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科学读书心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篇1
本学期又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自己并不满意的环节。现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素质。
尽管我已经教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应对新教材,我还是积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杂志,更新观念,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潜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透过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来帮忙学生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各种各种潜力。
二、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为工作指明方向。
有人觉得教学计划是花架子,是让校园领导看的,我还是不太同意。如果随随便便写一个计划,肯定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如果是悉心制定的计划,价值就太多了。我刚执教科学才一年,有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我觉得有的放矢。在教学工作进行之前己对全册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对重、难点比较清楚,对学生上学期和此刻存在的问题认识清晰,在教学中能把握先机,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课以老师讲授为主,介绍科技发展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等;有的课以活动为主,老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有的课要以学生搜集资料为主,在课上互相介绍自己的收获;能做实验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要尽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更多教师本站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有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结果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又要关注学生课上表现,如回答问题流利、简明,能用上自己生活中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课上听讲、做笔记状况等,个性关注学生自己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动手实验等。五四班的王新元等几名不爱学科学的学生,就是被我用为数不多的几次表扬调动起来的。五二班的差不多半个班学生在复习阶段给“表扬”出来了,复习时情绪高涨。也给了我一个惊喜。课上不闹了,比着的`复习。
五、继续搞好实验工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潜力和良好习惯。在实验前进行安全和方法上的指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热情比上学期高多了,如做化石模拟实验时,校园里没有熟石膏,各班学生从家里零零散散带来不少,足够年级学生做实验用了。学生扦插、种种子和水泡的花卉,我拍照下来,发布在我的博客上,让全体学生欣赏和学习借鉴,到达带动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也“下水”做实验,如扦插金银花等。
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篇2
我参加了纳雍县教育局组织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夏令营”小学科学学科游戏化教学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改变了以往自己对学科教学的一些偏见,让我对科学学科教学方式又有了新的认识,活动更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认真上好科学学科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我,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到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此汇报一下我本次培训学习的感受:
一、听讲座,明目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尚俊杰博士作了《游戏进课堂》的专题讲座培训,讲座中,尚老师具体讲述了学科知识中如何设计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如何处理“教与学”的有关问题。听了讲座后,我明白了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在有规范的玩中学习科学知识,感觉科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为科学课的重点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除了堂上的科学实验,还应延伸到课外的小制作,科学老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
不仅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堂、课余生活。
二、 游戏中,见效果。
在具体的游戏培训和指导学生游戏中,深深感受到学生对游戏的痴迷和喜爱,在游戏中,学生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积极配合他人、积极动手、积极分享成果。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
三、悟精髓,化奇迹。
白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带领学生通过游戏,不论是快速把自己介绍给本小组其他成员,并在30分钟内把其他成员名字熟记于心,还是在一个中午组织学生完成一个节目的编排。都让参训老师开了眼界。
晚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晚间活动:动手玩转纸质卡片游戏、电脑上玩过关游戏、观看动漫电影。都是学生喜爱的东西。90分过去了,学生还沉浸在游戏之中,大有不愿离开游戏室的举动。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收获很多,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学到些许具体操作的经验。今后,我要不断地学习,以便适应时代的要求,争做一名学科知识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师。让学生真正得到“学中玩、玩中学”。
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篇3
我认真研读了《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教学指导》,并且把它介绍给其他的科学教师,家争相传阅,一致认为这本书凝结了省内小学科学学科资深专家和科学教学权威教师的心血,是一本助和指导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实验教学不可多得的好书,是科学教师的好手,是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推动剂,是小学科学教师的福音,是小学科学教师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阅读完该书后,我深感自己教学上的不足。该书不仅阐述了科学探究、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课的根本,也告诉了我们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第一课、科学实验的类型、实验学业考核方略以及实验室管理等理论知识,还系统全面详细的介绍了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经典教学案例、仪器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如何自制教具等。该书紧扣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它能适应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验教学,适应各种版本教材的实验教学,全书编入80个经典实验教学的案例,介绍了34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还介绍了21种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并且在案例和自制教具部分对许多实验和教具制作尽可能的提供了多种方法。可以说一册实验教学指导在手,小学科学教学就不用愁。
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我忽视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探究外部世界的愿望和探索世界的方法。科学课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过程,用直观的手段、科学的精神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让学生胆的提出假设,敢于质疑,最后找到答案,得出结论。我想起了以前所教的一堂课《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本课在科学知识方面,我以为学生都已经知道了,学生从小就玩磁铁,都知道磁铁能吸铁,没有什么好深入的,没必要深究下去。于是我在教学中就轻描淡写地进行了讲解和简单的演示实验,学生们都说懂了,不要讲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全无,感到索然无味。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太把教材看简单了,当初学生是完全懂了,还是一知半解?是所有学生都懂了,还是知道的仅仅是一小部分?为何不让每个学生动手实践,亲自体验或者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呢?后来我阅读了指导书上《二十六、磁铁实验》案例后,根据案例且吸取以前上这一课的经验我对《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并上了一堂公开课,教师、学生响良好,让一堂原本上得索然无味的课变得有滋有味。我主要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过程:猜一猜磁铁能吸住哪些物体?
