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昆虫记》读后感 篇1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主编是和法布尔一样著名的李翔。里面的动物真是样样精彩,让我刮目相看的有:螳螂、蚂蚁、蜘蛛、松毛虫、石蚕、蝉等等。
我最喜欢的一篇题目叫玻璃池塘,为什么我喜欢这一篇呢?是因为这篇故事一读就觉得生动、美丽。作者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米饭只够吃一点点。有一天,小男孩捡到了一些碎石,在父母眼里,这只不过是垃圾,可是对小男孩来说这是黄金财物。妈妈说:孩子啊!你这是何苦呢?这些石头不但会撑破你的衣裳,如果你拿一些青菜回来喂兔子的`话就好了。
这些东西为什么能把你迷住呢?过了几年,“我”才知道,池塘边的“钻石”其实是岩石的晶体,所谓的“金粒”只不过是云母而已。以后,我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小的池塘,叫玻璃池塘。我把它放在自己房间里观察着很小的生物,也不会有外人来打扰我。它的周围镶嵌着玻璃,当阳光照耀着池塘时整个房间都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库,满地都是闪亮的金子。多漂亮啊!
多么有趣的故事,多么有趣的昆虫啊!这次暑假,让我意识到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我意识到,看课外书给了我更多学习的机会。阅读精品经典,启发你的人生智慧;欣赏精美插花,开发你的想象思维;品味趣味故事,激发你的阅读兴趣。让我们一起在书海中徜徉,一起寻找书中的乐趣吧!
《昆虫记》读后感 篇2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这样的书,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图书节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作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昆虫记》不仅仅浸淫这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著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如果没有那种精神,就是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海里将流失掉一片智慧海域。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想,美术家一般的眼光,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怀”。在本书中,做这件职业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对以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著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做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区偶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精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脸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有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顾作深刻,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也一点儿不少”。
《昆虫记》读后感 篇3
《昆虫记》是由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1880年,法布尔用攒下的积蓄买下了一个老宅子,他为这老宅起了一个雅号——荒石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法布尔将荒石园变成了一个虫虫的乐园。法布尔每天观察和记录,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直到1907年,法布尔的鸿篇巨作《昆虫记》问世。作者在书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出对昆虫的喜欢,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渴望。
在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螳螂那一篇。热恋中的螳螂情侣相互依偎,度过属于他们的每个雨露清晨和夕阳西下。数月后,雌螳螂换怀孕了,雄螳螂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愁眉苦脸;因为雌螳螂在孕期需要补充大量营养,他们两个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在雄螳螂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走;二是牺牲自己,让自己成为雌螳螂的`“营养。”
法布尔的文章里,一个个生动描述的故事情节汇聚成一个个真实流动的画面,在我脑海的浮现,使我感到仿佛置身于荒石园中,和法布尔一样,看到覆盖着蓝色的大甲虫而感叹大自然的美妙;看着螳螂和蝗虫的“厮杀”而紧张;蟋蟀靠自己的劳动挖掘自己的新家;身边的小朋友对他样的小猫小狗非常的友善……
一本《昆虫记》让我对大自然的神秘更加深了几分,让我迫不及待地去翻阅更多书来充实自己,看似微笑的蜘蛛都有着超乎人类的智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善于学习,就会发现知识的奥妙。
《昆虫记》读后感 篇4
这两天,我利用每天晚上的睡前时间,读了一本很有益、很有趣的书——《昆虫记——神秘的隐士蝎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他不但是一位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在他的笔下,昆虫们活灵活现、聪明勇敢,我们仿佛看到法布尔先生翻山越岭,躲在岩石下,趴在草丛里,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昆虫们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法布尔先生走进神奇的昆虫王国。
蝎子讨厌亮光,喜欢黑暗的地方;讨厌天空,喜欢待在有屋顶的地方。蝎子的毒针呈弯钩状,只要它把自己的尾巴向前伸直,毒针的顶端就会向下垂,当它用一对大螯用力压住对手后,就可以把毒针刺向对方的头部,这就是它的必胜绝招。可是蜈蚣也不示弱,企图用毒牙反咬蝎子一口,但是它被毒王的.大螯牢牢夹住,根本不能动弹。僵持了一会儿,他们都筋疲力尽了,可是却仍然拼命坚持着……休战、战争、休战、战争……蜈蚣前后至少被毒针刺了7次,终于在第4天,死在了毒王的毒针下。
原来毒王的胜利也是这样的来之不易,我佩服它的机智、佩服它的执着,它为了食物不甘放弃,一直在努力坚持着,最终取得了成功。同时,我也非常佩服蜈蚣,它虽然一开始就中了毒王的毒针,但是它为了生存,一直在奋力反抗着、搏斗着、坚持着,它这种勇于反抗、坚持到底的精神,真的令我震惊、令我佩服。小小的昆虫竟然有这样让人敬畏的一面,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要向它们学习,如果遇到了困难,我要向它们一样不怕困难,勇于进取,持之以恒,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地努力了,我就是强者,我就一定会成功!
《昆虫记》真的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科学经典,大家快去书店把它买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