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

2025/09/2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 篇1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但是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角色比较多(一共有9个角色:长颈鹿大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故事情节上下两个部分时间跨度比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发现这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上下两部分的情节衔接过度不是很清晰,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突破几个难点的具体做法

难点之一:角色较多,较难理顺

对于2年级的孩子来说本课的角色偏多,理顺这角色关系有一定难度,所以在上课时,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先拎出主要角色(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包裹,而包裹内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鼹鼠先生询问松鼠太太),这样抓住主要角色进入故事情节,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难点之二:为什么说这些花籽是美好的礼物

在鼹鼠先生去松鼠太太家做客,一路上经过刺猬、狐狸的家,最后到达松鼠太太家,它们都无一例外的发现门前的小路开满鲜花,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抓住“惊奇、奇怪”来练习朗读,可仅仅这样是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在“小狐狸、小刺猬、小松鼠在这条小路上玩的很开心”一段中,我让学生想象说话:“它们在玩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有谁会来到这条小路上?有感觉如何?”这样的角色体验和想象说话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条小路带给了动物们开心、快乐等等,正因为如此才能体会到这些花籽是美好的`礼物。

难点之三:2年级的孩子对环保的意义和具体做法存在困惑

有了之前学生对这条小路带来了开心、快乐和美的享受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有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有山涧小溪,有清澈见底的大海和四季不同的美景,无论哪种美,都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礼物,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感叹,正在他们从课文一路到拓展环节都是美好的享受时,我接下来给孩子们看的是被破坏的大自然:秃山、废弃污染等等,强烈的对比让学生们想要保护大自然的心油然而生,这一难点就此攻破,在一首“我希望“的小诗后,学生们都拿起笔开始抒发自己的想法。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 篇2

《开满鲜花的小路》选自《中国名家经典童话——林颂英专集》,讲的是鼹鼠先生本想向松鼠太太请教长劲鹿先生寄来的包裹是什么,可是却不小心将它们漏在了来来时的路上。春天,通往松鼠太太家的小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原来呀,长颈鹿先生寄的是花籽儿。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份礼物啊,它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和美好。故事读来,让人心中充满了温暖。通过这篇故事,教育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这是一片文质兼美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任务角色较多。对学生理解故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清人物关系是一个重点;

2、教学中,我运用自读、对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多种方式进行朗诵练习。

二、成功之处

1、课堂充满了语文气息,学生的思维全面打开,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作语文课堂的“生成”资源。

2、我在导入问题时采用了层层揭示的方法。

三、不足之处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认识到主题的升华略显狭窄,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感受时,主要停留在要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上。

课堂的小结收尾较为匆忙,对道理的领悟不够。

四、改进办法

1、重视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2、重视文本的升华,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 篇3

《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是部编新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根据低年级学生年级特点,我设计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认识“邮、递”等15个生字,会写“鲜、邮、递、员”四个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邮递员”“包裹”“懊丧”等词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以故事中出现的角色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会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以角色为线索,整体把握主要内容。故事中的角色比较多,而且故事包含两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时间跨度比较大,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主要内容不太容易把握。于是我结合这一特点,选择以故事中的角色为线索拎出整个故事的梗概。故事中共有9个角色,这些角色中有一个核心人物,就是鼹鼠先生,其它角色都和他有关系,邮递员黄狗是来通知他取包裹的,长颈鹿大叔是给他寄包裹的,松鼠太太一家是鼹鼠先生要去做客和询问的,刺

《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是部编新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根据低年级学生年级特点,我设计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认识“邮、递”等15个生字,会写“鲜、邮、递、员”四个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邮递员”“包裹”“懊丧”等词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以故事中出现的角色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会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对以词语形式出现的字再一次有针对性的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学习,使字从文中来,依文取解,拓展延伸,再送回文中去,识字与把握故事脉落同步进行,完全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三、充分预设,迎接课堂的生成。

教师备课备的是教材、教法,同时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在查找资料时,我发现对于“鲜”字的字理解释说法不一,但更多的并不是像我们经常说到的“鱼羊鲜”的说话,“鲜”原是一种鱼的名字,“鱼”字旁代表鱼类,“羊”取祥的意思,代表吉祥、平安。后来“鲜”指的是虽死了,但是也能安全食用的鱼。这一说话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空白的。但是这个知识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讲更合适呢?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认知的预设,学生们比较习惯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字,而且目前学到的生字中形声字的比重很大,所以学生在讲字的时候很容易把“鲜”讲成形声字,如果是这样就可以在这时加以纠正,并讲解字源。这一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教师在备课时还是要有充分的预设,如果学生在讲字时不说形声字的事,那么就可以在学生组词时引导学生概括这些词中“鲜”的意思都和什么有关,来引出“鲜”的意思,讲它的字源。

整堂课下来,虽比较顺畅,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课时的划分还有待推敲,使两个课时的教学都能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二)、对于朗读的指导还可以更细致些。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 篇4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篇与春天有关的童话故事,讲述了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一个包裹,鼹鼠先生却不知道包裹里是什么东西,后来还意外把里面的颗粒漏在了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没想到春天来了,原来洒满颗粒的路上开满了鲜花的故事。

这是一篇很有趣且温暖的故事,在教学本课时,我运用了图片加表演的形式,先出示图片,采用了层层揭示的方法梳理故事的内容,使学生理解事情的发展脉络。再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鼹鼠先生把包裹弄破的懊恼心情;刺猬太太、狐狸太太看到路上开满鲜花的惊喜之情;鼹鼠、狐狸和松鼠太太说话时开心的语气。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样生动、活泼的朗读形式令孩子兴致盎然,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

但也因为朗读表演时间过多,在揭示本课主题时,稍显仓促。孩子们大多能想到生活中爸爸妈妈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美好的礼物,但是对于其他未能有更深的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重视文本的升华,以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