样子?而且还是…….(教师用动作提示幼儿"矮矮的"。)我是茶壶,胖又--矮;对了,我是--茶壶,胖又矮。诶呀,你们做得真可爱!

(2)茶壶柄、壶嘴(用模仿记忆歌词,了解壶柄和壶嘴的作用):(PPT5)这是什么?壶柄小朋友,看,这项茶壶的什么?来,我们做一个壶柄,那壶柄有什么用呢?诶,你说对了,壶柄是用来端起茶壶的地方。(PPT5)这又是什么!像不像一个小嘴巴,这是壶嘴。那怎样就像个壶嘴了呢?谁来学一学,这是…….(壶柄),这是…….(嘴)。我来做,你来说;现在我们交换一下,你来说,我来演。

(3)教师说歌词第三乐句做动作:听,什么声音?(PPT6)什么时候小茶壶会发出咕噜噜地声音呢?我来告诉你们吧,是茶壶里的水滚了,谁在冒泡泡发出的声音。教师一边说歌词,一边做动作"我是茶壶胖又矮,我是茶壶又矮,这是壶柄这是嘴,这是壶柄这是嘴,水滚啦,水滚啦。"

(4)(PPT7)教师用唱的形式引出最后一乐句:小朋友,看,我是茶壶胖又矮,我是茶壶胖又矮,这是壶柄,这是嘴,这是壶柄,这是嘴,咕噜噜,咕噜噜,水滚啦,水滚啦。小朋友,准备好你们的小茶杯,听!"冲茶啦!"

(5)教师幼儿一起说歌词做动作:(PPT8)小茶壶可爱吗!你们想不想也变成茶壶!想我变成茶壶是这样的,你们变成茶壶是什么样的!哪个小茶壶最像。(教师观察知道每个小朋友都摆出茶壶的造型)

2、(PPT8)小茶壶真可爱,他还会唱歌呢!这么好听的歌,我们也想来唱一唱!-----教师边唱歌边做动作。老师,给我们音乐!

3、小茶壶唱的歌真好听!我们再来唱一唱!教师边唱边展示图片。

4、边倒茶边唱:我烧好了一壶茶,你们想不想喝喝看想那你们准备个杯子,我要来倒茶了!教师边倒边唱!

6、我烧的茶好喝吧!哎呀,我的茶壶里的水没有了,你们还想喝吧,(我还没喝到茶呢)我们一起来烧茶好不好!小茶壶准备啦!看看哪知小茶壶最可爱,他烧的茶最香。师幼一起唱歌做动作!

7、好,现在谁愿意做小茶壶,剩下来的宝宝我们围成一个圆,当茶杯,烧茶给他们喝!再次唱歌曲!冲茶!

8、你们的茶好香啊,我们再来烧壶水给爸爸妈妈(客人老师)尝尝看,好吧!(听音乐)好,去给爸爸、妈妈们(找个客人老师给他冲茶吧)冲茶吧!(结束:PPT9)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儿歌《我的好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听本班同学讲妈妈爱自己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爱。

2、通过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创编新歌词唱妈妈,让学生体验爱。

3、通过表演让学生懂得如何奉献爱。

教学重、难点:

1、用歌声表达和传递对妈妈的爱。

2、即兴填词及创编表演动作。

教学准备:

《我的好妈妈》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师生问好!

二、欣赏歌曲,感受爱

1、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出示课件,第一遍欣赏,第二遍会唱的学生可一起唱。

问题:歌曲中唱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有妈的孩子就会有妈妈疼有妈妈爱,没有妈的孩子就没人疼没人爱)

2、学生讲妈妈爱自己的故事。(2至3人)

小结:同学们讲得真好。是啊!每个同学的成长都离不开妈妈精心呵护!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能不爱自己的妈妈吗?

三、歌曲教学,体验爱

1、导语: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歌名叫《我的好妈妈》。出示课件,看看听听歌中的小同学是怎样爱自己的妈妈。

2、听完歌曲后,大家说说歌曲中的小同学是怎样爱妈妈的,她都做了些什么呢? (让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 让我亲亲你)

3、说的真好,让我们赶紧学学这位小朋友吧!(出示歌词)上节课上,我们一起学习了歌词,现在大家一起在来读一遍。

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

4、接下来同学们就跟随音乐来学习这首儿歌《我的好妈妈》。学会了后,大家回家要唱给妈妈听,那样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

5、同学们学得真快,唱得也很好。我们除了学习歌曲中小朋友“为妈妈送上一杯茶“外,还可以怎么做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将“请喝一杯茶”换成新词:“给你捶捶背”、“帮你揉揉肩”、“为你擦擦汗”

6、从大家的回答中,老师看的出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懂事、孝顺、爱妈妈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的妈妈高兴,下来就让我们用歌声把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吧!(唱儿歌《我的好妈妈》)

四、表演歌曲,奉献爱

1、同学们,我们用歌声表达了对妈妈的爱,能不能用动作表示对妈妈的爱呀?现在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动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一个人来扮演妈妈,另一个人来扮演孩子,边唱边演,看看那组表演的好)

2、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表演。(自由发挥)

3、同学们表演的很棒哦,老师也想参加可以吗?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配合。(老师扮妈妈,学生扮孩子)

4、同学们表演的都很棒,希望大家回去后真的能够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妈妈,那样的话妈妈会很高兴很开心的。

五、聆听歌曲,加深爱

同学们,这节课上大家表现的都很棒,我们用歌声把对妈妈的爱表达了出来,回家后大家一定要做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最后让我们在一首《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中,结束我们本节课。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愉快地跟学歌曲,并初步学习音乐游戏。

2、初步了解袋鼠的主要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袋鼠玩具一个(布袋自制)

2、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袋鼠)

“你们看我的肚子上有什么?”(袋袋)

“它有什么用?”(放袋鼠宝宝)教师出示袋鼠宝宝玩具。

“袋鼠是怎样走路的?”(一跳一跳的)

幼儿学习袋鼠跳,体验袋鼠走路的特点。

2、学唱歌曲: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乖乖是谁呀?”

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的.朗诵儿歌,理解“相亲相爱”。

“这首儿歌还可以编成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妈妈和乖乖》。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幼儿学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