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借助童话的形式讲述了小动物过冬的知识。动物过冬有许多种形式,而每种形式都是其生理特征和环境因素相结合的结果。但动物过冬的方式又各不相同,课文给我们介绍的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为代表的3种动物的过冬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动物过冬的常识,教育学生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3、认识5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知道3种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读前质疑。
1、猜谜语:
雪花来临,什么季节到了,冬天到了,小动物们是怎样度过,冷的冬天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到动物的王国里,了解一下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课件)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文前提示,质疑: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怎样度过冬天的呢?
(1)自读提示
(2)读了文前提示,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学生汇报:我知道了课文写了三种小动物过冬;我还想知道这三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二、抓住要点,阅读理解
师:同学们读书才会有收获,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
1、看拼音自由读,阅读提示:读准字音,不添字、加字、改字。
2、看汉字读,把句子读通顺,读的不流畅的`地方,可以用反复朗读的方式来解决。
3、指名读,生评价。
4、默读,画出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5、交流汇报。
6、这3个小动物为什么这样过冬呢?
7、交流汇报。
8、师板书。
9、师小结:迁徙、冬眠、和储备粮食是小动物自身的特征和生存环境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过冬方式。
10、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吗?
2、师介绍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课件)
3、认读生字。(课件)
四、拓展延伸,推荐文章。
1、师讲故事
2、老师推荐课外阅读《奇妙的蜘蛛网》一文。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汇报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神奇的,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这节课在快乐读书屋里我们不怕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更感受到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精彩。
老师希望大家能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你一定会其乐无穷的。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书籍:《动脑筋爷爷》、《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动物故事集》、《少年科学》。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浏览到这些书籍。
最后让我们在《快乐读书屋》的儿歌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 篇2
目标:
1、在动物过冬的情景中,通过看图片找式题,理解图意,让幼儿初步理解5以内加法实际意义。
2、认识“+”号、“=”号,会正确认读。
3、培养幼儿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能力。
准备:
1、动物过冬背景图。
2、蛇、乌龟、青蛙、狗熊、蚂蚁、松鼠、猫、狗、兔、狐狸分别为2―5个。
3、5以内加法式题卡若干。
过程:
一、冬天到了,小朋友都感到冷了,你们会怎么样?动物到冬天它们怎样过冬?
1、有的'动物躲在树洞里、泥土里睡觉,等到明年春天来了,才醒过来,这是冬眠动物。
2、有的动物在秋天就开始贮藏粮食,冬天到了,它就躲在自己家里,可以不用跑出来找食物。
3、还有的动物不怕冷,换了皮毛照样出来活动,你们知道它们是谁?
二、寻找过冬的动物:
1、泥土里谁在过冬?(蛇)这里有几条怎样的蛇?(一大一小)一共有2条蛇在泥土里睡觉,老师找式题:1+1=2讲解题意与图片相结合。
2、打开动物的家,请幼儿根据图片情景找式题,并能表达式题的意思。
3、各小组根据图意找出相对应的加法式题,并说说图意。
三、认识“+”号、“=”号:
1、10道题都找到了,这些题目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呢?
2、认识“+”是加号,在题目中念“加上”;“=”是等号,在题目中念“等于”。
3、幼儿正确认读5以内加法(结合图片)。
4、今天看了动物过冬,也用加法计算了过冬的动物,除了这些过冬的方法,还有其它过冬方法吗?还有哪些动物也象松鼠那样贮藏粮食?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 篇3
冬天到了,天气一天天变冷了,宝宝们都穿上了冬衣。可再玩娃娃家时,我发现有的宝宝会将布娃娃的衣服或鞋子脱掉。宝宝们只热衷于他自身的动作发展,全然不顾娃娃的冷暖。设计活动,通过让宝宝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怎样过冬?怎样取暖?从而不仅知道一些取暖的方法,更激发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感官感知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2、初步萌发关心小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准备:
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以小动物哭声引起宝宝的注意,引发宝宝为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
2、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知暖(个别、集体)。
3、师用冰凉的手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
比较谁的手冷?谁的手暖?
4、讨论:怎样让老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
5、游戏:小动物过冬
引导宝宝做妈妈,为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
学说:宝宝,现在还冷吗?
