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操场上》教学反思

2025/09/2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操场上》教学反思(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操场上》教学反思 篇1

《操场上》是识字单元的第六篇课文,以识字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孩子了解到常见体育运动的词语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虽然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但是如何做到让一年级的孩子们轻松识记这些生字和词语呢?千篇一律的讲解字形或是仅仅简单讲解字义,可能收效甚微,所以在听师父的这节课时,我重点记录了识字教学环节,并有了以下两点思考。

一、随文识字

1、从字形到字义

我们都知道汉字蕴含了很多意义,甚至有时候在字形上就能显露出来。比如在导入部分,老师就把“操场”的“操”字进行了随文识字——小朋友们在操这个字里有一个提手旁,我们做操要动动手所以有个提手旁;做操还要许多小朋友一起整齐地喊口令,所以有三个口呢!不仅如此,做操还要站得笔直笔直的像棵小松树一样,所以下面还有一个“木”字。老师就这样一边讲一边板书,从汉字的每一部分到字义的过程中学习果然孩子们能牢牢记住这个有趣的字。再比如教学“拔河”的.“拔”这个字时,老师先出示一幅图:两只手在用力地拔一棵树。然后老师通过设疑“拔这个字里藏着两只手你发现了吗”引导孩子认真观察“拔”这个字的字形,学生发现了“扌”和“又”这两只手,接着再让孩子们对照图片发现这两只手一左一右用力在拔东西,拔东西很用力就会出汗,而这汗滴就化成了“拔”字头上的一点。通过这样从字形到字义部部讲解关联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字义,还轻松识记。

2、从字义到字形

汉字是表意为主的一种文字,很多字知道了意思和适用之处就能很快的结合字形进行识记。比如在教学“拍皮球”和“踢足球”的“踢、拍”时,老师先是创设了情境,让孩子们用真实的足球演示一下足球是怎么玩的,让他们自己发现“用脚踢的”,所以“踢”这个字有个足字旁,足字旁常常表示和脚有关;同样的,老师让孩子们拍一拍皮球、桌子和手,感受一下“拍”发出的声音和动作,理解到“扌”常常表示和手部动作有关。用这样的方式从字义到字形,不仅让学生们识记到本课中这些生字,还为同学们理解“扌”“”等关联字打下了基础。

二、重视语用

汉字同样也能拓展语用,同样在导入部分教学“场”这个生字时,老师先直接释义场是指比较大的能供给大家做事的地方。紧接着老师通过一步步提问“买菜的地方就叫——菜场;让大家休闲娱乐的地方就叫——广场;让小朋友们运动锻炼做操的地方就叫——操场。”孩子们都特别有兴趣去猜去认识积累词语,与此同时也一下子理解了相关三个词语的意思和适合运用的场所。

《操场上》教学反思 篇2

《操场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画,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新课程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以“自立、合作、探究”为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执教之后有如下感触:

一、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在操场上做什么体育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他们争着发言,都想告诉我他们喜欢在操场上做什么体育活动。这时我就让他们看看课件中图上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什么。学生边说边学习了词语,这就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二、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识字。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

1、合作识字,体验情操。合作识字就是指学习者在小组学习中、同伴相互学习中识字。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同座为学习小组,交流自学情况。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快乐,记得轻松,又让学生体验到与伙伴合作的乐趣。

2、探究识字,培养能力。探究识字就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初步寻找汉字的规律,培养自主认字能力。在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做做“打球、拔河、拍球”以及“跳高、跑步、踢足球”的动作,看看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在实践中就发现“打、拔、拍”这些动作是跟手有关的,所以“打、拔、拍”用了提手旁,而“跳、跑”这些动作是跟脚有关的,所以用了足字旁。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识字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之处:

1、由于电脑放在侧面,基本不能掌控学生。所以,有些学生没有参与到学习中来。

2 、课堂评价语言较单调,教学调控不够灵活。

3、在识字教学方面,我是先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话,引出新词语。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和踢足球。通过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这样,不断地用各种形式检查学生的认识新词的情况,一步一步下来,学生基本上都会读。可是,一到单独生字认读的时候,学生就不认识这些字了。上完课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更有效的识记生字呢?我想,可以用形式多样的生字复现,来提高识字效率。要想取得理想的识字效果就要多次的复现,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

《操场上》教学反思 篇3

《操场上》是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中第3课。这篇课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一类,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较感兴趣。

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本课生字

2、学会用部首归类识字,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3、正确规范地写好“跑”。根据教材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指导这课时,我将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我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孩子收集整理带有提手旁的字有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有哪些,在整理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就会发现,带有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带有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那么字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书写时,发现有个别孩子足字旁写的不到位,我利用钉钉直播,一笔一划给孩子讲解,足字在做偏旁的时候,第六笔撇变成竖,第七笔捺要变成提,带着孩子一遍一遍的书空用,终于再次书写时,漂亮多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积累了许多表示动作的'词语,我又通过钉钉直播带孩子们复习《怎么都快来》的课后题,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也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孩子们对动词更加深了理解。

从孩子的作业当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在书写时,对一些小细节不太注意,比如声音的声,上面会写成土,体育的体会少写一横,在今后的教学重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

《操场上》教学反思 篇4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要求是“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目的是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做到该认的字能认得牢固,该写的字能写得正确。《操场上》这篇课文,我把目标定为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希望孩子在每一个步骤中均能出现学习的兴奋点。为了使孩子的情绪高涨,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集中的注意力,我又不遗余力的设计出大大小小的教学活动。主要表现在:

首先形式多样的.复现,提高识字效率。课堂上,我联系课间生活让学生和生字见面打招呼,还单独出现生字进行拼读游戏,开火车考读,同桌同学比赛读、朗读课文比赛等等形式,活动多样,全体参与性强,且有一定实效。

其次,渗透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尽管学生识字才刚刚起步,但两老师都十分注重识字方法的渗透,罗老师的归类识记法、猜字谜识字法,找朋友组词识记法等都能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渐地,学生一定也会自己编字谜猜字谜,也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记字形。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如:你会记哪个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等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第三,写字指导到位,加强板书示范。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板书示范,我把每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边讲解边示范,然后让学生写字,课内保证了写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