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竹子,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及竹子的用途。
2.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竹制玩具、用具、图片。
2.竹子盆景。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
1.出示竹子盆景,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竹子息息相关。竹子长大以后,人们可以用它来制作很多东西。
师:小朋友们想想看你们家里会有竹子制成的东西吗?
(幼儿自由交流)我们再来看看竹子还可以做成什么东西。
2.出示各种竹制作品的`图片。
二.出示各种竹制玩具、用具。
1.倾听竹制玩具奏出的“生日歌”,师生同唱“生日歌”。
2.教师让幼儿猜猜,今天谁过生日(小狗),师:这是小狗今天过生日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小狗还收到其它的礼物,小朋友想看看吗?
三.幼儿自由玩竹制玩具用具。
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和孩子们一起玩,也问问他们玩的是什么?然后让孩子明白,这些礼物全部都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
四.向幼儿介绍竹笋的食用价值。
教师告诉幼儿,竹子刚刚出生冒出土的时候非常嫩,这就叫竹笋,竹笋是可以食用的。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师:有谁吃过竹笋做的菜吗?
通过看图片帮助幼儿回忆平时吃过的竹笋做的菜。说一说吃到嘴里感觉是什么味道?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
认知目标:了解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
技能目标:能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祝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歌曲《新年好》。
课件准备:《新年好》动画视频;“新年的习俗”组图;“新年祝福”图片。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新年好》,引导幼儿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激发活动兴趣。
这是什么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快过新年了啦!人们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组图“新年的习俗”,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习俗。
1.出示图片“新年的习俗-1”,了解过年“贴年红”的意义。
图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人们贴的这些东西都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要贴这些东西呢?
小结:过年的时候,人们会贴春联、年画、窗花等等,这些东西上都有喜庆的红色,统称“贴年红”,人们通过贴年红营造喜庆的氛围,为新的一年祈福。
2.出示图片“新年的习俗-2”,了解过年放鞭炮的习俗。
图中的人正在做什么?
过年我们为什么要放鞭炮?
还有什么时候会放鞭炮?
小结:大家碰到喜庆的事情,都会放鞭炮庆祝,但燃放鞭炮需要到指定的安全地点,不能随处燃放。
3.出示图片“新年的习俗-3”,感受新年穿新衣的习俗,并认识唐装。
新的一年,人们还会做什么呢?
熊猫奇奇和妙妙穿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小结:新年第一天,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迎接新的一年,奇奇和妙妙穿的衣服是唐装,唐装是中国的传统服饰,有些人会在新年穿上唐装,寓意着吉祥如意。
4.出示图片“新年的习俗-4”,感受新年送红包的习俗。
奇奇的爸爸送了什么给奇奇?
你收到过红包吗?
过年收到红包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呢?
小结:过年的时候,大人们会给小孩发红包,代表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小孩收到红包后,也会对大人说一些祝福的话。
5.师幼讨论,鼓励幼儿交流更多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
贴年红、放鞭炮、穿新衣、发红包等都是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
小结: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还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代表团团圆圆;很多地方还会舞龙舞狮、踩高跷、放烟花等来庆祝新年的到来,祈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出示图片“新年祝福”,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祝福。
图中的人在做什么?
过年的时候,人们见面会互相拜年,说祝福语,你都知道哪些祝福语?
新年快到了,你们对亲人或朋友有什么祝福呢?请你说一说。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卡纸和画笔等,鼓励幼儿将自己要对亲人或朋友说的祝福语画在卡纸上,制作成贺卡送给亲人。
家园共育:
家长陪伴幼儿观看“宝宝巴士APP”的“欢乐新年系列”视频,了解更多过年的习俗。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轻松氛围中理解发型的结构并感知秋天的美好。
2.用树叶、水果、花朵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秋姑娘的发型。
3.初步学会互相欣赏作品,评价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教师操作课件激发兴趣--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请你们看一看这几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这些阿姨的头发漂亮吗?
--谁给她们做出来的?这些发型都有好听的名字哦!(运动轻便发型、时尚爆炸发型、宴会盘发发型、披肩直发、波波发型(学生童花)、质感波浪发型)二、引导幼儿观察、说说"秋姑娘的发型"。
--老师这还有一位小客人,看!她来了,她谁呀?她呀,是秋姑娘。
--秋姑娘看到了那么多的发型,她也想把自己的发型变一变,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用什么来装扮自己的发型的?(让幼儿给发型起名字)--秋姑娘的"落叶飘飘"发型真漂亮,这回她又到了哪呢?(果园里、给发型起名字)。
--秋姑娘到了花园里,你们知道这回她想用什么做发型?(花)谁想给秋姑娘设计一个发型?(幼儿操作并给发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三、自由创作大胆想象--刚才这几位小朋友给秋姑娘设计了一个×××漂亮吗?我看出来了,你们也想给秋姑娘设计发型对不对?记住哦,不能跟别人设计的发型一样哦,不然就太没有创意了,好了,大家行动起来!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将幼儿设计的发型展示出来,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同伴或客人,你用什么为秋姑娘设计了发型?
五、结束活动--将作品带到活动室给好朋友欣赏。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4
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的亲情。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意。
准备
1.挂图。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25―28页。
过程
1.观看挂图。
有一只小乌龟想去看爷爷,你们知道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幼儿自由结伴看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25―28页,和同伴小声议论。
请幼儿讲讲是否有看不懂的地方。
2.理解图意。
结合挂图,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
小乌龟带了什么去看爷爷?这是一棵什么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乌龟走啊走啊,这棵树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乌龟行动缓慢?
引导幼儿理解小乌龟因爬行速度慢,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爷爷家,所以苹果树都慢慢开花结果了。
3.欣赏故事。
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乌龟不仅给爷爷带来了苹果树,还带来了什么?爷爷心里会怎么想?
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小乌龟关心爷爷,给爷爷带来快乐,是一只可爱,懂事的小乌龟。
建议
把乌龟行动缓慢的特征融进一个饱含亲情的故事情节之中是作品的巧妙之处,短小的篇幅也适合幼儿讲述。教师应引导幼儿经历熟悉→理解→讲述这一渐进的学习过程,以达到有效的学习结果。
附:小乌龟看爷爷
小乌龟想爷爷了,他说:“我要去看爷爷,顺便给他送一棵苹果树去。”
小乌龟把苹果树绑在背上,出发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开花了。蜜蜂来了,蝴蝶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结出了小苹果。小鸟来了,大鸟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成熟了,爷爷的家到啦!
小乌龟和爷爷吃着红红的苹果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