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品格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品格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今天有幸听到郭鑫悦老师针对培养孩子认真品格的专家讲座,我受益匪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我们确实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过于焦虑的心态,教育孩子简单粗暴等。听了讲座后,我们有必要痛下决心,改变自我。
在讲座开始,老师分享了一位家长的日志,我听着特耳熟,文中的这位妈妈不就是说的我吗?对于我家小季同学,我也像文中的妈妈一样,一直非常自信地认为她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强,而且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行,从而忽略了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在她学习生活中又比较致命的毛病。小季同学有很明显的拖延症,而且没有时间观念。就在最近一次数学练习中,居然答题来不及!老师跟我说了这个问题,其实我的内心是非常紧张的,我就反思我的日常教育,是不是每次她做作业我都陪着的原因?我也一直关注她的专注力,时间观念等,怎么还出现这种情况?我每次跟她说提升速度,她就会去找时间,怎么做题快速,怎么能够做题专心,怎么做题更熟练就能够有时间复复查题目?我明明很认真了,怎么还是会出错?
孩子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对于不专业的我来说还是比较棘手的。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家庭教育是最关键的,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原来我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教会孩子日常反思,没有帮助孩子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我只顾学习成绩,不顾学习效率。孩子拖拉的学习习惯,我也没有及时的帮助她改正等等。我以后要做个有智慧的妈妈,不能把自身的情绪发泄给孩子,我要找对沟通的方式,耐心地跟孩子沟通,给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孩子制定时间观念,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信心!尊重孩子的梦想,让其有努力的方向!要懂得给予孩子鼓励,让她感到付出会有所收获!
感谢学校给我们安排的这次专家讲座,让我初步知道怎么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而且让我知道了我应该教育孩子学习要有态度,要记笔记,要分享,学习还要坚持,毕竟没有谁能够一步到达罗马,有理想、有实践、有爱、善于安排时间、坚持不懈,有好品格必有好成绩和好人生的道理。
品格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
我觉得,对幼儿进行“幼儿园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他们读过几句礼仪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学会运用礼仪、逐渐养成习惯,所以,礼仪教育应用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否则光说不练是没用的。
我是这样做的:先教幼儿诵念《幼儿园礼仪教育》书中的白话三字经,然后经常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景引导幼儿练习。例如幼儿学过“来园礼仪”的“三字经”后,我在晨间接待时就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果他未与父母说“再见”,我就用“三字经”的有关句子提醒道“xX小朋友,‘别父母,勿忘掉’呵!”若不是父母送来园的,我就改说:“别家人,勿忘掉。”幼儿上厕时遇到小小班弟弟妹妹在里面,我就引导幼儿复习诵念“如厕礼仪”,于是幼儿就知道“有人在,须等待”了。幼儿要到户外活动,我就说“人离开,椅收起”(椅子的礼仪);午睡时我说:“不蒙头,不趴睡,”发现个别幼儿玩席子、被子,我提醒他“小手空”。
这些都是午睡礼仪中的语句……如此这般将幼儿诵念过的礼仪三字经与幼儿在园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幼儿记忆、理解学过的礼仪内容,了解什么场合用什么礼仪。幼儿经常说、经常练,久而久之才能逐渐养成习惯,才能达到礼仪教育的'目的。
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学生将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学生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氛围。
品格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品格决定命运。”既然如此,未来无尽的远方便必然会从脚下的路延伸。
认真的品格是一个人高贵的财产,也是荣誉的桂冠,正如锡山中学的唐江澎校长所认为的,一个能成为“终生运动者”和“优雅生活者”的孩子,一定能站得高、看得远。人生之路漫长,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那眼前的任何大山都能轻易翻越。
由此可见,优秀的品格对于个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可是该如何何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呢?自观看了郭鑫悦老师主讲的《如何培养孩子认真品格》这个讲座起,我收益颇丰,且认为:
一、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创设好成长的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二、培养优秀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貌是与人沟通应有的态度。家长要率先垂范,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有礼貌的.教育与培养。从生活细节入手,教孩子养成礼貌的习惯。如,教孩子早上醒来和爸爸、妈妈说:“早上好”,爸爸、妈妈上班说:“再见”。
