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共助成长,共享阳光主题活动方案

2025/10/06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共助成长,共享阳光主题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共助成长,共享阳光主题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时间

20xx年2月20日—20xx年3月26日

二、活动对象

初一、初二、

三、承办单位

指导老师:x(负责人)、xx

组委会:阳光心理社、文体部

四、活动流程

1、“阳光心理”宣传展板(3月1日—3月26日)

(1)以“阳光心理,快乐成长”为主题,收集和整理相关内容;(2月27日前)

(2)精选6—8个版面内容,设计成宣传板;(3月1日前)

(3)利用学校宣传橱窗或宣传展板,将板报内容宣传展出。

2、心理漫画大赛(3月1日—3月26日)

(1)宣传:通过海报、广播站等方式广泛宣传;召开班长会议,进行活动阐述。

(2)作品要求:

A.以漫画形式来描绘自己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心理感悟等,或者讲述一次心灵的历练,诠释心理健康的深刻内涵;

B.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具有一定深度,能给人以启迪;

C.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不接受引用、转载、抄袭的作品;

D.参赛作品规格为A4纸大小,手绘、电脑制作均可,黑白、彩色均可,要求有文字对白或必要说明。

(3)交稿:3月20日前将打印稿(或手绘稿)交至团委办公室,电脑制作的作品请同时将电子稿发至心理工作室邮箱(xx)。

3、“你我共携手,感恩传爱心”爱心传递(3月12日—3月23日)

(1)心理工作室给每个年级准备一个精美的爱心手本,选定一位爱心天使;

(2)每位参与传递的同学在确定要感激的人之后,依页在爱心手本上写下自己想表达的话并注明所在班级和姓名,并传递给感恩对象(老师亦可参加);

(3)把写好的`爱心手本送给对方时要真诚、大方,并当面说出自己在爱心手本上写下的话;

(4)爱心传递本编有页码顺序,每位传递人只能使用爱心传递本的一页,书写时出现错误批掉即可,不可撕掉重写;

(5)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每天晚上8:10下一节晚自习后,请每个年级最后一位传递人向本年级爱心天使报告传递情况和明天的传递走向;

(6)在传递过程中不能回传或者让爱心传递本在自己那里滞留较长时间。

五、奖项设置

1.心理漫画大赛将由组委会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

2.除颁发荣誉证书外,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共助成长,共享阳光主题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书香中起飞 阳光下成长

二、指导思想

1、深化“书香教育”,营造节日喜庆氛围,为学生成长导航。

2、展示XX教师多才多艺的风采,搭建团结协作全员参与的平台。

3、提倡一名学生只参与一项表演或展示,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避免重复。

4、本次活动节目少,要求质量精。

三、活动内容

1、演出和表彰先进。

2、科技模型比赛和美术作品展览。

四、组委会

(略)

五、节目分配

1、每年段编排文娱节目两个,经典诵读节目一个。(共九个,12周周前会详细安排)

2、综合组提供科技模型比赛节目一个,英语节目一个。(共两个)

3、体艺组提供美术作品展览节目一个,文娱节目两个。(共三个)

4、学前班提供文娱节目一个。

六、节目要求

(一)、舞蹈。人数不少于十六人,不超过三十六人,演出时间不超过7分钟。

(二)、校园剧(课本剧)。剧种形式不限,人数不超过8人,演出时间不超过12分钟。

(三)、小合唱或表演唱。人数不少于7人不超过15人(含伴奏)。不设指挥,演出时间不超过6分钟。

(四)、合唱。合唱队人数不少于24人,不超过40人,伴奏1人,指挥1人,演唱曲目2首,演出时间不超过8分钟。

(五)经典诵读。节目编排以朗诵为主。

造型、服装与诵读吻合,可用吟唱、戏曲、歌舞、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表演形式渲染气氛。人数不少于30人,不超过60人。时间不少于3分钟,不超过6分钟。内容根据年段学生年龄特点自选。

(六)美术作品展览。

1、 绘画作品。国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版画,或其他画种:尺寸均不超过对开。卡通画:单幅尺寸为4开;或短篇4格,每格尺寸为16开。

2、书法、篆刻作品。书法字体不限,尺寸均不超过四尺宣纸。

3、摄影作品单张照和组照(每组不超过4幅,需标明顺序号),尺寸均为14吋,不得进行电脑制作和暗房技术处理。作品按规定尺寸,无需装裱。在作品背面或另附标签上注明作者姓名、所在班级。

(七)科技模型比赛。

“世纪号”舰船模型直线竞速赛。

七、奖项设置

1、节目分表演节目和展览节目,表演节目现场评奖,展览节目由评委根据展览效果投票评奖。评分规则另定。

2、十五个节目设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十个。

共助成长,共享阳光主题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7日至20xx年4月30日。

二、主题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

三、参加对象

小学五、六年级和全体初中学生。

四、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开x学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用强身健体的实际行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xx周年。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我校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五、活动内容

20xx年11月3日大课间活动时间,在学校小学部操场举行x学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每天长跑距离(参考)基数为:小学五、六年级1000米,初中生1500米。学校在法定工作日每天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完成跑步里程,班级要做好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

