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健康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体验赤脚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勇敢、坚韧、进取等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录音机、 音乐磁带 、 各种玩具、各种颜色的纸 、 脚丫表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 幼儿听音乐走入活动场地。(脚跟脚尖 、跑跑跑)
2.幼儿进行脱鞋,脱袜子(教师讲清规则)
师:新的一天来到了,小脚丫要开心地出来活动了。请幼儿脱鞋袜,坐在地毯上。(老师也光脚)仔细看一看,我们的小脚丫都有什么呀?自己说一说。脚背(用手拍一拍)、脚趾头(自己动一动)。脚指甲(手指敲一敲)、脚后跟(拳头捶一捶)。
3.做脚操:主要做脚腕,脚趾,小腿等部位。
把小脚丫伸出来,挠一挠脚心有什么感觉?(痒)幼儿互相挠一挠,抓一抓,用脚趾互相挠一挠,看一看感觉一样不一样。小脚丫伸一伸,小脚趾勾一勾。
4.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用小脚做不同动作。(用脚尖走路、跳舞、见面打招呼、互相拥抱、碰一碰、蹬车等)。
二、提供活动材料,幼儿自由探索、交流游戏。
1.幼儿创造性地用小脚丫取东西,锻炼小脚的肌肉力量和协调,发展思维
(1)练习用小脚取物品:
师: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玩的东西,请你用你的小脚把它送到我这儿来。想一想,你打算怎样做?
(2)幼儿自由创造性地用小脚丫送物品,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幼儿的方法。请一,二个幼儿示范。
师:其实每位小朋友的小脚丫都很能干,它可以把不同的物品用不一样的方法送到其它地方去,可以用小脚丫抓住物品,也可以用小脚丫夹住物品。
(3)幼儿再次练习用小脚丫取物品
幼儿自由取物品。
2.游戏“撕纸”锻炼小脚丫的灵活性、协调性。
(1)“我的小脚丫也挺能干的, 小脚不仅可以单独游戏,还可以它能把这些纸撕成一片片的',不信呀,你们仔细看一看。”老师示范用脚撕纸。
(2)你们的小脚丫会撕纸吗?想不想试一试?好,我们一起用小脚丫试一试,看谁撕的又碎又快。
(3)幼儿分散自由探索用脚撕纸,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鼓励幼儿合作。
(4)将用脚把纸片捡入筐内,并教幼儿要保护环境
3.小脚丫的本领这样大,我们怎样保护小脚丫? 常剪指甲、常洗脚,冬天穿上棉鞋、袜子,用温水给小脚丫洗澡,夏天穿凉鞋
4.小脚丫听小朋友这一说,它非常高兴,你们看脚丫妈 妈笑了。(老师在自己脚背上粘贴眼睛和嘴)我们小脚丫也笑一笑好吗?(指导幼儿自己粘贴小眼睛和小嘴巴)
5.小脚丫笑了,小朋友们高兴吗?
三、活动结束
穿袜子比赛:咱们的小脚丫这样有本领,快穿上鞋袜,把它保护起来好不好?(随音乐穿好鞋子、袜子。
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启发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通过探索动作要领体验成功的喜悦。
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在游戏中观察和探索"渔夫"和"小鱼"角色的动作要领,团结协作开展游戏,发展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调合作等能力,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3、技能目标:进一步发展跑的基本动作和快速躲闪等灵敏性的`身体素质。
4、创造力培养目标:在逐渐增加难度的游戏中大胆探索跑、躲闪和合作捕鱼等方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熟练掌握体育游戏《拉网捕鱼》活动规律与程序。
2、制作的小鱼儿和渔夫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跟随教师进入活动场地站两队做准备活动。(重点活动下肢和腰部)
二、展开
(一)在游戏情境中探索、练习"合作追捉""跑"和"躲闪"的基本动作。
1、提问:渔夫是怎样追捉小鱼的?小鱼是怎样逃脱的?