培养孩子的爱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孩子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助人为乐的喜悦。家长要善于抓住机会,让孩子体验助人之乐。例如,带孩子外出,看见小朋友摔倒,让孩子主动去搀扶;把自己的文具分给生活困难的小朋友使用等。
三、激励表扬,培养上进
进取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在培养孩子积极进取方面,主要应该注意给与孩子适时、适当的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例如,孩子的画有了进步,就要跟孩子说:“你画的画又有进步了,照这样,你长大了一定会成为好画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肯定、赞扬孩子好的一面,让孩子更加坚定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走向成功。
四、以书为伴,养成习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作为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经常带孩子去书店看书,去感受那种浓郁的读书氛围。为孩子制定每天阅读规划,养成良好习惯。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许多人深陷应试教育的围城中不能突破重围,但亦有如唐校长这样对教育、对孩子未来看的透彻的人,他所提出的对终生运动的培养、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生活问题的解决都是对时代的破局。
当孩子们在生活中优雅地面对压力,在坎坷中不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历经洗礼和激荡,此后的人生方是无憾。
品格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4
曾几何时,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往往带有偏激的育人观,把我们视为私有财产,不顾及我们的情感,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我们。
所以当我成为爸爸的那一刻起,我发誓,我要做一个作风民主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事情上,妻子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就是不干涉,让她自由的成长。当我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能很快的背熟唐诗,能踊跃的举手发言,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自己快乐的事情。能认真的完成手工作业。事情似乎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她那时爱睡懒觉,反正幼儿园的到校时间也不是很早,我的工作时间也很自由,我和***妈的观念就是,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保证睡眠,让她睡到自然醒。
等上了一年级,事情似乎一下子全变样了。我的女儿总是不能及时写完作业,我成了为数不多的几位在校门口等待的家长。有时候,在我“翘首以盼”的一个多小时后,她才“姗姗来迟”(也太难为老师了,陪她那么久,等她把作业写完)。
“着急”两个字,不在她的'“字典”里。她总是“云淡风轻”,“不急不慢”。
而且她做作业的时候,“附加动作”太多,喝水,找橡皮,时不时来汇报一下她已经写好几题了。
潜移默化很重要,要不然也没有“孟母三迁”了,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为此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不再刻意在她休息前加班把工作做完,星期天她写作业,我工作。我们把工作和学习细分成几个小阶段,我们比赛,看谁先完成。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的写字速度终于能赶上大部分同学了。
等到二年级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她成了一个“大马虎”,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她能嘴上报出来的答案和书写的答案不一致。她的成绩忽上忽下。每次她都苦着个脸说“我是看错了”,“我是不小心漏掉的”……
孩子还小,心智还不成熟,你和她讲大道理也没用,不该错的时候还是错,不该马虎的地方还是马虎。为了改掉这个毛病,只能让她学会观察,从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事情上,慢慢的改掉马虎的习惯。让她观察哪条小鱼吃得多,它吃了几颗鱼食。这朵小花有几片花瓣。这片新叶子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慢慢的她的马虎越来越少了。
现在三年级了,突然她又像回到了一年级的“时光”。她又来不及写作业,来不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在和老师沟通后,得知她延时服务的时间基本在玩,作业留到晚上回家写。老师也特意观察了一下她们哪几个人爱讲话,把她们调动了一下座位。我和***妈商量了一下,特意安排她在每周的周五晚上把作业写完,周末带她出去痛痛快快的玩耍。让她慢慢明白,该学习的时候就要认真学习,休息的时候才能尽情的玩耍。
看了这期家校共育节目,使我有很多收获,在培养孩子品格上,一方面我们要顺其自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因势利导。每次孩子回家,多和孩子聊聊在校的情况。如果发现新的状况或者有什么疑问,就能及时与老师沟通,确保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及时加以纠正。
总之,孩子是块璞玉,培养孩子就是不断雕琢的过程,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