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间奏,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熊跳舞(优质课)。
2.让幼儿创编动作自由的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3.学习自己找空间地方活动,不和他人发生碰撞。
活动准备:图谱一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子,激发幼儿兴趣。
熊妈妈有两个熊宝宝,一个叫熊大大,一个叫熊小小。大大长得很胖,走起路来很慢,活动起来不太方便,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熊跳舞(优质课)》。小小很瘦,很可爱很活泼。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跟着音乐跳舞,听音乐响起来啦!它们要跟着跳舞啦!
2.倾听音乐,按照音乐节奏指挂图。
指图谱提问。
(1)指图(一)提问:告诉我这是谁在跳舞?(大大)为什么?(因为音乐速度缓慢,听起来很笨拙。)
(2)指图(二)提问:这是谁在跳舞?(小小)为什么?
(3)指图(三)提问:现在又是谁在跳舞?(大大)
小结:熊大大跳了两遍舞,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点胖,活动不太方便,想多活动要和小小一样灵活。小小跳了一遍舞。
3.分段听音乐,布置听音乐任务。
(1)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大大和小小跳舞时的音乐一样吗?大大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慢、重不欢快)
(2)听音乐B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小小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欢快、让小朋友听了也想跳舞)
(3)用一个动作表示间奏是在休息。
(4)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大大跳了两遍舞,跳两遍舞时的音乐一样吗?(一样)
小结:大大跳了两遍舞,而且音乐是一样的。音乐很慢、重不欢快。小小跳了一遍音乐欢快、活泼。
4.创编动作。
想象一下熊大大跳舞时是什么样的。熊小小跳舞是什么样的。
5.分角色游戏。
6.活动结束:大大和小小玩得真高兴,不过他们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们下次再一块玩这个游戏好吗?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重点难点】
1、引导创编歌词。
2、引导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活动过程】
音乐:母鸭带小鸭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动物园里会唱歌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个新本领,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母鸭带小鸭》这首歌曲中来唱。待一会在你们编得时候先讲你编得小动物是谁?它是怎么唱歌的?它会干什么?
1、示范编(请一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喜欢欢快又带有情节的音乐作品的个性特点,我选择了这首《母鸭带小鸭》的音乐作品。这首歌曲节奏明快,内容简单,便于孩子掌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积极主动,兴趣非常浓厚。回顾刚才我组织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唱歌曲”的环节中,我运用了欣赏动画激励的方法,出发点是为了让幼儿更专心地倾听,幼儿唱完一遍时,我邀请一两个唱得好的幼儿来到老师的身边一起唱,还鼓励其他幼儿看谁能和她们唱得一样好听,老师也请他上来和老师一起唱。这样反复几遍后,幼儿已经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我先请幼儿自主表现,然后请能干的幼儿把动作教给其他幼儿。这样的方式使幼儿有了更多的学习渠道,不局限于向老师学,更多的是自己大胆想象,向同伴学习,老师作为参与者,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提炼出规范、创新的动作,帮助幼儿更好表现。
最后利用“角色游戏”来巩固歌曲,提升技能。学唱歌曲。创编动作环节结束后,教学课堂进行到了松懈阶段,有的幼儿已经开始游离活动。这时候,我设计了有趣的《母鸭带小鸭》游戏,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巩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
存在不足之处,没能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没能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注意,尽量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一、目标:
练习四散追逐跑,幼儿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2.发展幼儿跑和跳的动作协调能力。
二、准备:
大蝗虫一只,假蝗虫若干,螳螂头饰人手一个,《螳螂拳》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1.热身: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螳螂们跟着妈妈一起来活动活动胫骨吧!(教师跟着音乐带着幼儿跳螳螂拳。)
2.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蝗虫又来偷吃农民伯伯的庄稼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2)有一只蝗虫出来了,让小螳螂们跟妈妈一起去抓住它。配班老师拉着有绳子系着的蝗虫,引导幼儿追逐跑,教师提醒幼儿注意速度。
(3)哎呀!蝗虫可狡猾了,让它给跑了,我们现在呀,悄悄的去农民伯伯的庄稼地上看看,蝗虫们有没有偷偷躲在里面。
(4)哎呀!小螳螂们看,这一次那边又飞来了一只大蝗虫了,哇,这一次它吃得这么大了,而且生了好多小蝗虫,我们一定要把它消灭!(玩法:教师示范将一只蝗虫踩住)使活动达到高潮,让幼儿拿到“战果”,体验成功。
3.结束部分
师:我们终于帮农民伯伯消灭了蝗虫,现在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吧(“螳螂”们跳起“螳螂操”)。 边念儿歌边做“螳螂”操
上肢——“小螳螂,真漂亮,细细脖子能旋转。”
头部——“东瞧瞧,西望望,害虫一个跑不了。”
下肢——“一对大刀高高举,抬头挺胸气昂昂。”
腰部——“瞪大眼睛四处找,蝗虫到底藏哪里。”
跳跃——“跳跳跳,跳到东,跳跳跳,跳到西。”
——“小螳螂,真能干,消灭蝗虫保庄稼。”
反思:
本次体育活动我本想达到的目标是:
1、练习四散追逐跑,幼儿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2.发展幼儿跑和跳的动作协调能力。
首先,活动开始部分,我先带领幼儿热身,让他们跟着我跳《螳螂拳》,活动了一下四肢。热身之后,我就以创设了帮农民伯伯消灭蝗虫的情景,让小朋友们自己说出游戏,接着,我让小朋友们分散开来抓蝗虫。等幼儿大致熟悉了这个游戏之后,也考虑到小班幼儿的体力,我开始让幼儿轻轻的走,四散开来寻找蝗虫,最后,以大蝗虫生许多小蝗虫的形式,让幼儿抓蝗虫在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之中,培养幼儿在跑和跳的协调能力。这个体育活动后,我对这个体育活动进行了思考,在玩“蝗虫末日”过程中,由于我都是让幼儿自己说为主,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在幼儿跑和跳的动作协调发展这个目标上还做的不到位,经过这个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示范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语言活动:我懂得看图画书(阅读)
活动目标:
1、了解翻阅图书的基本方法,学习按顺序一页一页地看书。
2、学习读懂书的封面,推测故事的名称。
活动准备:
一本教师用的大图书及内容相同的录音,幼儿人手一本内容相同的小图画书。 亲子手册《我懂得看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在《学看图画书》的基础上,继续指导幼儿阅读的基本方法。
1、示范看书的姿势,同时向幼儿说明怎么看书、怎么翻页
2、引导幼儿一边听录音故事,一边找到相应的画面。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看书姿势和翻书方法。
二、向幼儿说明什么叫页。
1、教师读某页的文字,让幼儿找出相应的画面,说出在那一页上。
2、请幼儿自由选择一本书,仔细看完封面,回答以下问题:封面上有谁?有几个人或小动物?封面上的人或动物在干什么?封面上还有什么?引导幼儿尝试根据封面内容给故事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