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名校校长给大学生们励志演讲稿

2025/10/10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名校校长给大学生们励志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名校校长给大学生们励志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全体毕业生同学:

大家上午好!

刚才播放的视频短片中,老师们为你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和殷切的嘱托。视频中一幕幕熟悉的场景,都会让你们回想起,过去几年在天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学习生活时光。你们在课堂上刻苦学习,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在科技创新中施展才华。你们与一届又一届的同学一样,为天大带来了青春活力,为天大带来了勃勃生机!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欢送2096名硕士生、388名博士生迈向新的人生旅途。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今年4月初,我与在座的部分同学,以及侯德榜先生的亲属,共同观看了在求实会堂举行的侯德榜话剧公演。话剧以我校校友,我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奠基者,侯德榜先生的事迹为背景,再现了他实业报国、培养人才、献身科学的“爱国奉献”精神。“爱国奉献”是天津大学120多年来的悠久传统,激励着师生砥砺前行,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贡献。我很高兴地看到,你们在求学期间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过去几年,你们见证了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学校同样也见证了你们为学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你们与天大共进步、共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精神。在此,向你们、向每一位甘于奉献的天大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崇高品格。常怀奉献之心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快乐;心有奉献之念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学会了奉献,便拥有了快乐,也拥有了前行的力量!在你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之际,衷心希望你们做新时代快乐的奉献者。

做新时代快乐的奉献者,希望你们树立报国之志。天津大学从诞生之初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到20世纪早期作为“科学建国的堡垒”开展科学研究,再到今天“两个聚焦、一个扎根”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我们始终以“兴学强国”为己任,将“爱国奉献”作为光荣传统和价值追求,这是天大人最鲜亮的底色。1950年,在美国的科学家名录上,出现了28岁中国青年的名字,他就是化工泰斗余国琮先生。同样是在这一年,他放弃优厚的科研条件,满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投身祖国建设。50多年来,余国琮先生始终没有忘记,周总理视察天津大学时的重托,他怀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把对祖国的爱融于事业中。为争一口气,他成为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开拓者;为争一口气,他积极推动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争一口气,他倾心育人,桃李满天下。余国琮先生一生甘于奉献,将满腔热忱和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同学们,希望你们以余国琮先生为榜样,坚守天大人爱国奉献的人生选择,有一颗为国家和民族赤诚奉献的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做新时代快乐的奉献者,希望你们练就实干之功。无论通达美好梦想,还是成就壮丽事业,坦途只有一条,那就是一往无前地实干,用实干筑路、以实干圆梦。我校青年教师宋鹏,3年前,他离开刚怀了双胞胎的妻子,来到了偏远的甘肃大寨村,用奉献实干投身“精准扶贫”工作。他种花椒树、办加工厂、开电商扶贫中心,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他还延长了驻村工作时间,并把妻子和两个孩子接到大寨村,继续扶贫。在他任职期间,大寨村的道路硬了,路灯亮了,安全饮水通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宋鹏说:“一定要带着奉献精神去做事,才能真正为百姓做好事,自己也能体会快乐。”刚刚发言的材料学院张银宇同学,选择成为一名“中国面壁者”,积极投身祖国西部建设,为中国军工事业贡献力量。教育学院孙梦宏同学本科毕业后赴甘肃支教1年,在泰国做汉语教师2年。如今研究生毕业之际,她毅然决定到西藏昌都基层工作,从一名“大学生”主动转变为扎根西藏的“小学生”,服务西藏建设发展。同学们,选择奉献不意味着失去,而将拥有更广阔的天空和更高尚的价值,请你们相信,奉献者的人生最美、最甜、最快乐!希望你们练就实干之功,以青春之我、奉献之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做新时代快乐的奉献者,希望你们常怀感恩之心。奉献,是源自内心的感恩,是对社会和人民的感恩。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也最能懂得奉献的快乐。当你们走进“最美图书馆”,徜徉在文化世界、精神家园的时候,你们也一定记住了郑东这个名字。郑东校友在学校119周年校庆之际,捐赠了5000万元教育基金,用于新校区图书馆建设,他的.一句“像孝敬双亲那样感恩母校”更是让我们动容。刘毅校友捐赠6000万元注资“至善贷学金”项目,支持获得“半奖”资助的学生到国外名校攻读研究生;捐资设立九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为同学们搭建了全新的自主科研实践平台。他说,“很高兴能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尽微薄之力。”像郑东、刘毅校友一样,许多校友在取得成就之后,回馈母校的教育事业,这是天大学子爱校情怀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天津大学的发展,与我们培养的学子息息相关,我也希望你们在毕业后,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亲友、感恩母校、感恩社会、感恩时代、感恩国家,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从这里出发,用你们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一个时代的前行,离不开付出,更离不开奉献。在你们扬帆起航之际,衷心希望你们树立报国之志、练就实干之功、常怀感恩之心,做新时代快乐的奉献者,在奉献中提升人生的境界,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在奉献中成就非凡的事业,在奉献中让生命闪光!

