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对“问题式情境教学模式”的深入理解,真正将模式运用到自己的常规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深入探寻“问题式情境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规范性及有效性。
3、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二、确定课题
根据语文教学进度,选择以下课题作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课题。
一年级:《雪孩子》
二年级:《父亲和鸟》
三年级:《陶罐和铁罐》
四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年级:《七律长征》
六年级:《伯牙绝弦》
三、独立钻研,写好教案
课题确定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案。使用的教案必须自己设计,教案必须立足于“问题式情境教学模式”。
四、分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本次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分为六个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在站前路小学王红副校长的引导下,通过视频教研,各年级教师要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他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五、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举行同课异构现场教学活动要求片区同学科教师必须全部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活动时间见下表。
六、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然后组内互动交流评课,重点谈教师在运用模式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设计,最后确定出一份最为优化的教学案例,供同年级所有教师使用。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篇2
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全校毕业班教师搭建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全面提高毕业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在本学期举办“同课异构”赛课暨毕业班复习研讨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1、本着以赛促研,以赛代训,研训结合的原则,为毕业班教师提供个人素质提高和展示教学风采的舞台。
2、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毕业班复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高效性。
二、活动目的:
“同课异构”是不同教师执教同一课题,展示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板书方式及对教材独特的理解等。此次活动旨在实现同伴互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旨在提高教学教研水平,促进共同进步,指导教师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及时发现问题、研讨策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毕业班的教学成绩夯下坚实的基础。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片小负责人
四、赛事说明:
1、参赛内容:语文指定内容为课内阅读复习,数学指定内容为应用题复习。
2、参赛课型:毕业班复习课。要求教学目标明确,结构完整、过程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注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参赛教师:中心完小、二小及各片小抽选一名毕业班语文或数学教师参赛。(参赛教师以负责人在中心学校所抽中的科目为准,不得更改)。
4、抽签时间:4月18日上午12点在校长室。
5、参赛地点: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
6、参赛时间:5月初(以本次活动实施方案为准)。
五、活动要求
1、任教负责人所抽中科目的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下必须参赛。
2、每位参赛教师准备一份参赛教(详)案上交教科室。
3、参赛教师所需借用的班级将由学校统一调配并在抽签时体现,被借用班级的班主任应提前到位,积极配合,组织协调,负责将本班学生送进多媒体教室。
4、没有赛课任务的毕业班语、数教师必须积极按时参加此次复习研讨活动,不得迟到、早退,认真作好听课及评课记录且将听课笔记本上交教导处备查。
5、参加观摩、听课的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须将电话调至静音状态,且不得在赛课时随意进出。
6、各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群策群力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效果。要安排好学校的有关工作并注意往返安全。
六、奖项及奖金设置:
1、语文与数学参赛科目分别设一等奖1 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若干名。
2、一等奖奖金200元,二等奖奖金150元,三等奖奖金100元且颁发荣誉证书
七、现场工作人员及分工:
多媒体技术指导:
摄影:
录像:
奖品准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篇3
为了落实台儿庄区教育局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三六五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市优秀教师的引领示作用,决定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中心,着力改进教法和学法,使课堂充分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培养和打造一批教学基本功过硬,教有特色的研究型教师,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的意义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就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学科教学的规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呈现出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形式,让教师实现思维碰撞,提升教研水平,加速专业成长,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有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效益。
三、工作思路
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应充分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是研究“异”。明确比较研究的的主题,关注同课之中的异构在何处,各种异构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还存在着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要做到四个结合:与学校教学常规要求相结合;与学科集体备课活动相结合;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与题研究相结合。通过活动,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典型案例。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活动的组织管理,提高活动质量,由教导处牵头,数学教研组负责组织落实。
五、活动安排
(一)、活动内容
四年级数学学科“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
(二)、活动主持主持人:
记录:
(三)、活动总结主持人:
记录:
(四)、活动进程
1、活动时间:20xx年10月31日(星期四)全天。
2、活动地点:实验小学塞课室。
3、参加教研活动的领导、老师到赛课室集中。
4、活动安排:8:20主持人宣布活动进程及要求。
5、参加人员:枣庄市师范附小领导、教育局领导,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教导处做好上、下课时间的把握,准时上下课。
6、评课说课:下午4:00——5:30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集中在报告厅评课说课,具体安排:
首先由林向阳校长宣读会议议程:
1、上课教师说课
2、王主任评课
3、林校长评课
4、王主任作精彩报告
5、刘玉国校长总结发言
六、其他事项:
1.本次教研活动为期一天,上午1、2、3节由3位教师分别讲授同一课题,下午研讨。
2.准备阶段:组织“同课异构”活动,参加“同课异构”授课教师的课,代表本校的教学教研水平,是本校学科集体智慧的呈现。学科教研员指导授课教师备课。
3.研讨阶段:
(1)授课教师阐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理念和理论依据,总结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得失。
(2)专家点评。
(3)学校校长作总结发言。
4.总结阶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5.如果活动时间有变化,另行通知。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时间与地点
(1)时间:xx年12月18日
(2)地点:市中区西王庄中学
(3)科目:英语地理
(4)课题:英语:八年级unit 10 section a第一课时
地理: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6课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活动内容
1.同课异构
五校展示课观摩,五节课在上午全部展示完(上午安排五节课)。
2.分组交流
上午听完五所学校的五节课的基础上,下午分学科进行研讨。上课教师作好说课准备,每校一名评课教师评课。
3、集体点评
每个学科组由学科负责人,然后进入活动总评阶段。
4.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科教师将自己的活动反思撰写成文,发布到学科博客上,以便使研讨活动进一步深入下去。
三、活动程序
(后行通知)
四、活动其他事项
1、请各校于12月14日(周一)上午前将讲课教师名单、来我校总人数发至此邮箱。
2、请注明讲课教师是否使用课件或有其它要求。
3、个人教具请自备。
4、12月16日(周三)将正式活动方案发至各校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生命线,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促进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学领悟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开创我校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预期目标
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同一年级教师“选定同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等环节,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
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组织领导
1、机构设置
组长:
组员:
2、成员分工
组长负责“同课异构”活动的宏观指导;负责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负责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开展。负责多媒体教室会场的布置及活动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
四、活动内容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由教导处牵头制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向教师宣传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同课异构”对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处,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之中。
2、第二阶段: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在教导处统一安排下,语数两教研组具体安排各自小组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施。
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的环节加以实施。教导处在开校下发授课教师安排表,教研组组织授课教师做好准备。讲课前,教师将课题报教研组长处,“同课异构”授课教师的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教师的评议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一并上交教导处。
3、第三阶段:“同课异构”参与教师进行阶段总结
针对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引导上课教师提出自己参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研活动的健康发展。
4、第四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根据一学期来,各教研组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得失,不断总结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五、保障措施
1、本次教研活动要求全员参加,教研活动的开展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后评议活动的时间定为教研例会时间,地点在各教研组活动场地,由教研组长安排活动相关事宜。
2、各教师要按时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做好记录。
3、各教师除参加本教研组的听评课等活动外,及时安排时间参与其他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4、定期进行组内研讨交流,并做好阶段总结。
5、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