6、表扬“妈妈”们的积极表现。动物的情感。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 篇4
目的要求:
1、知道燕子、青蛙、松鼠等动物过冬的方式。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丰富词:冬眠、候鸟、贮存。、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燕子、青蛙、小松鼠、小黑熊头饰各一个;背景图一张,图的上半张事先插好大雁、燕子南飞的卡片,下半张画有地洞,并插好青蛙、蛇、乌龟等冬眠动物的卡片;录音机、磁带;每个幼儿一只信封,内装有动物卡片。
2、知识准备:预先学习诗歌“再见吧,南飞的大雁”、歌表演“过冬”。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师:什么季节已来到我们身边?(冬季)冬天那么小朋友怎样才能使自己不挨冻呢?(穿上厚厚的棉棉鞋,戴上帽子、手套等等)·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
2、基本部分
(1)冬眠过冬
“笃,笃,笃。”(由小朋友扮演小黑熊敲门)
师:咦,是哪一位客人到我们班来作客啦?哦,原来是小黑熊。(小黑熊与小朋友互相问好)
师:谁知道小黑熊是怎样过冬的吗?(有的说小黑熊是换毛过冬的,有的说小黑熊是睡觉过冬的)
师:我们请小黑熊来说说吧。
熊:一到冬天,外面很冷,我们就躲到洞里睡觉了。
师:原来你们和青蛙一样,一个冬天都躲在洞里
熊:不对,不对。我们熊跟青蛙不一样,青蛙整个冬天一动也不动地睡在洞里,我们熊呢,稍有响动,便会惊醒过来的。
师:咦?照你这么说,小青蛙现在在睡大觉了。
熊:是呀,不信我带你们去看看。(小黑熊掀开背景图下半张的遮布,青蛙在睡觉)
师:唉,小青蛙真的在睡觉呢,小朋友一起轻轻地叫几声,看小青蛙会不会醒来。(幼儿轻声叫:青蛙,青蛙)
师:唉,小青蛙真睡着了。那么什么动物和青蛙一样,冬天躲到洞里睡觉?
幼:癞蛤蟆、蛇、小皮虫……
(教师出示背景图上画好的地洞及已插好的冬眠过冬动物图片,如乌龟、蜗牛、小黑熊……)
老师小结:①像青蛙、蛇、蜗牛一样,整个冬天都躲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动也不动地睡觉,到春天才苏醒过来的,这样的过冬方式叫“冬眠”。(丰富词:冬眠)②像小黑熊一样,也躲在洞里睡觉,但稍有响动便会惊醒过来,这样过冬的`方式称为半冬眠或假冬眠。
师:为什么这些冬眠动物整个冬天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呢?·
幼:因为它们秋天吃得很饱。(丰富词汇:贮存)
(2)飞到南方去过冬
(掀开上半张背景图的遮布,出现大雁、燕子南飞图)
师:这些动物是谁呀?(大雁、小蒸子)
师:小黑熊,你知道大雁、燕子是怎么过冬昀吗?
小黑熊:(抓抓头)嘿,这……我就不知道了。
师:那么,请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小黑熊回答这个问题吧。前几天王老师教小朋友学了一首关于大雁过冬的诗歌,还记得吗?(记得)。
师:好,请小朋友朗诵一遍。(全体幼儿朗诵)
师:大雁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
幼: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
(3)换毛过冬
(放音乐:小松鼠采蘑菇)·
师:秋天,松鼠妈妈天天带着小松鼠到树林里采蘑菇、摘松果,把采来的蘑菇、松果藏在洞里。它们为什么要在秋天贮存那么多食物呢?冬天不是也可以采果子吗?
幼:小松鼠冬天怕冷,贮存粮食放着冬天吃。
师:我们请松鼠妈妈来说说,为什么它们秋天要贮存那么多食物。(放松鼠妈妈说话录音:我们松鼠是换毛过冬的,身上长着厚厚的一层毛,所以不怕冷。不在冬天采果子,是因为冬天很难找到果实,所以秋天就要贮存粮食)
师: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换毛过冬的?