最后,祝大家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名校校长给大学生们励志演讲稿 篇2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同学们步入大学,即将开始人生中一段最重要、最丰富多彩的旅程。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你们可能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也或许有着点点的困惑与迷茫。“如何才能不辜负大学的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一定是大家思考的最多的问题。

大学生活不同于初中高中学习生活,在这里,你们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刻,探讨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意义重大。开学之际,我最想对同学们提出的希望就是发扬传统,回归常识,正本清源。这是个看似寻常的话题,但是在当前社会浮躁,过分追求物质占有和享受,有时又个人主义膨胀,功利主义盛行,常识和传统常常遭到遗忘和扭曲的情况之下,显得尤为必要。

一、回归“做人立德”的常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立德为第一要务。对立德修身的要求,是儒家经典《大学》最重要的精神。品德、修养、诚信、孝道、担当是对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有德之士。人无德不立,人无德寸步难行。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勤俭节约等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近年来出现了种种道德扭曲和丧失的现象,令人痛心,有时会使人无所适从。但是,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不能代表中国社会道德的主流,只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非正常现象,中国主流社会正在召唤和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归来。我希望中国科大的学生们,不忘做人立德,要谨记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把修身立德放在第一位,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常怀友爱和仁爱之心,尊师敬友,助人为乐,爱人爱国爱科学,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德才兼备。

二、回归“读书科研”的常识

树立真正的创新观念和高远的人生志向

读书是享受和增长知识的过程,科研亦是人生的高尚事业之一。回归“读书科研”的常识,就是在大学生活中不要太过功利,单纯的认为大学就是考试通关、刷学分刷GPA,最后拿一纸文凭作敲门砖,接着考托福、雅思,出国留学,最后成“土豪”,当“大款”,开豪车,住豪宅。创造和传播文明,忧国忧民,不谋私利,胸怀天下,历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和光荣传统,期待你们能发扬光大。回归“读书科研”的常识,就是要把发现科学和社会问题、解决科学和社会问题当成自己的矢志追求。在大学,我们学习知识,明辨事理,学会分析和思考,增强造福人类社会的责任感;我们参加科学研究,提高实验技术,培养科研能力,增长才干,探索自然奥秘,早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为了“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造福人类社会做贡献。回归“读书科研”的常识,就是树立真正的创新观念和高远的人生志向。不要被社会上急功近利的观念和现象所误导和裹挟,不要把简单的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的研究当成创新,不要把常见的勤工俭学、摆摊卖串儿、走街串巷送快递件儿当成创业,不要把滥竽充数、写灌水论文当成科学研究的目标。同时,读书科研一定要认真,不能马马虎虎,切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找准问题,锲而不舍,究其本质;要平心静气,融会贯通,培养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乐观自信的心态。回归“读书科研”的常识,我们就能:于自身,是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升自我;于社会,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三、回归“自理和自立”的常识

