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有关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尝试自主性填唱。
2.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画xx”,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3.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熟练的演唱歌曲并尝试自主性填唱。
2、难点: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画xx”,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教学准备:
水彩笔、白纸若干,熟悉歌词内容,教学碟片一张,钢琴一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调动幼儿学习经验,复习儿歌《画地球》
3.发声练习
1=C-D 4/4
1 2 3 2 1 5 ︱1 2 3 2 1 5︱5 3 5 3 1 5 3︱4 5 4 3 2 2 ||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配合旋律自主学习填唱。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旋律。
(2)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旋律,尝试自主性填唱。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们可以试试把儿歌和音乐配在一起,看能不能合起来唱。
(3)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自主填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重点练习。
(4)教师与幼儿跟随音乐共同演唱歌曲2-3遍。
2.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并进行演唱。
3.集体交流创编经验,教师提炼部分创编内容进行集体演唱。
4.反复练习唱歌,指导幼儿唱准节奏。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对幼儿进行思品教育,教育幼儿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
2.下课休息。
活动反思:
在我们以往的一些音乐教材中不乏一些经典、优美的歌曲,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来欣赏、感受并接受这些音乐,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先前的一些所谓发展孩子的创造性能力理念的风行,大家把重点放在了创造性上,但是大家又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创造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没有一定的积淀,让像白纸一样的孩子如何来创造?
《画地球》是一首优美的让人联想美好家园的歌曲,在我们班级专题《“美丽家园”欣赏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活动的进行中,我们把“美丽家园”作为一个完美的可值得欣赏的载体,让孩子在欣赏过程中来感受环保的重要性,因此这首《画地球》便进入到我们的“美丽家园”中。本次活动以歌曲内容来贯穿始终,把歌曲内容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布置在活动室场地中,按“大树小丘、绿水青山、花坛草坪、白云蓝天”这四个区域有序的划分。从进入场地“地球村”开始,孩子们就参与到了歌曲中,置身于情景中,孩子们对歌词、歌曲内容有了一个具体形象的概念,这无疑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好了无痕的铺垫,因此在后面“画地球”时,孩子们便能很自然地把歌曲内容“画”到地球中,同时场地的巧妙布置,在后面孩子练习歌曲时突破了轮唱这个难点。这个教学活动让孩子置身音乐中,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体验了参与情景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倾听教师的示范演唱,分辨各声部、感受多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2、通过分辨、模仿学习,在合唱中坚持自己的声部,并初步体会与其他声部和谐合作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熟唱歌曲《三只猴子》的第一声部。
2、歌曲音乐。
3、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三只猴子》。
二、学习二声部衬词。
1、听音乐拍节奏。
师:"你们会不会把这首歌的节奏拍出来呢?"
2、带领幼儿跟着乐曲拍手感知节奏型︱X X︱XX X︱。
3、尝试在︱X X︱XX X︱的节奏型中加入衬词:"别、跳、别跳、跳",并跟着音乐节奏说唱衬词。
三、学习二声部演唱。
1、欣赏教师合作表演的二声部合唱《三只猴子》,发现二声部演唱的特点。
师:"今天,我和另外两个老师要为你们演唱《三只猴子》,请你们仔细听,在欣赏完后回答问题:我们三个人唱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2、学习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尝试配唱衬词。
师:"下面我和你们一起来唱这首歌,你们想演唱哪一声部?"要求:坚持自己的声部,不要把衬词唱丢。
(2)教师播放乐曲,幼儿加入二声部衬词。
要求:能跟上音乐的节奏,把衬词唱稳。
(3)幼儿分两个声部尝试合作演唱歌曲。(小组长带领,交换声部)要求:把旋律拉高,衬词唱低,要学会控制音量,唱出两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四、学习三声部合唱。
1、欣赏老师表演的三声部合唱。
师:"下面我们三位老师还要为你们表演合唱,请你们仔细听我们唱的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
2、教师、幼儿、客人老师一起表演三声部合唱。
五、简单小结,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了解歌词。
2.初步学唱《礼貌歌》,在教师动作的暗示下唱准弱起节奏和附点音符。
3.知道相互宽容会给大家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1.平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2. 录音机、录音磁带《礼貌歌》。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好孩子有礼貌》的伴奏下,幼儿随音乐按节拍进入活动室。说一说,平时常用的礼貌用语。
教师: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你都会说哪些礼貌用语呢? (对不起、没关系、请、谢谢、您好)教师:昨天我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很想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但我不知道怎样做才好,我唱给你们听一听,你们大家来帮助我,好吗?
(二)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了解《礼貌歌》的歌词内容。
1.幼儿倾听教师稍慢的范唱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了解歌词内容。
2.教师再一次范唱歌曲前半段,重点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这句之前的部分歌词内容。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我”解决这件“不愉快地事情”。可以从“你---泼水的人”、“我---被水泼到的人”两方分别讨论: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高兴起来?
4.教师范唱歌曲的后半段。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教师帮助理解音乐的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
(4)结伴表演唱:幼儿两两结伴,边表演边唱歌。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是不是也是这样说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迁移记忆策略。
1.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跟随音乐(较慢的)整首学唱《礼貌歌》。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记忆的策略,记忆歌词。
教师:歌词这么长,你们在唱的时候觉得困难吗?假如我们不能很快的记住,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记住这些歌词呢?
3.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记忆歌词的经验。
教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记忆歌词的方法?
上次我们学歌曲时,老师出示了一张图,我们用的是看图学歌的方法;还有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根据每句歌词的内容编了许多动作,然后在动作的帮助下记住了一首歌词很长的歌,那么我们这次学《礼貌歌》可以选用什么方法呢?(假如幼儿原有经验中没有记忆策略,建议教师可以选用动作记忆法和幼儿共同创编动作演唱歌曲,之后引导幼儿反思:是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很快记住了这首较长的歌曲呢?)4.帮助幼儿明确在此活动中,可以重点运用“动作记忆法”来熟悉理解歌词。
5.教师和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6.教师尝试逐步减少对幼儿的帮助,不带唱,或只唱幼儿有困难的部分内容,让幼儿尽快学会这首歌曲。
(四)幼儿结伴表演,感受相互宽容带来的快乐。
1.幼儿散点站位,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两个角色,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此时大家心情愉悦的原因,体验宽容带来的乐趣。
教师:刚才我们还因为被人将水泼到鞋上这件事不高兴,为什么现在你很开心呢?
活动延伸:
1.这首歌曲旋律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族特色,在幼儿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与音乐性质更加和谐的新疆民族舞蹈的动作,边唱歌边表演,从而更好的体验和表现音乐。
2.环境创设: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的文明行为,然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小标记,粘贴在活动室的适当地方,以提示大家更好的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3.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向家长宣传“宽容与理解”的积极意义,以便在今后幼儿遇到问题时,成人能够以“宽容与理解”的心态,鼓励、支持幼儿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4.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日常看到过的文明礼貌行为,用纸、笔来进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