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海底两万里》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1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海底两万里》,和主人翁----探险者阿龙纳斯一起,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更结识了一些极具特点的人物
主人翁阿龙纳斯是一名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他乘坐潜艇在水下航行,周游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使读者了解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知识,特别是光的折射、海洋生物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在现代人看来不足为奇,而我却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书中还有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尼摩船长,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感到悲痛,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的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他是一个为此书增色不少的人物。
康塞尔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习惯性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他生性沉稳,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
尼德·兰是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性情火暴,追逐自由,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但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我欣赏阿龙纳斯的乐于探索、尼摩的勇敢、康塞尔的忠实以及尼德·兰对自由的无限向往,这些品质都是极其可贵的,也是这本书深深吸引我之处。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2
暑假里,我读了世界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故事中,主人公尼摩船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潜艇,他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令我佩服。
尼摩船长发明的潜艇是流线型的,长度有70米,潜艇上设有新式仪器,让人耳目一新。一次,尼摩船长带着阿尔纳斯教授参观潜艇,参观到一个通道时,阿尔纳斯教授就问尼摩:“这是通向哪里的?” 尼摩回答道:“通向救生艇。”“什么,这艘潜艇还有救生艇。” 阿尔纳斯教授很惊讶。尼摩船长兴奋地说:“这是三用潜艇,一用救生,二用钓鱼,三用巡逻……”
阿尔纳斯教授边听边对尼摩船长竖起大拇指:“您真了不起!
真了不起啊!看到这我心里想:尼摩船长真是了不起啊!他不仅发明了潜艇,还发明了水下救生艇!
书中更精彩的故事还有呢!当阿尔纳斯教授旅行到海下采珠场时,他们大开眼界,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珍珠贝。其中有一个超大的珍珠贝,长两米,还产出了一颗椰子般大小的珍珠。
阿尔纳斯教授想:如果把这颗珍珠拿到市场上去买,不会低于200万美元!但我想:如果尼摩船长没有发明出世界上第一艘潜艇的话,阿尔纳斯教授他们能看到这些珍珠贝吗?正是有了尼摩船长那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才使我们今天的航海事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读完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想在今后的学习上,我应该更加勤奋学习,学习尼摩船长那种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也做一个勇于创新的“发明小子”。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3
最近,我和四一班的孩子们一起阅读了《海底两万里》,主人公新奇而惊险的探险经历让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而作者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力更让人匪夷所思。
《海底两万里》写的是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他的两个助手在神秘船长尼摩的带领下,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纵横海底两万里,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北两极海洋,为我们展现出了无限神奇的海底景观。读着这本书,让人仿佛置身于五彩斑斓的海洋世界,跟随主人公一同探险。
作者的想象动人而富有科学依据,虽然书中所写的故事在今天看来不足为奇,但在他所处的时代却是令人震惊的。凡尔纳在书中造出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幻想出了可以照明的电等等先进科技。而在这部小说发表25年之后,人们才制造出了真实的潜水艇,他的那些在当时令人不可思议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变成了现实,让我不禁为作者那惊人的预见力而惊叹不已!
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尼摩船长,他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斥巨资设计、制造出了怪物“鹦鹉螺”号潜水艇为了躲避迫害他的人,于是就在海底寻找自由,同时与潜水员在海底进行科学研究。他不信任人类,却仍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在南极探险缺氧时,他把用来维持生命的最后一丝空气留给了教授,教授获救了。尼摩船长为了别人的生命而放弃了自己的安危,伟大的人格震撼了我的内心,让我对尼摩船长的感情由喜欢转而上升为敬佩!
读了这本书,我有很多感触: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不敢想的!正是因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才推动了科学的不断发展。我要带着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学好知识,长大了探索科学的奥秘!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4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科幻小说,它讲了在美国的“林肯”号上的意外,“鹦鹉螺”号的甜秘密,以及神秘的尼摩船长……
1866年,1867年,在美国相继传来“海怪现身”的声音。这时,正准备回巴黎的阿龙纳斯教授听到了这个消息,苦思冥想,终于认定这是“独角鲸”的杰作。他收到了“亚伯拉罕。林肯”号船长的邀请函:尊敬的阿龙纳斯教授,在报纸上看见您对“海怪”的看法,诚心想请您加入林肯号的追捕!
教授无法拒绝,带着自己的仆人出发了。在林肯号上的第三个月,从“海怪”身上喷出两条水柱把教授冲到海里。教授几经波折,终于和仆人还有林肯号上的“鱼叉王”尼德兰一起到了“海怪”的头顶上,可是它的顶竟是钢的。显然教授错了,原来“海怪”是一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水艇。
他们三人被“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关了30小时,当船长得知其中一位是阿龙纳斯教授,便带教授参观了船只,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鹦鹉螺”号的秘密,船长不会让他们离开船只,他们仍然像囚犯一样被限制着自由。期间尼德兰好几次想逃跑都没成功。
在一个夜晚,教授突然感到船倾斜了,从尼摩船长口中得知,潜水艇遇上冰山了!船长无奈之下,只好让大家齐心协力挖动冰山。教授他们三人和船员也从对手变成了战友,每个人手上都磨起了血泡。第1天,他们只挖了1米,他们互相鼓励,轮流在挖,第2天挖了2米多,船上的氧气只够维持4天,可冰有10米多高,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时尼摩船长灵机一动——用热水来融化,终于成功了。
看到这里时,我被他们那种在困难面前不屈服,大家团结一致的精神所感动。团结可以凝聚力量、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