幼:狐狸、猴子、兔子……(幼儿讲出一个,教师就在背景图上贴上图片)
(4)游戏“找朋友”
玩法: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演青蛙、松鼠、燕子妈妈,站在三个圆圈中间,给每个小朋友一个信封,看看里面是什么动物,想想它是用哪种方式过冬的,然后站到相应的动物圆圈里,如猴子站到松鼠站的圆圈里,乌龟就站到青蛙身边。
3、结束。
燕子妈妈带着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过冬。
青蛙妈妈带着冬眠的小动物找个地方藏起来。
换毛过冬的小动物不怕冷,跟着老师到室外去做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过冬的方式,重点了解冬眠和换毛这两种过冬方式,并知道这两种过冬方式的代表性动物。
2、技能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的原因,并自主探索、讨论,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操作和观察,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得出结论。
3、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让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从中感受到极大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准备:
自制过冬、换毛过冬小动物的房子、ppt课件、多种小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通过带领小朋友做手指游戏《悄悄话》,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悄悄话
小鸟小鸟住在大树上
田鼠田鼠住在大树下
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
喇叭花喇叭花变成小电话
喳喳喳,吱吱吱......
小鸟和田鼠说着悄悄话......
手指游戏结束后,教师紧接着询问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
鸟田鼠在说什么悄悄话吗?那你们想知道小鸟和田鼠在说什么悄悄话吗?"紧接着教师讲小鸟和田鼠说的悄悄话故事,作为导入。
二、基本部分
1、重点掌握冬眠和换毛的过冬方式。
①下雪了,找动物宝宝出去玩儿,并且出示下雪天的PPT。
"哇,下雪啦!动物宝宝们,我们可以出去堆雪人啦!我们到小刺猬家叫小刺猬出来玩吧!"
教师做敲门动作。
"咚咚咚,请问小刺猬在家吗?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出示小刺猬睡觉的PPT,"嘘,别吵,小刺猬在睡觉呢,他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儿呢!"
"哎,算了,小刺猬在睡觉呢,我们还是去小青蛙的家找小青蛙玩儿吧!"
教师敲小青蛙的门:"咚咚咚,请问小青蛙在家吗?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出示小青蛙的PPT:"谁啊,别吵,我在睡觉呢,我要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呢!"。
②教师抛出问题,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哎呀,怎么回事啊?怎么都要睡觉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③"哦,原来他们是在冬眠啊!那他们为什么要冬眠呢?"请孩子说一说。
④出示PPT,解释什么是冬眠。
老师:"那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冬眠?"并且出示PPT。
博士爷爷:"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博士爷爷,你们知道吗?小刺猬和青蛙都是冷血动物,天气越冷,他们的体温也就不断地下降。有的动物体温只有几度,甚至0度。为了自己不被冻死,像青蛙、刺猬这样的冷血动物就钻进泥土里、洞里,不吃也不喝,整整睡上一个冬天。这就叫冬眠,等到第二年春天才出来活动。你们明白了吗?"
⑤小青蛙有话让老师转告小朋友们,小青蛙说:"真冷啊!我不像小兔子一样有温暖的皮毛,如果不冬眠,我就会冻死的!"
⑥出示小兔子的PPT,小兔子:"大家好,我是一只可爱又美丽的小白兔,冬天到了,为了使自己更加暖和,我要换上厚厚的毛,就像给自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这样冬天就不冷了。小朋友,你知道了吗?"
提问:兔子是怎么过冬的呢?(兔子身上短短的毛慢慢脱落长成了长长的、厚厚的毛)
⑦提问:还有哪些动物要像兔子那样需要在冬天换毛呢?
⑧做游戏。
教师出示多种换毛过冬的小动物与冬眠过冬的小动物的图片,并请小朋友们一一认识,接着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来把动物分别送到冬眠过冬和换毛过冬的小房子里面去。
2、小动物过冬方式的延伸。
请幼儿思考除了冬眠、换毛,动物还有什么过冬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观看PPT:简单了解另外两种过冬的方式:迁徙、储存粮食。
三、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课件《小动物怎样过冬》做为结束,并总结小动物们过冬的方式,并且提醒小朋友们,天气寒冷,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附:《小动物怎样过冬》的歌词:
冬季里刮呀刮北风
冰天雪地天呀天气冷
我们穿上厚棉衣
小动物怎样过冬
小动物怎样过冬
小羊毛儿长得长
小兔毛儿厚绒绒
燕子飞到南方去
小青蛙睡在泥土中
小青蛙睡在泥土中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注重儿童的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并且本次活动给予幼儿充分自由讨论时间,以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但是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在游戏中,如果在教室内创设几个动物过冬的场景,请小朋友分别扮演一种小动物,然后带上相应的动物头饰,去找到自己过冬的地方,会使课堂的氛围更加的活跃,更能加强幼儿的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