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积木区活动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积木区活动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积木区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别人的道理。
3、理解词语,积累书面语言。
4、获得初步的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别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积累书面语言。
课前准备:
写有相关练习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我会读”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2、做找朋友的游戏。(把四个生字写在卡片上,再把这对应平的音节写在另外卡片上,分别发给八个学生。))
二、学习第二—五自然段
(出示图)师:正当平平玩得高兴时谁来了?
(1)奶奶来了,她和平平都说了些什么呢?
(2)自己读一读这四段话(课件出示四段话),看看哪句话是奶奶说的?哪句话是平平说的?
(3)谁来读读奶奶的话?(颜色区分)
奶奶年龄大了,要怎么读?奶奶真亲切!她对着平平笑眯眯的,多喜欢平平呀!
(4)奶奶问得这么好,平平可一定要好好回答,才对得起奶奶。你们能读好平平的话吗?
师说奶奶的话——学生练读平平的话。
要说得清楚点,奶奶才听得清呢。分别给谁住?先把这几个词读好!——爷爷和他的书、奶奶和平平、爸爸妈妈读整句话。
读了这几句话,你们觉得平平怎么样?——有礼貌、尊敬长辈、爱亲人。
这样的平平你们想当吗?——再一起来当一当吧!师生对话。
(5)师生继续对话——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这句话,谁能读得更好?中间的词先读好——没有房子的人(开火车)
读句子。
读得真好,我觉得平平不仅爱自己家里的人,还爱——(指名答)
(6)多让人喜爱的平平啊,想好好地演一演吗?懂事的平平在哪儿?拿好书——(师生对话)
平平太有趣、太让人喜爱了,老师也想当。我们能换一换吗?(再次指导读好奶奶的句子)
还想读吗?——拿好书,一个人同时读两种角色。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平平还要搭吗?——出示句子
齐读,指名读。
你想他还会让谁住?
那真的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读得多一点。谁再来读?
师:谁能把平平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景表演?指导同桌表演
再邀请表演。
四、齐读全文,谈话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你想对平平说些什么?
五、说话练习,扩展延伸。
1、朗读。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山
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绿很绿的树
2、填空
很大很大的()很红很红的()
很()很()的路很()很()的()
3、读下面的句子。
很美很美的花很长很长的火车
很绿很绿的小草很小很小的珍珠教学反馈:
大班积木区活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十几加几、减几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大班积木区活动教案 篇3
大班积木区活动教案(通用10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是大班积木区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大班积木区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感受彩绘、拼画的特殊效果。
2.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范例:彩绘积木、积木拼图。
2.材料:三角形木块、丙烯颜料、棉签、毛笔、白色底板。
活动过程:
活动一:积木彩绘
1.感知欣赏。
(1)教师出示材料——三角形木块,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再出示彩绘的木块,引导孩子观察:这些木块跟刚才那些相比有什么不同?上面有哪些颜色和图案?如果让你们来画彩色的积木,你想在上面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和花纹呢?
2.创作表现。
(1)教师介绍彩绘的材料:丙烯颜料、棉签、毛笔。
(2)提出创作要求:在木块上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制作漂亮的彩色积木。
(3)孩子动手彩绘,教师重点指导孩子在木块上先涂上底色,再大胆设计图案和花纹,注意运用对比色进行装饰。
活动二:积木拼图
1.欣赏讨论。
(1)教师:上次大家都制作了很多五颜六色的积木,想一想,这些彩色的积木可以怎么玩呢?
(2)教师出示积木拼图范例,引导孩子欣赏,激发兴趣:你们看,老师用彩色积木拼了一个什么图案?你们想用彩色的`积木拼出什么东西呢?
(3)请个别孩子上来示范拼图,大家一起评价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2.合作设计。
提出活动要求:请每组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设计,合作拼出作品,看看哪组的设计最有创意。
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创作,教师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边想边拼,边拼边调整。
3.展示作品。
每组派一个代表来介绍自己组的作品,孩子互相欣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