2、探索、练习渔夫"合作追捉"的基本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渔夫捕鱼"合作追捉"的基本动作。
(2)邀请几名幼儿分组示范基本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练习。
(3)教师小结动作要领,指导大家一起练习基本动作。
(二)开展游戏,总结动作要领和应对策略,强调游戏规则。
1、分组游戏两遍,总结动作要领,强调游戏规则。
(1)请1组的幼儿扮作渔夫,2组的幼儿扮作小鱼进行游戏。
(2)师幼共同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合作追捉""跑"和"躲闪"的动作要领,强调游戏规则。
(3)两组互换角色再次分组进行游戏。(方法同上)
2、增加游戏难度,在圆圈内进行"拉网捕鱼的游戏。
(1)教师讲解新的游戏玩法与规则。
游戏玩法:请两名幼儿扮作"渔夫",手拉手当渔网,其他幼儿扮作"小鱼"。音乐(网小鱼)响起,"渔夫"开始追捉"小鱼",被捉住的"小鱼"要立刻与"渔夫"手拉手编成渔网继续追捉剩余的小鱼。
游戏规则:音乐响起,游戏开始;音乐停止游戏结束;游戏过程中"渔夫"的手不能放开,被捉住的"小鱼"要立刻与"渔夫"一起继续追捉剩余的"小鱼";所有幼儿不能跑出蓝色圆圈。
(2)师幼共同总结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
提问:当渔网越来越大时,"渔夫"们应该怎样合作追捉"小鱼"?
三、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随音乐(再见歌)带幼儿扮作小鱼做放松活动,离开场地。
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成为可以运水的工具,与同伴合作运水,体验运水的乐趣。
2.探索管子运水的方法。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大盆、水桶、长软管、塑料篮、没底没盖的矿泉水瓶子、面巾纸、塑料膜、大小不同的盖子、海绵、皮筋、剪刀等。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交代任务,直接引出活动内容:用准备的材料,四个人一组将场地这边桶里的水运到对面的盆里。
(1)请幼儿看材料有哪些,商量用什么办法运。
(2)交流自己运水的.方法。
2.幼儿自主探索运水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各组运水方法,教师将方法进行归类。
方法一:找一个相当大小的瓶盖把瓶子盖紧,然后到桶里舀水运到对面。
方法二:用海绵吸水,拿到对面,或将水挤到瓶子里运到对面。
方法三:用塑料膜的四角提起来运水。
方法四:用塑料膜垫在没有底的矿泉水瓶底下,用皮筋绑住运水,
4.组织幼儿进行运水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水最多。
5.教师拿出塑料管,请幼儿比较两种管子的不同,探索怎样用管子将桶里的水运到盆里,发现水流方向与管子位置高低的关系。
活动反思
玩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感兴趣的事。利用孩子这一天性,在运水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了轻松、愉快、自主的运水氛围。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运水活动中来,尽情地表达着、思考着、表现着。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水、运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带来的乐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选择最适合的工具和材料来运水。从而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体验,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此次活动,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让孩子们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乐,少一些约束,少一些畏惧。架起一座幼儿嬉戏与学习之间的桥梁,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的含义,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2、尝试和同伴合作制作节约提示卡,逐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幼儿讨论过生活中水和电的重要作用,知道水和电都是宝贵的资源,应该要节约用水用电。
2、拍摄三组节约能源的微电影:
第一组--节约用电
第二组--节约用水
第三组--节约粮食
3、材料:卡片、黑色水笔、透明胶带、剪刀。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回忆自己生活中水和电的作用
师:我们前两天讨论过水和电的作用。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水和电会怎样呢?
(幼儿简单交流。)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水和电,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二、观看微电影,感知和理解节约用电、用水与浪费水电造成的影响,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师:现在,请节约用水、用电的微电影小主人公给大家看一段他生活中在节约用电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并好好地想一想小主人公先后发生了的哪些变化。(引导幼儿对比式地观看。)
观看第一组微电影---节约用电(分段播放)
第一次播放:
讨论:①小主人公做完作业出门,他忘了做什么?(关灯)没有关灯会怎样?(浪费电)
②说说有哪些浪费的现象?(幼儿讨论)
③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第二次播放:
讨论:①当我们没有节约用电时,山区小朋友家里灯怎样了?
②讨论节约用电的好方法?
第三次播放:
讨论:小主人公回房间做了什么?山区小朋友家怎样了?(关灯,灯亮了)
小结:当我们每个人都节约用电的时候,就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让我们一起来做到小节约大光明。
观看第二组微电影---节约用水
主人公:①发现水龙头没有关是怎么处理的?
②结合生活中我们洗手擦肥皂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③想一想还有什么节约用水的方法。
三、师幼共同小结,提升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很多节约的好办法,小朋友不光自己要做到,也可以将好办法告诉给身边的人,让大家一起加入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队伍中。
延伸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①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按照节约提示卡的要求做,及时表扬会节约的幼儿。②设立班级"资源箱",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用于幼儿游戏、区域活动。
家园活动: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设计家庭节约用水、用电计划,并带到幼儿园来进行交流,以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