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傅雷家书》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1
《傅雷家书》终于全部读完了,我沉醉在傅雷那种呕心沥血和孜孜不倦的教诲中,久久不能平息,它让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懂得了如何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
《傅雷家书》被誉为“呕心沥血的教子名作”并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它是著名翻译家、音乐鉴赏家、文学评论家傅雷所留下的家教范本。然而,抛开那些光彩夺目的头衔,傅雷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对儿子傅聪进行了苦心孤诣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位世界级钢琴大师。
《傅雷家书》自问世以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让我也深陷其中。它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如此经久不衰呢?
在书中,我认识了一位拥有深厚文学艺术底蕴和深刻哲学思想的大师----傅雷。他对儿子的“人格教育”贯穿全书,他在书中反复地强调了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告诫儿子待人要谦逊有礼,做事须严谨、遇事不逃避,要戒骄戒躁,时刻心系祖国和人民。在他看来,“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次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他认为“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傅雷在儿子傅聪的指导上,我能在字里行间看到一位深藏着一颗爱子之心的父亲。
傅雷是这样的荣辱不惊、得失泰然,以至于使我看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修养,让我从中悟出了人生真谛。傅雷像是一位活在书中的父亲,苦口婆心地教育着我。在傅雷那一句句叮咛、一声声嘱咐忠使我对这说不尽的人生有了更多启发与更高的见解。在傅雷强大的影响下,我开始纠正自己一意孤行的思想、约束自己的'方方面面。在傅雷的教诲下。我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了,并且越来越认真、用心的生活了。我非常感谢这位使我心胸变得更加宽广和让我的思想变得更加正气凛然的大师。
我觉得,读一本好书便如同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在交流,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它能使你受到前所未有的教育,也能使你的思想觉悟变得更高一层,甚至能影响你的一生。《傅雷家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名著,相信大家读完这本书,一定会跟我一样受益匪浅,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启迪与觉悟。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2
“十月七日…………可知一个成了名的艺术家,处处要当心,无意中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呢!我现在顺便告诉你,就是要你以后做人,好好提高警惕,待人千万和气,也不要乱批评人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几句话要牢牢记住。
因为不了解你的人,常常会误会你骄傲自大,无缘无故的招来了敌人。……”载自《傅雷家书》里的“1957年”。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一丝丝父爱。那是略带担忧的语气,也附有严厉。从中我好像看到了父母的影子。爸爸常常是用这样的语气和我说起学业的事。诸如“要好好学习啊,将来社会上,靠的是实力,而不是门面上的。”“现在,外面有很多竞争对手的,你要懂得如何去应付。”“将来,未必有父母在后面作铺垫的。”等。这些话,以前在我的耳里,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唠叨话,总觉得那一天太遥远了,这种事,不需要我去担心。现在,也许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去听这些文字,竟从中听到了无数的父爱和忧心。惭愧!心里悠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一直以来的关心,我却当作是一种麻烦,当一切都好像体会到了的时候,很讨厌。
就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压着自己,很讨厌,就像无法呼吸似的。惩罚吧!感觉到种种的情感冒了出来,讨厌、后悔、厌恶……只知道书中的文字因为颤抖而摇晃不定,大力呼吸着空气中快要消失的氧气,像一个无法从吸毒中抽离的吸毒犯似的贪婪的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当冷静下来的时候,脸上已经布满了不明出处的水分,那水分模糊了视线,夺出眼眶,正紧贴着脸庞一直往下流淌。
本来只是很简单、很普通的一段吩咐,那是父母在儿女出游时通常都会说的一段话,但却勾起了我无数的愧责。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3
一般家长,为了鼓励孩子,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把自己说的无比伟大。但这也是不好的,因为一旦让孩子发现父母在说谎,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直至不服家长管教。