表格中列出的有:玻璃球、木头、铜片、铝片、铁片、硬币、钢珠、橡皮、棉布等。学生的争论就此开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是金属的都能吸住,有的认为只有铁的能吸住,有的认为小钢珠也能吸住通过实验前的猜测,学生的观点不一,但很明显,关于磁铁能吸铁这一科学概念,部分学生的认识是相同的,而磁铁能否吸其他物体学生的认识就很粗浅、模棱两可,没有把握。掌握了这个起点,接下去的验证活动也就水到渠成了,我让学生分组领取以上器材实验,亲自试一试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学生们动手的兴趣很浓,逐样进行实验,该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实验结果不言自明,教学效果自然高,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同一堂课二次上而效果迥异的事例引起我深深地思,给了我很的启发,教师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知道了,就没有必要去探究了,在教学中再遇到同类的教学内容时,处理一定要尽量地细腻一些,尽量通过实验,使学生动手让学生体验、认知、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科学课上把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比较模糊的科学知薯顺、理清,建立真正的科学概念。自此,我也认识到科学实验的巨作用。
认识到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在这一课中磁铁能吸铁这一知识学生习以为常,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用事实说话,并能亲自去证明,就要花一番功夫了,上述实验就是让学生在量的事实面前感受到磁铁到底能吸什么。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各人的认识水平与自主探究的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我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并作好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收到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这其实是《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教学指导》给我指明了路,是它的功劳。
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篇4
上周,我参加了桂城街道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科学学科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科学科老师的培训,改变了以往自己对科学教学的一些偏见,让我对科学学科又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受益匪浅,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认真上好科学课,不断充实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我,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本次培训学习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勉。
讲座中,东二小学吴青老师作了《科学课外小制作的组织与辅导》的专题讲座培训,讲座中,吴老师具体讲述了科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课外小制作的有关问题。特别是课外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的让我感受最深,听了讲座后,我明白了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而作为科学的实验必须要让学生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在有规范的玩中学习科学,感觉科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为科学课的重点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除了堂上的科学实验,还应延伸到课外的小制作,科学老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学科,上好科学课不是件容易之事儿,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更应有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以往我对科学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课后不会进行反思和经验积累,所以从教科学多年,在科学的教学中都没有很大的进步,更忽略了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辅导。但听了中心小学彭老师作的《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的讲座后,让我懂得了一个学科的发展,必须要走“学习 ——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线。科学老师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小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一个跃进。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
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而老师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时应注意:
1、指导学生认真整理研究结果,
2、整理数据,
3、找出主题证据,
4、显出精华所在,
5、突显现实意义。对于这些问题,彭老师还通过范例对培训老师做了系统的分析指导,为我们以后在辅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指明了方向。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收获很多,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具体方法经验,我要不断地学习,以便适应时代的要求,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