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荷塘月色读后感

2025/10/0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荷塘月色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1

翻开了《荷塘月色》走入了书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爱热闹、爱群居──当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想住在“世外桃园”。从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本,闭上了眼回想着书中的伟大的民主战士──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梦中再能与荷塘相见。

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2

《荷塘月色》这作品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我第一次见到这文章是在8月6日的《中国剪报》上。第一次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被他所描绘的那美色,意境所深深吸引,仿佛我就伴着皎洁的月光漫步在荷塘边上。看完这篇散文,我就去网上查了朱自清先生的资料。

朱自清先生出生在江苏扬州,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朱自清先生曾在台州中学任过教,离我们是这么的近,还亲手种下现在已是校花的“紫荆花”《荷塘月色》是一篇描写夏夜里河塘中的荷花的散文。朱自清先生带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着月色出来散步,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来到日日经过的池塘边,同样在荷塘,在不同心境中去看那月下的荷塘。却发现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别有一番风致。荷花栩栩如生,荷叶婷婷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的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

读着欣赏着朱老带我进入的那个世界,我感到我也来到池塘边,我化作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风中一起摇曳,一起舞蹈。

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3

又一次听到这首歌,又一次听得如醉如痴,这首歌叫《荷塘月色》。

一开始就听到一阵水声,啊!我听到了大自然美妙的琴声,听见了大自然对我的呼唤。之后,一阵阵轻柔的歌声飘入我的耳朵里: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推开那扇星窗远远的望,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好像进入了仙境一般:满目的荷花和荷叶,清澈的池塘,幽幽的流水声和皎洁的月光。月亮倒影在池中,月光洒在池面,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映入眼帘。池塘上,满目都是荷花,粉粉的花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还有嫩绿荷叶的衬托,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瞧,那不是萤火虫吗?它们闪亮的身影在为我照明,就像一眨一眨的小眼睛。

往天上一看,无数颗星星凑在一起,在讨论些什么呢?噢,原来是在讨论买到的好东西。

咦?这是什么香味?飘过一丝花香,又要比花香清新的味道,掺杂着水的清凉,又有着泥土的芳香……嗯!我闻出来了,这是大自然的味道!这是大自然特殊的味道!每一丝,每一缕,直沁心头……

音乐停了,我还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按下了“开始”键,一阵水声传了过来,我又步入了仙境……

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4

我最近又读了一遍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一次感受到了这篇散文的精妙,同时也注意到了他的美的地方。

当看到荷塘月色的开头,我就已经被此文深深吸引,朱自清先生先交代了事情的背景,之后写从他家通向荷塘的小路,在这一段,他表面在写小路,但他在段末引出了月光,又将月光下的小路,与没有月光的小路形成鲜明对比,明确的告诉读者,淡淡的月光,在路上的妙处。

写完故事的背景,作者就开始将自己的心理透露给读者了:“像今晚一个人在这茫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字里行间都让人看见一个好有闲情雅致,并且多么自由的人呀!

写完这些,作者便用浓墨写荷塘与月色之美,他时而写荷塘,时而写月色,完美的在读者眼中呈现了一幅月下荷塘图。而朱自清过人之处,便是每每在其将要描写另一个物体时,总是巧妙的过度了!既没有耽误写荷塘,也没有耽误写月色,最后联想到采莲,简略但精细的用了几句诗,交代了结尾,就使文章戛然而止,使人意犹未尽。

呵,好一个朱自清,好一片《荷塘月色》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