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幼儿园《正面管教》读后感

2025/10/08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正面管教》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

《正面管教》书中指出:“大人的不良行为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行为的时候,孩子也会随之改变。”

也就是说父母应当对自己子女的很多行为问题承担责任,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为自己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而每个成年人都是以自己孩童时代所作出的决定为基础形成自己的性格,这个性格正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所以,《正面管教》一书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讲述成人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并指出生活态度取向不分好坏,父母应当关注自身的生活态度取向对教育子女的影响,并注意那些不好的方面并加以引导改善。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在接纳孩子不完美的时候,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正面管教》一书中有一个理念反复提到,就是“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其实这一条同样适用于父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难免不会犯错,要把每一次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时机。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的一个关于简·尼尔森自己的例子。

故事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简·尼尔森的8岁的女儿玛丽,惹到简·尼尔森生气了,简·尼尔森生气的对玛丽说:“玛丽,你就是一个娇被宠坏了你的淘气鬼!”

玛丽已经很熟悉矫正错误的3个R了,她反驳道“哼,你待会儿可别来说对不起”简·尼尔森完全出于反应回答道:“你不用担心,因为我肯定不会。”

然后玛丽听了后,就气哄哄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简·尼尔森很快就恢复了理智,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并到玛丽的房间道歉。

玛丽当时还在生气,她手上捧着一本早期版本的《正面管教》,正忙着用一支大号的黑色记号笔在书上画着下划线。简·尼尔森从她的肩膀上看过去,看到玛丽已经在书白潦草地写了两个大字:骗子!

你看就连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我们呢。

犯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使用矫正错误三个r去修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我们下一次能做得更好。

我们要做哦能给予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榜样,这样我们的孩子便能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

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

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

幼儿园《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2

正面管教是一本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书,是现在父母和老师需要共读的书籍,为正确教育而努力。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读《正面管教》有感:减轻80%的育儿焦虑。

1.这篇不仅仅是读后感,还是一个分享,计划分3次把从中学到和领悟到的内容整理分享出来。这是第一篇,即本书的第1至第4章。

2.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3.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习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4.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幼儿园《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3

第一次知道《正面管教》缘于女神珊瑚姐姐,随之听到很多同事都在谈论正面管教,渐渐地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正好办公室里一位90后的小美女有这本书,十一长假就借来阅读,甚是喜欢。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今天00后的孩子不再需要像我们70后、80后那样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相反,这代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的太多,“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我们常常包揽了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对于家长的付出,孩子们觉得理所当然,这也是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没有责任感的原因所在。

当我们对孩子太严格和控制过多时,培养不出孩子的责任感;当我们太过娇纵孩子时,也不行。既不能严厉也不能娇纵,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正面管教了。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孩子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孩子们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时,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出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

和善与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怎样才能做到和善与坚定?

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允许孩子对我们不尊重,并不是“和善”,这是娇惯。什么是“和善”?“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怎样尊重自己,当孩子们和我们顶嘴了,但我们不能惩罚孩子,那么我们该如何做?

这就需要等我们和孩子情绪都平静下来,孩子也愿意合作而不再和我们较劲时,然后再交流沟通,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接通的是“原始脑”,这时候我们往往失去了理性,常常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这时候最不适合解决问题。要想把问题处理好,必须等我们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

什么是“坚定”?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并非如此。我们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就是父母和老师对我们“严厉”和“惩罚”,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下出孝子”等等。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现在的孩子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很有思想,不再像我们小时候那么“听话”了,我们不能说惩罚不管用,但是长期效果如何?只会让孩子么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这就需要我们停止惩罚,停止惩罚并不意味着允许孩子为所欲为,我们只是换种教育方式,在制订和实施限制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参与讨论为什么限制是重要的、需要什么样的限制以及每个人为实施限制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如果孩子理解了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了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原则。

例如,周末回家什么时候写作业,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作业最合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设立一些限制,比如电视只能看一个小时,必须在作业完后才能之后等等。即使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也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我们可以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什么事了?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决定不再用惩罚手段时,当我们使用坚定和和善时,就意味着对孩子、对我们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

《正面管教》这本书中的理念和技巧将教会我们用正确的、正面的管教方式,彻底改变家里和学校的氛围,尽管我们的孩子没有成为完美的人,但是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比以前快乐多了。从现在起,学会做一个和善而坚定的家长与老师。

幼儿园《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4

这段时间看《正面管教》这本书,收获颇多。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管理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就谈谈正面管教中的一个原则———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的共事。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师教五年级的第一年非常难,他对待那些挑战老师的学生的方式,就是简单的对他们强硬,并要求他们好好表现。结果老师强硬了,学生变得更强硬;老师变得更强硬,学生甚至比老师更强硬。于是这位老师意识到变强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的几年,这位老师在过渡和善与随后的彻底粗暴之间挣扎。当他问其他的老师如何做到“让孩子们听话”。一位老师告诉她,在黑板上画一个圈,让不听话的学生把鼻子贴在圈里,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

后来这位老师参加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讲习班,在讲习班中,他意识到要完全的尊重学生,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让他们承担责任,让他们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接着这位老师的教学越来越好,他们每天开班会,包括致谢,感激,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老师学会了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控制他们的上司。学生也知道了,除了读写算之外,他们还擅长沟通解决问题和一起做事,这都是人生重要的技能。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班级,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正如这位老师刚开始所做的,当孩子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我会大声的斥责他;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会罚站或叫家长。

记得一个孩子下课在楼道里跑,我看到了,不分青红皂白,也没听孩子解释,劈头盖脸就斥责一顿。结果孩子和我吵起来,其实,人哪有不犯错的时候,何况孩子。我们老师对于孩子的犯错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心态。老师不要再直接插手孩子的犯错,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在班级班会上,指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孩子觉得犯错是常有的事,只有改正就还是好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被尊重。

我们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尊重孩子对孩子犯的错,找原因,找方法。同时,坚持有错必改的原则,不能娇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