傅雷将自己儿时的不用功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子,只是为了鼓励儿子,不要为俄语成绩太低烦恼。傅雷并不希望儿子以他为榜样,他对儿子就像对待老朋友一样推心置腹,没有秘密。傅雷这种对待儿子的方法,就是一般朋友之间也很难做到。
虽然傅雷对待儿子像朋友一样,但在儿子犯有原则性错误时,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细节,也要立刻纠正。人的'仪表仪容十分重要,人们之间的第一印象就是靠仪表仪容得出的。行为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行为会给他人留下美好印象,但不文明的、不合习俗的行为会让他人恼怒,尤其是对师长和老人,只有行为规范,他们才愿意为你讲授知识。好的行为规范可以使人受益终身。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4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短信息、E-mail、电话等都已成为了人与人之间联络沟通所必不可少的重要通讯工具,不论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皆是如此。
也许,家信——这一传递亲情的古老方式,己被人们遗忘,但家信的作用却不容我们忽视。前人传下的东西总有它存在的自身价值,以给人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
《傅雷家书》这一中华文典宝库优秀著作之一,也正印证了这一点。然而《傅雷家书》绝非普通的家信,它所蕴含的深厚父爱,谆谆教子的感人心情,使每一个《傅雷家书》的读者都受益非浅,从中获得补益。
傅雷不仅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不平凡的父亲。
傅雷写家信的目的在于与儿子讨论艺术,激发儿子这一代青年人的思想并传布给别的青年,通过家信训练儿子的文笔,引导他的思想,时刻给儿子敲响警钟,走在正轨上。因此,这的的确确是一封不平凡的家书,它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全篇家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之一的是傅雷在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给儿子傅聪所写的一封家信:
那时傅聪从国外回来在家住上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段时期被
先生形容为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是什么让父亲如此欢欣呢?——儿子变成了朋友,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这使
先生变得快乐。在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精神里,父子之间的界线像国界线那么分明。父子间的文化差异、心理差异像鸿沟一样不可填平。可在傅雷与傅聪这对父子之间,这道历史性的鸿沟己经消失了。这完全都来自于傅雷长期的家书、来自于理解、来自于父亲那颗真挚的心。
从作为父亲的傅雷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中,我们不难发现傅雷是怎样一个严厉的父亲。铁面无情、不通情理也许能形容其中的一部分吧。但是,在儿子与自己离别之后,字句中那无限的父爱更是无法遮掩的。
是啊,这就是父亲与母亲的差别。在子女的眼中看不到他一丝的温柔,有的只是不留情面,像对待“敌人”般苛刻。可是,作为子女却无法否认父亲对自己付出过爱。如果父亲不爱你,他为何要束缚你的行为;如果父亲不爱你,他为何那样介意你的好与坏、优与劣;如果父亲不爱你,他为何要教你这个或那个。是的,每个父亲都是深爱着他们自己的孩子。如果父亲不爱你,他就不会做那么多让你觉得那么讨厌的事,就不会在家中扮演“坏人”的角色。而做这一切,就只有一个原因——为你好。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许许多多父亲付出的辛劳。
而对于傅聪来说,在异国漂流,读着父亲的书信,便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与阻力,踏上自己的成长之路。
虽然,傅雷是一位艺术家,但是他有着一般艺术家所稀缺的严谨的治学作风。家信中提到,傅雷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严格安排好的。在每一封给儿子的家信上都有编号并多抄一份留底。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了傅雷做事的认真,做学问的严谨。因此,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都源自于这些不平凡的家书。
傅雷做人始终有他的准则,教导儿子也是一样的。在家信中,傅雷时刻提醒儿子要始终将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他希望自己对艺术、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可以在儿子傅聪的身上得以延续。这是极其可贵的品质啊!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敞开心灵,向儿子傅聪传授为人的道理和生活准则。因为是家书的形式,所以嬉笑怒骂毫不掩藏。傅雷那清澈的心灵,仿佛如同一个天真的大孩子一样。
在这些家书中有的不只是父亲对孩子的爱,还有更多的人生领悟。这些语句同样鼓舞了我要求真、求诚,激励我向上、向善。
傅雷的持诚求真的秉性,高尚的情操,纯朴的心灵,正直的灵魂以及始终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优秀品质都是我们青年一代值得学习的地方。
《傅雷家书》,不平凡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