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再别康桥的读后感

2025/10/05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再别康桥的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再别康桥的读后感 篇1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春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春雨也为我忧伤,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读徐志摩的康桥,竟有种说不出的无奈,一直都在用力的成长,不愿提及生命无法挽留的疼痛。世间脚步太匆匆,努力地想去拥有更多的辉煌和精彩,可惜我们却无法预知未来,人的一生总是轻轻的来,悄悄的走,但记忆却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谁从谁的青春里轻轻的走过,留下了永生不灭的笑颜;谁在谁的花季里轻轻的停留,温暖了一世的相思;谁又从谁的泪眼中悄悄的消失,写满了遍体的忧伤。这世间,终究不是谁是谁的谁,因为谁也许不起谁,承诺太重也太世故,生命又如此脆弱,经不起折腾,不如轻轻的来,悄悄的去来的干脆。

回首眺望,三生奈何桥依旧,菩提树下谁还在手执锦书虔诚焚香?谁又在告别康桥,执妙笔书写一腔惆怅?非徐志摩也!

再别康桥的读后感 篇2

再读徐志摩《再别康桥》,别是一番感叹。

徐志摩曾多次访问康桥,也曾写下数篇有关康桥的脍炙人口的文章,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他曾醉心于古老、宁静的学术之地康桥,在河光林色的康河,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可是在他最后所写《再别康桥》的诗作里,再也没有“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之情,也不再热切的希望再见游地,而只是悄然地的抒发着那种“绝对孤独”的感受,他是“轻轻地来,悄悄地来”来这旧游之地。

在这里,他要倾心关注的只是漫游康河上的情景。虽然看到的仍是“柳影”、“榆荫”,但心境不同,感受不同,就是那一泓绿波,也只是彩虹般的梦,尽管像新娘一样的美妙柳影,也曾在心中“荡漾”,可是,这个梦,也不是长篙撑一叶扁舟,溯洄上流所能寻找到了的。从康河上,目前所能找到的,不再是过去所曾愉悦过自己思想灵魂的灵丹妙药,而只是想“甘心做一条水草,在水里招摇”。就是那过去的满船星辉放歌的日子也已消逝,如今,康桥的夜晚,只是一片“沉默”。歌声息了,离别的笙萧不能静悄悄了,再也没有哪一位来为君奏一曲“骊歌”,就连白日满耳聒噪的夏蝉,也突然一下子沉默了起来。在这沉默的时刻,诗人感到的不是象远离家乡时的那种“魂牵梦萦”的别情,当然也不会生发出“重游”的迫切心愿了,诗人心头萦绕回首的只是毅然的悄悄离去的黯然情愫。

再别康桥的读后感 篇3

我轻轻地打开书,低声地读着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么美丽,多么丰富的哲学诗句,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不断回味。

徐志摩是一位著名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家。康桥情结贯穿于徐志摩的诗文创作之中,其中以《离开康桥》最为著名。在第三次欧洲之行回来的途中,徐志摩去找他的英国朋友,但是很遗憾,他的英国朋友都不在那里。面对汹涌的大海和广阔的天空,他写下了回到剑桥的感受。

轻轻地合上书,我的思绪还没有从柔软缓慢的情节和深深的回忆中走出来。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回忆的旧事,像一场梦,夹杂着许多泪水和欢笑。

我童年的记忆不亚于徐志摩的。仔细回忆,童年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第一次“咿咿呀呀”学说话,第一次去上幼儿园,第一次考试得到100分,第一次有着那么多的回忆,回忆即使被风吹走,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对我的牵挂,会一直埋在我记忆的深处。

童年已经渐渐远去,现在,我已经成长为一个充满理想的青年。祖国美好的未来,还在等着我们去创造呢。我想这就是徐志摩的想法。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十分喜爱这首小诗,安静而深沉。我想,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一分每秒,努力学习,掌握优秀的技能,在未来才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再别康桥的读后感 篇4

傍晚。天空泛着暖暖的橙色,远处的大本钟的钟声已隐约在回荡,在一片幽静祥和的康桥,这显得有些突兀惊起的一只青鸟擦着紫灰色与银色芦穗,扑鲁扑鲁飞远了。

一位诗人正立在康桥边,他眉宇间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忧伤。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啊,黄昏,意味着即将结束,意味着这美好的一切都将成为回忆……

忽然,他眼睛一亮,脸上因激动而泛出几朵红晕,但他的双眼却如蒙上了水汽一样,没有焦点,空洞,迷蒙。他快步走向不远处的拜伦潭。盛夏的榆树格外茂盛,在平静的潭面上映出模糊的倒影------就如诗人的这个迷离的梦,真实又遥不可及。但他丝毫没有想到这些,他完全沉浸在了往日的回忆中了。啊,这不是一汪清泉,而是天上虹!天空中竟出现了一道彩虹,她轻轻地飘进水中,被榆阴与缓慢浮动的水藻揉成一片片的。散落在水中。诗人注视着,心里孕育已久的梦,一如这夕之虹,慢慢沉淀,闪耀。

诗人的眼神越发柔和起来。他幸福的样子就如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儿;世界在他的眼眸里被浓缩成了半圆形的黑白影像,记忆的潮水不断涌动,升华……

梦,在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