各班级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安全工作,体育组要制定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可分时段地完成每天长跑任务)的长跑计划,加强长跑活动的技术指导,严禁学生在校园外道路上长跑,对经证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肢残及不适合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实行免跑,防止意外伤害事故。

六、活动考核

x学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各班开展情况纳入班级考核,具体由教导处实施。学校要对冬季长跑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对学生的表彰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册和学生成长档案袋。

七、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部各班班主任中小学体育教师

八、相关要求

1、10月30日中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明确相关要求和工作职责。

2、10月30日下午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小学部和初中部分别在小学操场进行长跑练习。

3、10月31日下午课外文体活动时间(16:00~16:30),小学部和初中部在小学操场进行长跑联合操练。

4、11月3日大课间活动时间(9:05~9:35),在小学操场举行x学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启动仪式程序单:

(1)学生入场,领导小组成员就位;

(2)主持人韦丽琴开场白;

(3)李校长致词;

(4)学生代表(朱静文)发言;

(5)郑校长宣布“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始

(6)学生在体育老师带领下绕操场跑步两周。

起跑仪式录像:朱敏江、陈琪。摄影:曹东飚、张志刚;播放音乐:王伟光。

起跑仪式时学生穿校服校裤。

5、入场站队方阵:

6、跑步队型:

7、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肢残及不适合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有家长签名,由班主任收交校长室审批。

8、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记录卡由班主任负责下发,每月收集并做好统计工作。

9、体育教师具体负责日常长跑训练。

共助成长,共享阳光主题活动方案 篇4

“好习惯伴我健康成长做快乐幸福阳光少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争当“四好少年”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加强对学生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围绕“良好习惯养成”这一基础文明素养的主题,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开展“知晓好习惯——实践好习惯——终身好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做一名健康成长、快乐、幸福的阳光少年。

二、行动口号:

“好习惯伴我健康成长做快乐幸福的阳光少年”

三、目标任务:

1.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提高交往能力。

2.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针对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阅读的习惯;乐于并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习惯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初)

学校召开活动启动大会,提出倡议,并通过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地宣传,让教师、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任务、措施,使每个孩子都做到“好习惯我熟知”。同时启动“绿色捡拾”活动。

具体的安排如下:

1.少先大队向全体学生发出积极参与“好习惯伴我健康成长”养成教育活动的倡议及“绿色捡拾”活动倡议,了解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意义。

2.利用早读、班队会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并背诵《弟子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xx年3月中旬-20xx年6月底)

学校将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使学生都做到“实践好习惯”,增强养成好习惯的积极性。

具体的安排如下:

1.班主任老师对本班学生进行训练、督促检查,培养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尽量多使用星星表扬和鼓励学生坚持好习惯。

2.学校安排值周生监督检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学校组织相关知识竞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xx年7月)

我校将举行“最佳阳光班级”、“星级少年”、“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及时总结表彰。让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常规,切实推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五、方法措施:

(一)知晓好习惯。

1.“一班一生一份制”:各班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及《弟子规》,并将《弟子规》下发至学生人手一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熟知熟记。

2.“一天一读制”:每天班主任要灵活安排时间朗读背诵《弟子规》及《规范》,激发学生达标的信心。

3.“一周一总结制”:值周生每天检查监督学生好习惯养成情况,每周进行反馈,由班主任在班会上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4.家长督促制:由家长检查学生对好习惯的熟知情况,并对照好习惯标准监督指导孩子的行为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5.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广播室、文化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6.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生活指导课、品社课等多渠道,加强对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的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二)实践好习惯。

实施

1.明确目标。将好习惯要求逐条落实到每一周的教育重点中,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重点,天天有目标。让孩子们知道每天的训练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2.重点训练。班主任老师充分利用班会课,活动课等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专项训练,如:正确的站姿、坐姿、敬礼问好等的训练,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并纠正不正确的行为,加以改正。

3.及时表扬。结合“七彩阳光”活动,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及时利用星星进行表扬,以激励学生坚持好习惯。

4.言传身教。教师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班主任要加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监督

1.相互监督。在不良的行为、学习习惯上,采用同学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办法,及时提醒,纠正不良行为,帮助同伴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2.设立监督岗。发挥各班小干部的作用,督促检查本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等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值周制度:值周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学习习惯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评价

1.“周红旗阳光班”评选。每周一利用升旗时间,给每周常规管理优秀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以此促进班级之间的竞争,营造学、赶、超的氛围,促进养成教育。

2.“月锦旗阳光班”评选。根据每个月各个班级的日常表现,评选出“阳光班级”。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3.“最佳阳光班级”“阳光少年”“星级少年”评选。根据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每月每班评选出一名“好习惯之星”,同时综合学生“在阳光储蓄银行”中得到的星星,每学期评选出“阳光少年”、“星级少年”以及“最佳阳光班级”,学校予以表彰,努力让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常规。

(三)终身好习惯

1.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展示阳光少年的礼仪风采。

3.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配合,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无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