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规划自己

各位同学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到大很多事情可能是父母帮助或代劳的`多,家人照顾的多。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应该告别之前可能的依赖,要学会自理、自立和承担责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规划自己,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家长放心,让亲友放心,让老师和学校放心,让社会放心。看到一些同学勇敢地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坐火车到学校报到,我感到很高兴,为你们自立的第一步点赞。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既有利于自己,又不影响他人。要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做到学习好,身体棒。要重视仪容仪表,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记住“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自己动手洗衣晒被,打扫房间,使得环境整齐整洁,人人都成为“帅哥、靓女”。要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消费量力而行,生活水平上不盲目攀比,常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要反对浪费,勤俭节约,不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从中发现自身潜力,体会自立、责任和感恩的内涵,自己成长,也有益社会,为将来跨出校门、贡献社会做好准备。

四、我希望同学们回归“独立思考”的常识

保持头脑清醒,不冲动,不跟风

大学旨在培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要形成独立之人格,独立生活是物质基础,独立思考是精神内核。独立思考具有改变人生、改变社会的力量,独立思考会产生牛顿,产生爱因斯坦,产生一个个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价值观取向多元化,如何从碎片化的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如何从泥沙俱下的公众舆论中明辨是非,是在大学时代要练就的基本功之一。你们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冲动,不跟风,不“人云亦云”,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保持批判和质疑精神,不读死书,不迷信书本,努力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要学习历史,了解社会,明辨是非,

名校校长给大学生们励志演讲稿 篇3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我们20xx届540名同学的顺利毕业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同时,向所有为你们成才成长倾注心血与汗水的父母和师长,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过去的六年时间,国际学校见证了你们的风采,你们激扬的青春已经永远印刻在国际学校的记忆中。你们在课堂上汲取知识、探索科学奥秘,在社团活动中丰富人生体验,在公益路上扛起责任的大旗,在各级各类大赛中独占鳌头,这些点点滴滴的背后,我都强烈的`感受到了你们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所以,今天,我要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把生命中最珍贵、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留在了这里。

国际学校这几年在教育教学上做了很多创新,我们积极探索并形成的“博融阅读”教学法、“博融作文”教学法、“智维数学”教学法以及成体系推出的STEAM教育,汇聚众智,无不彰显着我们大国际的智慧与创造力,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了非常有意义的六年时光,共同收获了成长和幸福。所以我也想借此机会衷心地感谢我们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

要毕业了,但同学们的青春依然富甲天下,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作为校长,我想提出几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希望你们保持阳光心态,心中永存“希望和感恩”,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始终对生活报以努力、爱意、和宽容。

第二,希望你们和而不同,有点“个性”,希望你们保持自我,坚持多元化发展,只有这样,你们的人生才够有趣、够特别。

第三,希望你们永存梦想,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是我们对应然之事的承诺,也常听你们说,“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它实现了呢”所以,希望你们始终相信并坚持梦想的力量。

最后,希望你们有远方又有脚下,这一点,可能需要你们用很长一段时间来领悟,但我还是决定将这份期待寄托给你们。

我听说,前段时间一位初中生的作文火了,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今天,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愿你们在十几年、几十年以后,归来时,仍是少年。

同学们,每一个离开的你们,都是国际学校发出去的“最美名片”,青春的风帆即将远航,闪闪发亮的日子,我们都会铭记,今夏,我们不说再见,愿你们带着国际人的“DNA”一路前行!

最后,愿你们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前程,再次向你们的毕业致以我最诚挚的祝贺,谢谢大家!

名校校长给大学生们励志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不会忘记相伴走过的同窗好友、为你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以及在宿舍楼前一笔一画写下各种通知的楼长;你们不会忘记在北大学到的知识、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社会的视角、为人立世的原则。正是这些人、这些景、这些光阴和故事,让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痛,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成长!当然,我也希望,你们一定要忘记:请你们忘记成绩单上的分数,那真的`只是“浮云”;请你们忘记曾经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不愉快,多想想那些纯真的友情,你们就不会那么的“伤不起”……忘记这些,放下这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你们将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拥有无限的可能和无数的机遇。我衷心地祝愿: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前行,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