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驻村帮扶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篇1
一、坪安村村基本情况
坪安村地处山地丘陵海拔在1300米左右,适合种植核桃、花椒等干果。属万里乡的一个村,全村950人,住户350户,现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450人(其中建卡立档的有67户、254人),种植面积1120亩,其主要种植作物以玉米和土豆为主,该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的花椒、核桃等干果以及部分养殖业。有部分年青人进厂务工。
二、帮扶计划
本着以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则,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选准帮扶项目,办实事为突破口,多方筹集资金,调动全体村民积极性,全面推动坪安村经济、精神文明双发展。根据坪安村的发展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一)村民致富工程
充分发挥区科技局帮扶本村的优势,利用村科技信息中心,培训村民种植和养殖知识,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传递不畅,寻求多方向、多渠道的致富路。
(二)村容村居美化工程
1.修建2、3、4、7组通组公路,8.5公里、3.5米宽,悬挂线杆宣传牌,张贴墙面宣传栏,提高广大村民的`健康和科技文化素质。
2.大力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高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河道、坑塘、沟渠综合整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净化农村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
1.解决坪安村居民就医难,看病贵问题。
2.搞好节日送温暖活动。每年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对相应人群进行慰问,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群众中去。
3.在社区服务中心修建健康广场,添置健身器材,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20xx年帮扶工作
1、联系涉农部门完成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
2、完成坪安村10万株核桃高枝换头的嫁接工作
3、为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联系就业岗位
4、争取2、3、4、7组通组公路的硬化项目和资金
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篇2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加强对各种知识的理论学习。积极向上级领导、村干部、农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从各方面提升服务“三农”的综合素质,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认真开展农村走访调研。熟知村民的愿望和要求,仔细分析研究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做好工作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的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提高村民收入。
努力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服务农民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
二、在村内做好本职工作
按照威组通13号文件精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宣传政策“六必讲”。即在本村通过走户入组、田间地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向村民进行宣讲;调查村情“六必知”。即通过走村入户摸底调查了解所驻村基本情况、突出问题、困难家庭等;联系群众“六必访”。即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对本村的贫困户、种养大户、上访老户等进行拜访、慰问;“重大活动“六必到”。即当村里发生突发事件、困难事件等时,处置突发事件必到,解决难点问题等必到;重点工作“六必帮”。即在制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化解矛盾纠纷等必帮。
积极开展开展适用农村种养殖业技术培训。今年计划的培训分别是: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生育法律发规、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运行方法,特色种养殖等。充分运用村里的现有资源:通过理论培训提高农村农民对国家法律法规、党政精神的.知晓率、提高农村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科技含量,打牢农业农村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做好全村种养殖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在做好调研后,了解群众所需,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宣传提高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创业的积极性,为项目的推广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发放农村种养殖的宣传单,使农民朋友在家里就能接触到外面先进的科技技术;提供发展潜力大,适合农村发展的科技致富信息。
三、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及时将工作期间有价值的信息上报镇党委政府。定期向草海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认真做好每季度工作小结以及半年和全年的工作总结。
四、其它工作
根据我村村民勤劳善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这一优点,在信访维稳、教育、安全生产、卫生、民兵等方面的工作争取超过我镇平均标准。
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篇3
康志荣是来自泉州师院的一位80后的省派驻村干部,他所在的安溪县金谷镇东洋村随着康志荣的到来,正按着三年脱贫的规划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在小康的眼里,20xx年是落实扶贫开发目标管理最关键一年,也是他实施科技兴村的重要一年。为此,他与村两委制订了20xx年的驻村帮扶工作规划:
一、先进基层组织建设
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首先,利用村级换届选举,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那些公道正派,想事干事,敢抓敢管,群众信任的党员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成员。其次,把责任心强、有开拓奉献精神、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青年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之成为党外积极分子,对符合党员标准的适时吸收进党员队伍。第三,坚持党员干部教育制度化,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168”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构建农村党建工作新格局结合起来。在工作方式上,通过宣传、引导、扶持、帮助、服务等手段,激发农民的积极性,盘活农村社会资源,实现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二、村财增收与村民增收两不误
1、经济生态村建设。从长期效益上,根据农民意愿,鼓励农民套种或新种名贵苗木、中草药材等,扶持农户退茶还林,建立珍稀树苗种植示范基地;从短期效益上,继续培育三角梅产业,与乡镇政府签订订单,鼓励发展成规模产业,同时,在原有经济产业上,支持旧茶园改造与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提高茶叶质量与环境保护两不误。做好市级生态村申报与验收,争取通过省级生态村评选。
2、加强校村合作,村企合作,科技兴村。组织实施以竹子种植sop为规范的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土壤检测,垦覆松土、施肥,实现科技兴业,提高产能;组织新一轮系统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茶树种植、茶叶加工与毛茶销售技术,提高茶叶产量、质量和农民毛收入;鼓励土地资源少的农民自主合并或出租入股,实现土地资源整合,逐步退出小生产,并推动相应的企业技术培训,实现农工转化。加强村集体、合作社与社会企业合作,争取签订产品收购合同。
3、制度保障。建立扶贫开发项目补偿、奖励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保护生态、增加新型产业等方面,特别是在扶贫计划内的项目予以优先扶持。村扶贫资金将单列10万元,用于专项补助。
三、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1、整合土地资源,做好荒地开发与耕地整理。连片开发长坑内的荒草地100亩地,引进或出租种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整理2片区约200多亩茶园。
2、完成村行政服务中心选址工作、框架建设,并争取在20xx年底前投入使用。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完成向阳公路2.9公里的拓宽和东岱公路3.4公里的硬化,实现与永春、南安互通,并改善900多亩茶园基础生产环境,打通红色旅游线路,方便与永春、南安三县经济、文化交流。其次,根据高速设计,连接高速便道为出村主干道。再次,做好全村人饮工程,解决全村饮水安全隐患人口的问题。
4、做好高速公路拆迁的安置工程与特困家庭的安居工程工作,设计安置点。
四、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
1、兴教奖学,鼓励上进村民。对考上重点高中、大学的本村学生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学生上进求学,同时教师节慰问本村教师。
2、做好校校对接,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做好与乡镇中小学的沟通与合作,如教师培训、暑期学生兴趣班、毕业生捐赠(教学器材、书籍、课桌、电脑等)。
3、继续做好家园清洁整治行动,组织卫生清理,保护本村公共环境。
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篇4
为做好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加大帮扶力度,结合农机工作实际,特制定xx年度工作计划。
一、深刻认识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
市委市府号召开展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载体,是推进走基层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新时期扶贫攻坚行动、推进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帮扶工作中以贫困村、贫困农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为目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基本要求,拓宽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着力壮大帮扶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下派干部作用
我局x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为xx乡,局领导班子立即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积极落实人员、经费,及时给予工作指导,并由主要领导坚持深入xx乡麻xx村开展帮扶工作,充分了解社情民意,跟踪了解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同时选派了工作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的青年干部同志到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干部要扎根基层,切实履职尽责,做好上下沟通联系,及时反映情况,真心真意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认亲戚,增进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帮助村两委规划脱贫致富项目,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