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跳长绳》教学反思

2025/09/30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跳长绳》教学反思(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跳长绳》教学反思 篇1

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

怎样使学生动动脑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课堂上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教师不武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技巧的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跳绳技能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玩”中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

《跳长绳》教学反思 篇2

三跳比赛,是我们朝阳小学每年定期举行的大型体育活动之一。一般在12月举行,包括跳短绳、跳长绳、踢毽三个项目。跳长绳这个比赛项目,从三年级开始。本期我教学三年级4个班,提前为三跳比赛做准备,本学月我教学了跳长绳。教思相长,教学之后,我对跳长绳,有了一些新的启示,那就是:

一、精选绳!

长绳各式各样。有细一点的,粗一点的;有软点的,硬点的;有棉绳,麻绳等。初学时,我给学生摇绳,倒没发现绳的好与不好。比赛时绳是由学生自己摇,所以学生平时就要学会摇绳。学生摇绳摇得不好,引起了我对绳子的思考。纯麻绳,太硬不柔和,不好摇;纯棉绳,太软重量不够,也不好摇;棉麻混织的,既有一定重量,也比较柔软,比较合适。我们平常用的是棉绳,可以适当喷点水,增加一点重量,摇起来效果会好一点!

二、巧摇绳!

绳子选好了,学生也不一定会摇绳。摇绳人站的距离、绳子的长短、摇绳的力度、摇绳的方向等都会影响摇绳的好坏。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把握摇绳技术,我想法子帮助孩子,效果很好:

1、确定距离:

比赛时的距离是4米远,我在地上点2个点,相距4米,让学生站在点上摇绳。

2、确定方向:

摇绳的方向学生把握不好,一会向这边,一会向那边,我就启发学生向着小朋友站位的`方向摇,固定下来就不容易错。

3、把握绳长:

绳子的长度把握不好,我就启发孩子两脚前后站,前脚站在点上,一手摇绳,一手拿着绳端,绳子短了,摇绳的手就可以适当的放一点,绳子长了,拿绳端的手就可以收一点。

4、把握力度:

摇绳的力度把握不好,个别学生摇的幅度小,就只手腕在动,有的摇完还要向后拉一下。我就启发孩子,在体前画立圆,摇的时候手臂用力。

孩子们练习积极性很高,都争着来摇绳,并很快掌握了摇绳的技术,如三(10)班的刘俊豪、宋蕊琳、王丽、杨婉仪;三(9)班的邓雨舟、李梦竹;三(8)班的张子欣、郑欣玲;三(7)班的邓先宇、王涵麟等!

三、跑着跳!

跳长绳,摇绳技术和跳绳动作都很重要。摇得好跳不好,或是跳得好摇不好,都将直接影响跳绳的质量。只有摇绳好,跳得连贯,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另外,跳长绳时,跑进的时机、跑进后跳的时机、跑进后跳的位置等都将影响跳绳成功与否。所以,跳长绳时位置的确定、时机的把握、跳绳的动作方法等都将影响跳绳的连贯性和连续性。

1、直线跑:

跳长绳可以直线跑进、斜线跑进。学生初学时,对跑进的时机、跳的时机等都没有体验,且喜欢排着队直线跑进跳长绳。这个时候我就顺应孩子们的习惯,让他们直线跑进跳长绳。为激励学生,我就降低要求,能大胆地、勇敢地冲过去就算过关,哪怕没跳、哪怕跳“死”了,也算过关。在我的激励下,学生更大胆了、更积极了、更认真了!

2、斜线跑:

三跳比赛要求2人摇绳,10人绕“∞”字跳。在学生对跳绳过程有了一些体验和意识之后,我就要求学生斜线跑进绕“∞”字跳长绳。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路线,我在地上画虚线“∞”字,给予学生帮助。

3、“两落一中”跳长绳:

“两落一中”跳长绳,就是要

握跑进的时机,跑进后跳的时机,跑进后跳的位置。初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不大胆,要么抱着头跑过去,根本就不跳,要么就从摇绳的人一边钻,能够大胆的跑进去跳过的人不多。我就帮助孩子,在两人摇绳的中间点个点,启发孩子,把握节奏,也就是绳子落地的时候跑进去,跑到点上,绳子第二次落地的时候跳,跳完后跑出去。

4、跑着跳、单脚跳:

在孩子对跳绳的时机、位置有体验之后,我就启发孩子试着把握时机跑着跳,即是单脚跨跳,部分学生一点就会,部分学生虽然失败,但有跑着跳的意识,在认真练习,在不断进步着,这个时候我也不忘及时对其激励和鼓励。

当然,点呀,线呀,只是辅助帮助的,不是绝对的;跳也一样,单脚跳可以,双脚跳也行,不是绝对的,只要跳得协调就可以。

孩子们在练习中学习,在学习中练习,跳长绳已经进步不小了!

孩子们加油呀,坚持不懈,相信在三跳比赛中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跳长绳》教学反思 篇3

本次课堂主要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根据技术水平练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跳长绳的兴趣。整堂课学生的表现较积极,基本上能完成所学的任务。下面我就从以下几点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一、目标的达成:本课以前脚掌着地为重点,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以及学生的对比示范,学生大多数能掌握前脚掌着地的动作方法,跳的自然轻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学习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能够大胆的去表现自我,和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尝试各种不同难度的跳绳。小组长也能够起到带头的'作用,积极投入到练习中。在最后的速度跳绳游戏中,学生能够积极进取不断的激励队友,表现出了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为本组的胜利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三、师生互动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参与到学生的跳长绳中,跟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探讨容易失误的地方,给学生做示范,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能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四、不足的地方:

1.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应该更加的关注后进生;

2.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跳长绳的优势,给学生更多的示范;

3.队伍的调动不够明确,浪费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

《跳长绳》教学反思 篇4

跳长绳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爱的体育活动之一,可以促进学生下肢力量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和合作意识。

课前学生对跳长绳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本次课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提高,首先是最简单的个人跳长绳;然后是进行趣味的`绕8字的跳长绳练习,通过这个练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再次是3-5人集体跳长绳;最后游戏环节是用跳绳作为道具的“快快跳起”。反思本次课不足的地方:

1、对学生的调控较差,学生在八字跳绳环节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解,而随心所欲的擅自练习。

2、老师的讲解不详细、示范不到位。

3、游戏环节老师没有详细讲解规则,学生游戏时比较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