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责任与自律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师学习责任与自律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师学习责任与自律心得体会 篇1
责任这词语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但现在我让我们大家解释什么是责任,估计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准确的说出来。其实很简单,《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责任就是分内应该做的事。有个名人这样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那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可见,责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承担的应该承担的任务,必须完成的应该完成的使命,必须做的应该做的工作。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就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你呱呱坠地起,你就有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责任;你上学后,就有了认真学习的责任;当你成家立业之后,你有了努力工作的责任和培养下一代的责任;父母老了,你有赡养父母的责任。所以有人说,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责任史。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我想有四方面的责任。一是对父母的责任 。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是我们首要的责任。二是对自己的责任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是其余一切责任的根源,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三是对工作负责。一个人工作做得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这种责任感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负责任的意识。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我们才会敬业、乐业,才会做好我们的工作。四是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在社会、国家需要我们付出的时候要无私奉献,勇于付出。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兴,匹夫有责”。
责任之于每个人是相同的,但履行责任的态度每个人是不同的,这种履行责任的态度就是责任心。责任心是促使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动力,是影响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很多责任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所以就有很多法律、制度来监督我们履行责任的情况。如父母必须养育子女,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如果没有履行这责任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老师必须按时上班、上课,违反了制度就会受到处理。然而,更多责任的履行是没法用法律、制度来约束的,如法律不能规定你在公共汽车上让不让座,学校的制度没法限制老师上课的所有内容,没法界定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具体数据。这时候,履行责任就必须靠每个人自己的自我约束,这就是自律。自律就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自己的言行控制在制度、法规、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自律对于履行责任有多重要呢?
台湾有个大和尚叫做星云法师,有一次,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法师说:请讲!来访者说: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法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来访者说:是的。法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吗?来访者说:是的。请问您得安全带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那有没有警察都要系。来访者说:喔,我明白了!来访者明白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做好一件事情靠的是发自内心的自律,星云之所以会成为星云大师我想靠的是就是这种自律之心。
这种自律之心就是《中庸》所说的“慎独”,《中庸》说:“君子慎其独也。”指的是人们在一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更要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歌德说过:“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我想使歌德震撼的“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其实就是自律之心。可见,古今中外,自律对于每个成功者的重要性,自律对于履行责任的重要性。只有时时刻刻自我约束,严于自律,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责任,立足社会。
所以说,责任之心,贵在自律。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自律之心,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教师学习责任与自律心得体会 篇2
作为教师,教师的责任心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一个案例: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历史教师的课,听课时他总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给予点评。可那堂课讲课教师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直到下课,他笔记上没有一个字。那课太吸引人了。课后他问那位执教教师:“你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老师回答:“我花在备课上的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是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的.”。一句话道出了老师的责任心。我们常说,“当老师吃的是良心饭,干的是良心活!”我们的工作性质需要我们去“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
文中还提到加强责任心,要做到没有借口,勇于承担责任。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不经常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做一个没有借口的老师。如果去找借口,我们的借口真的会很多:课上得不顺利便会说“学生一点也不配合”;体罚学生时会说“我这完全是为你好”“这件事我做不了”……大家看只要刻意去找,借口总是有的,我们为什么要找借口呢,要么是贪图安逸,懒惰的表现;要么是给自己找台阶。如果我们收起借口,变成说“好的,我马上去做”“好,我会尽力的”“这个事我来做”等等。当我们收起了借口,领导会说你变了,同事会说你变了,学生也会发现你变了,你更会发现自己真的变了……你也会把每一件事尤其是小事都做好。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选择了一辈子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于三尺讲台。因此,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人师表,我们的责任就是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所以我想说,选择了教师就等于选择了责任。为了工作,为了责任,我们必须当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觉地落实道德规范的要求,师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教师学习责任与自律心得体会 篇3
作为一名教师,责任主题教育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更加明白了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从教十年,平时要求自己也挺严格,也为教育做出了贡献,但听完报告会,才发觉和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有时觉得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才发现,当老师挺幸福,很少会遇到他们那样的考验。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聆听报告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和责任心。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例子,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教师学习责任与自律心得体会 篇4
冰心老人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老人说的多好啊,她把我们教师的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在学生的人生之旅中撒播种子,成就花香弥漫的仙子,好美的一幅画呀。是啊,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每天我们把爱与责任放在自己的左右心房,伴着孩子们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砰然而动。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能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是偏爱还是博爱?我们可以选择爱人,选择职业,却不可以选择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每一片树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班级里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气味,有时候我们会当着孩子们的面说“xx小朋友表现不好,老师不喜欢你了,xx小朋友真棒啊,老师最喜欢你了。“孩子们听到这些话,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xx小朋友屡教不改,看到他就头疼”,然而,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教育方式恰当吗?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样的方法我们确实运用起来了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爱孩子?爱某个孩子,爱某些孩子?爱听话的孩子,爱表现突出的孩子?不――这样的爱是偏爱!基于责任,我们的爱不应是偏爱,而应是博爱!带着博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充满鼓励的目光中找寻成功和自信。渐渐地你也会发现自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了许多许多。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是纵容的爱,热烈的爱,还是冷冷的爱?当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时,该怎么办?是严厉批评,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次不要这样了啊,就一了了之呢?当孩子拿着涂得什么也看不出的画给我们时,我们是用这样的语言“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扔垃圾桶里去”,还是用夸张的语气敷衍一句呢“不错,放桌子上吧。”试问大家,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被老师重视呢,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爱呢?因此,基于责任,让我们用理性的爱来代替溺爱,热爱,冷爱吧!让我们用爱给孩子撑起一片明亮的天空,让我们用爱如炉火般去温暖孩子的心灵,让我们用爱如炽光灯般去点亮学孩子的理想!平等、交流;微笑、赞美;分享、欣赏??这一切才是教育的真谛,才是爱的真谛。
于是,我说:“因为责任,爱不再偏颇;因为责任,爱不再纵容;因为责任,爱不再冷酷!”教师是平凡的,教师的责任又是重大的,“任重而道远”,就是对我们工作的写照。“教育工作如履薄冰,时刻要把孩子们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扭伤了脚,是不是比他的家人还要着急?也许有人会觉得做教师责任太重,压力太大,但是,没关系,爱会让我们的心胸变得宽广,爱会缓解我们紧绷的神经。左心房,右心房,合在一起就是一颗完整的心。在这颗心里,爱在左,责任在右,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教师同舟共济的船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