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孙悟空读后感400字

2025/10/0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孙悟空读后感400字(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孙悟空读后感400字 篇1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梦寐以求的书——《西游记》,以前我在电视上看过《西游记》,打心里一直想拥有这本书,这次终于能看到这本书,我把这本书看了好几遍。

我最喜欢的人是:孙悟空。有些人是因为他会火眼金睛才会喜欢他,而我是因为他不畏困难,坚持到底才喜欢他的。有些人认为他只是一只石猴,没什么了不起,而我认为他很了不起,请看下面两则故事吧,保证你心服口服。

一天,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要过此山很困难,孙悟空打听到山洞里面有个罗刹女和牛魔王,罗刹女身边有一把芭蕉扇能扇灭大火,孙悟空便想方设法借扇子,但罗刹女没有借给他,之后他又和牛魔王大战了几个回合,最后孙悟空在众神仙的帮助下,扑灭了大火,过了“火焰山”。

还有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一个国家,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鹅笼,里面都藏着一个孩子,路过的人都说:“这里不叫比丘国了,是小儿城。”孙悟空打听到原来是个妖怪向国王出的主意,要1000个小孩的心脏,可以长身不老。孙悟空听了,非常生气,便打死了妖怪,救下了1000个小孩。

你看孙悟空是不是非常聪明、不畏困难的人,我非常喜欢他,并要向他学习。

孙悟空读后感400字 篇2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根据唐三藏去天竺取经的故事改编而成。

首先来说说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那种不畏强权,疾恶如仇的人。

孙悟空生性淘气,不甘被压迫。

不愿屈从于无助的现在。

他听说所有生灵都难逃一死,只有神仙才能长生不老,就毅然横渡大洋,拜师学艺。

他并没有向玉皇大帝低头,而是勇敢地直闯云霄。

虽然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却也从未泯灭过希望。

他疾恶如仇,在护送唐僧取经路上将一伙强盗杀死,却遭唐僧训斥,一时不平,跑到东海龙宫来逍遥,但后又经龙王劝说,想到唐僧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还没报答,决定护送唐僧直到西天。

却被唐僧套了紧箍,念了咒。

他在盛怒之下,欲杀唐僧,但想到自己的使命,还是忍住了。

他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妖善,为保护唐僧孙悟空不止一次落入火海,可是他依旧不屈服一切。

也许,唐僧因为种种原因误解了孙悟空。

但是,孙悟空并没有忘记师傅的教导和救命之恩。

在和妖魔鬼怪的每一次战斗中,都要靠他冲锋陷阵,或是去搬救兵。

我想:到了最后唐僧也被他感动了。

终于,孙悟空成功了,在经历了许多困难以后,孙悟空再不是当年的猴子了。

他是一个佛,他的头上冒出了金光,他终于能长生不老了。

孙悟空读后感400字 篇3

问你《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你一定会说是孙悟空,因为孙悟空为人正直,忠心耿耿,并且武艺高强,敢于同邪恶作斗争。

我读了《西游记》就深有感触,其中一个叫《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更吸引了我。

故事中,白骨精三次分别变成村姑、老奶奶和老爷爷来诱惑唐僧,想抓住唐僧,好吃唐僧肉。

孙悟空凭借一双火眼睛睛,一看就知道是妖精变的,举棒打去,狡猾的妖精丢下尸体,化作一阵清风逃走了。

而善良愚笨的唐僧却不知是计,怪孙悟空滥杀无辜,念紧箍咒来惩罚孙悟空,并且要把他赶回花果山。

经过沙僧的再三请求,孙悟空才得以留了下来。

情节中也生动描绘了唐僧分辨不了善与恶,是与非,被假善一面迷惑。

我从文章中悟出一个道理,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和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特别在如今社会里,有些人的表面是虚伪的,内心是阴暗的,常常想方设法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却使用各种卑鄙手段。

有些人常常用某种利益引诱你,又可能挑拨你和朋友之间的交情。

所以人时时刻刻都要檫亮眼睛,要知道“害人之心不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孙悟空读后感400字 篇4

在暑假里我看了《西游记》,这本书讲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师徒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他们通过努力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取到了真经,我觉得书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

7月23日下午,我看了《西游记》里面真假孙悟空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强盗,孙悟空把强盗打死了,但是唐僧怪孙悟空打死了强盗,就把孙悟空赶走了。

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假的孙悟空打昏了唐僧,抢走了行李。

后来,沙和尚去花果山找孙悟空,却发现了两个孙悟空,唐僧分不清哪个是真的。

他们找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也分不清哪个是真的孙悟空。

他们找菩萨,菩萨也分不清哪个是真的孙悟空。

最后,他们找到如来佛祖,如来佛祖一下子就看清了哪个是真的孙悟空,哪个是假的孙悟空。

如来佛祖用法力定住了假孙悟空,真孙悟空一棍子就把假孙悟空打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被假象蒙住了眼睛,要明辨是非。

还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相早晚会水落石出。

孙悟空读后感400字 篇5

近日,我阅读完《西游记》这本书后,深深感到孙悟空是我最敬佩、崇拜的人物。

孙悟空具有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精神,他降妖除魔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对人间百姓的爱护,并不仅仅是因为妖怪吃唐僧肉,阻碍了取经的进程。他上天入地,三借芭蕉扇,扑灭了火焰山的千年神火,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当地的百姓能够“耕种收割”,用“五谷养生”。虽然他降魔伏妖是为取经道路扫除障碍,但“为民除害”的意图也表现得很突出。为此,他与唐僧相反,一听说有妖精,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先斩为快。正如书中猪八戒说他:“听见说拿妖怪,就是见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生动地表现了孙悟空要“扫除一切害人虫”的精神。

虽然孙悟空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书中虚幻的内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孙悟空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精神,其实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后,我们一定要像孙悟空一样,弘扬中华民族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