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工作计划 > 正文

小学班主任一周工作计划

2025/10/10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班主任一周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班主任一周工作计划 篇1

1、班主任开学工作会议:2月5日下午4:00报告厅。

2、组织好学生报到工作:2月6日(周一)上午8:00前班主任须到班,①及时清点报到人数;②扫年气,各班组织学生仪容仪表自检;③清扫教室、走廊及包干区卫生;④收齐《告家长书·家长意见反馈表》,送政教处存档;⑤检查学生寒假作业;⑥发放学生新教材及簿本。

3、组织好一次全校大扫除:2月6日(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全面打扫班级及包干区,确保教室 “三净一齐”(地面、墙面、门窗干净,课桌整齐),请班主任务必亲自督查,教育学生注意安全。政教处将检查反馈。

4、组织好第一次主题班会:2月6日(周一)下午第一节课,内容为①新学期,新目标,新跨越,新收获;②开学常规教育:仪容仪表、车辆停放、校服胸卡、过早到校、乱扔乱抛、牛奶饮用、就餐纪律、课间秩序、男女生交往、升旗及跑操等。

5、组织好第一次升旗仪式(开学典礼):2月7日(周二)上午第二节课下,班主任须到位,学生唱响国歌(七八年级穿新冬季校服,九年级老冬季校服)。周三-周五上午大课间正常跑操

6、加强各班班级文化建设:①《四表》规范张贴上墙;②出好新一期黑板报:主题为新学期、新跨越,2月10日(周五)前完成,政教处将检查评比;③各班局部更新《班级文化角》。

7、撰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16k书写或打印,2月13日前交周鑫,或发送到114819194@xx(注明班级及班主任姓名),以便装订成册。

8、本周常规管理重点:仪容仪表、自行车停放、过早到校、校服和胸卡佩带、乱扔乱抛杂物等。

9、1周校政(实践)值日安排:

日期 2月6日 2月7日 2月8日 2月9日 2月10日 2月12日 2月13日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日 下周一

班级 八(1) 八(2) 八(3) 八(4) 八(5) 八(7) 八(6)

小学班主任一周工作计划 篇2

1、做好长假后的调查工作,看班级内是否有人在此期间有不良行为。如:偷窃、打架等。

2、提倡学生课间文明活动,把那些互相追逐、打闹,甚至是滚得满身土的`野蛮活动,变为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

3、收“拾旧利废”捐赠贫困学生的钱,如数交给教导处,并向学生公布,表扬捐款多的学生。

4、对学生再次进行队的教育活动。

5、准备好下周的国旗下讲话稿。

小学班主任一周工作计划 篇3

第一周

1、总结暑假工作,提出新学期要求,做好新学期打算。

2、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条例》。

3、抓好学生常规,早日进入正常秩序。

第二周

1、组织好教师节主题班队会活动。

2、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继续抓好常规教育,进行常规训练。

第三周

1、继续巩固上两周的活动内容。

2、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

第四周

1、进行班级写字比赛。

2、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第五周

1、庆“十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组织词语接龙比赛。

第六周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七周

1、继续抓好纪律和学习目的教育。

2、进行班级朗读比赛。

第八周

1、继续抓好课堂常规教育。

2、进行尊敬父母的教育。

第九周

1、进行计算题比赛。

2、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

第十周

1、准备期中考试。

2、继续抓好法制和安全教育。

第十一周

1、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抓好复习教

2、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3、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1、总结期中考试,吸取经验教训。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和审美观念。

第十三周

1、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准备节目,欢庆元旦。

第十四周

1、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第十五周

1、准备阅读比赛,写字比赛。

2、开展我爱奥运活动。

第十六周

1、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2、教育学生早睡早起,不能因天冷而贪眠。

第十七周

1、再次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2、评选班级文明学生。

第十八周

1、继续巩固上周活动内容。

2、举行班级庆元旦演出。

第十九周

1、制定复习计划,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2、学习三好学生评选条件,准备评比。

第二十周

1、搞好各类评比,树立榜样。

2、加强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准备工作。

小学班主任一周工作计划 篇4

1、星期一升旗,并且将讲话稿交大队部。

2、天气变冷,提醒学生及时添加衣物,以防感冒,影响学习。

3、通知学生11月6日期中考试,组织好学生的.复习。

4、摸清班内的差生,建立好差生档案,寻找好的转差措施。

5、巩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