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简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

2025/09/28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简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简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 篇1

人生就像花朵一样,慢慢绽放,慢慢调零。

从绽放到凋零,这其中的每一天都应该被好好对待。人生来一直在寻找心灵的安稳和身体的安适。总以为这些都可以用外界的金钱和物质来填补,可是到头来发现人生的喜悦和满足与心灵之外的事物关系并不大,至少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重要。

我们在用心感受着世界,总是会被某些人和事情感动,也会被伤害的遍体鳞伤。如何在无常的现世中活好呢?不要以为皈依佛陀就能解救自己,就能人无常中脱离,不要以为相信谁或者跟随谁就能让自己过上无忧的人生。真正的解救是接受无常,取得一颗从容面对无常的心。大多数的我们都在追求确定性,期望找到幸福人生的准确公式,可那么多人那么多年谁也没有总结出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

所以,不要把别人成功的公式往自己身上套,不要把别人成功育儿的公式往自己孩子身上套。世间虽有因果,可绝不是那么简单的因果关系。

曾经我以为强大的人一定要一颗坚硬的心,看过这本书才知道真正强大的人的心是多么柔软。柔软到看到蝼蚁的不幸死去也会升起怜悯之心,也会默默落泪。绝不是多愁善感的眼泪,而是看透本质的慈悲。作为凡人的我们难以看出逝去蚂蚁的灵魂前世到底经历了什么今生才会如此凄惨的在这里结束生命,下一世又将投奔到哪里,又将有怎样的人生。对于因果,不是今天做了好事坏事就能立刻很快的显现,或许在不久之后,也或者在下辈子果报才出现。

有人说,痛快的过完今生不就好了,谁知道有没有上辈子下辈子呢?即使真的与佛法缘分末到,不相信这些缘分,可是作为人,一生心存善念,做善事,说良言,终受益大的其实是自己。

这世间不乏强大而柔软的人,即使自己一开始很难磨炼出一颗柔软的心,也要能发现携带这种美好的身边人。看到一个强大的人如何身处如此高度,却面对低在坐埃里的人仍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那些满口尖酸刻薄言语的所谓强人真的强大吗?因为自己能做到某些事而别人做不到就生出鄙夷的眼光,其实是在掩饰内心对于能力的不安,难以接受世间的无常多变。

人总是不同的.,每个人的长处不会一样,让鱼儿和鸟儿比赛飞翔,有智慧的鸟儿也绝不会嘲笑鱼儿飞不起来的笨拙。书中一段很是触动我的内心。作者希阿荣博堪布儿时很是顽劣,虽然加入佛陀,但是内心并没有完全理解上师的言行。知道上师圆寂后,苦难才终于让他成熟起来。直到那时才开始明白为什么赤诚嘉参堪布每次讲到上师功德、众生痛苦等内容时,都会痛哭流涕。

上师的眼泪止终于流进我那颗顽劣的心里,从此我的心里也有了泪。作者如是说。

世间的书籍终于进入了我的内心,从此我的心里也有了净士和软肋。

简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 篇2

我对于老师是神往已久了,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种期刊杂志中。于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楷模,令人神往,又莫名地心生敬畏。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于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细细读之,瞬间一个亲切和蔼的于老师矗立在我面前。这本书文字如小泉流水,娓娓道来,仿佛于老师就站在我面前,神态慈祥,和蔼可亲。他愿意倾听一个末学后进教学中的烦恼,愿意用自己的人生智慧来为我排忧解难。我愈发喜欢上这位白发苍苍、久经风雨、充满智慧的老人。

我读《我看小学语文教学》,于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开宗明义地说:“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我想起来我对语文心动的瞬间是来源于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读作文比赛。那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上,我在老师的鼓励下上台读了一篇作文《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我一瞬间感受到了语文的美。于是我在课堂中给孩子们设置了读书大会。我结合课本的《快乐读书吧》给孩子们布置读书任务,然后在班级举行读书大会。孩子们都踊跃参加,读书积极性明显提高。

于老师说:“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的为师之道,在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一位语文老师对于后来者的殷切期盼。我也暗暗下决心:要向于老师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语文!

简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 篇3

这本书读了不止一遍了,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触,第一次读是因为朋友的强力推荐,所以我去读了,但我只是为了读而去读,囫囵吞枣,很多道理没有吸收,或者是知道道理了,但还是没有改变,慢慢的也被消磨掉了。直到有了孩子,因为封皮比较漂亮,很吸引孩子的.注意,所以孩子多次拿这本书让我给他讲,于是我又能够再次品读这本书。

故事里有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它们分别是嗅嗅:洞察力灵敏力勇敢;匆匆:执行力行动派果断;唧唧:会逃避但慢慢在适应新变化并付诸行动;哼哼:喜欢享受和安逸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是故事里的嗅嗅、匆匆、哼哼、唧唧,也可能是它们的结合体,读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对号入座。

这是一本简短的书,但道理却值得我们深思,如文章里有问到“如果没有恐惧,你会做什么?”我们总是害怕结果而未开始,因此在犹豫中错过很多,那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选择?还有一点,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句话,“生活中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生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者是你的年龄,或者是你的心态,亦或者是周围人的变化、时代的变化等等,总之生活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当变化出现时,或许简单行事比瞻前顾后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受益。顾虑太多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恐惧,终难以迈出那一步,不如想就去做,重要的是行动起来,用行动去面对未知的恐惧。

简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 篇4

记得书中的第一段写道:站在冬日的阳光下,倍感身体的温暖;躺在母亲的怀抱里,享受母爱的温暖;手捧一本书,触摸文字的温暖;观看陶妙如教授的讲座,感受心灵的温暖;学生进入校园,自然要得到教育的温暖。温暖是一种感觉,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呢?

就是这么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也感动了我。书上作者陈震,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作为一名教育者,本身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姿态,有一种寻求的境界。我要是想做好现在的本职工作,就应该和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