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2025/10/11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的一系列故事。书中淋漓尽致的描写了一系列人物,一代枭雄曹操,天下奇才诸葛亮,猛将张飞,庸主汉献帝、刘禅等。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关公。

关公人称“美髯公”,他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我最欣赏的是关公的忠义和勇气。

关公为人忠义,知恩图报。自从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后,他一直未兄长刘备光复汉室的理想而奋斗,从不背叛。即使在曹营深得曹操厚待也是矢志不渝,留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美谈。在赤壁之战中他不惜违背军令状,放走曹操以报当年不杀之恩。

关羽勇气十足,意志坚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崭六将”中他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一路拼杀,无人可档。“单刀赴会”中他只身入敌境,无人敢言。“刮骨疗伤”中华佗为他刮骨疗伤,他居然还在和马良下棋。真是令人心生敬畏。

但是关公这个人也有他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骄傲自大。他在荆州大战中,把江陵、南郡、公安这些后方重镇以及供应军需的重任交给素来有隙的`糜芳和傅士仁,又不听马良的建议倾巢而出,最后败走麦城,凄惨结出了一生。

我们读古代著作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我要学习关公的忠义和勇气。努力学习,善待身边的父母,师长和朋友。在生活中不惧困难,有应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也要以关公的骄傲自大引以为戒,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虚心谨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2

今年我读了很多书,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不但是四大名著之一,而且每个人都非常厉害,特别是刘关张三兄弟,曹操和孙权,每个人都是叱咤风云的超级高手。

《三国演义》讲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蜀国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在他的帮助下,蜀国变得强大起来。诸葛亮可以说是天才,是当时的智多星,他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仿佛所有的战争都在她的意料之中。“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这回中,诸葛亮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讲诸葛亮被鲁肃请到孙权的`大殿上,大殿有一班文武二十多人。他们看见诸葛亮,都认为他只是军师,没什么才能,都瞧不起他,就故意出一些难题让诸葛亮出丑,先问的人是孙权的第一个谋士,诸葛亮就想,如果不先难道他的话,就说服不了孙权。他若无其事,他知道他们想问一些难题让他答不出来,而且还想嘲笑她的国家。于是他就进行反驳,当然,这并不是一般的反驳,他在回答的过程总,说出了吴国的笑话。让那些文人招架不住。诸葛亮可以说是智慧的化身,没有什么能难得到他,他真的是神机妙算,有超出常人的头脑。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最佩服得人,无论在什么方面,他都由于其他人。《三国演义》对我来说,是一位带领我前往成功的导游。如果他们还在的话,我想我们的智慧是可以超过他们的。我们应该回到那个时代学习,哪里可以把我们丢失的东西找回来。《三国演义》是一本有灵性的书,它告诉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3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写了东汉末年,朝政的腐败,各地黄巾军蜂起。镇压黄巾军起家的曹操经过多年征战,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又挥师南下,准备趁机统一全国。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大败。魏、蜀、吴三国鼎力局面从此形成。

不久,孙权杀了刘备的义子关羽,夺了荆州。刘备为了报仇,率大军划吴打败而归。刘备病死,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有采用联吴抗魏的方针,先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不久司马氏掌握了魏国政权,并先后灭掉蜀、魏两国,建立了西普,统一了全国。

这本书中人物众多,各具个性。我最敬佩的是“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和军师“诸葛亮”。“五虎大将”个个才艺不凡,要么武艺高超,要么足智多谋,都对主公忠心耿耿。“诸葛亮”非常聪明,他们善用计谋来帮刘备打胜仗,而且是非常爱国的,处处为蜀国着想……这些人的美好品质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但书中有些人却不同,比如说周瑜,他虽然也十分聪明能干,但心胸狭窄,他眼里只有诸葛亮一人,他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他想: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我不喜欢周瑜这样的人。

当然,对书中某写人物的解读我也有自己独特的的'见解。曹操被人们说成是奸雄,但我很佩服他的军事才能,懂得行刺、讨伐等方法。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之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我觉得他是三位君主之中最有才干的,魏国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总的来说,这本书使我打开了眼界,《三国演义》这本书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4

跨入三年级,老师推荐我们看四大名著,我疯狂爱上了《三国演义》,爱上了刘、关、张的兄弟之情;爱上了亮、瑜的足智多谋;爱上了绍、曹、刘的运筹帷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他们自从结义后,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在第十五回中关公被曹操所擒,曹操想收买关公,让关公成为自己所能用的大将。于是,他献酒、献钱、献美女,但关公都不屑一顾。最后曹操拿出心爱的宝马——赤兔。关公看到非常高兴,连夜骑马与刘备会和。曹操是赔了宝马又失脸面。从而看出关公对刘备的兄弟之情有多深。在第五十回中关云长义释曹操,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败涂地,落荒而逃,被关云长所擒。曹操道出了他之前对关公的.好,关云长听后就放了曹操。从而看出关公讲义气。

《三国》中还有许多人物都能体现他们的情与义,这些深深触动我小小的心灵。

记得有一次我刚上完体育课,当时我们都口干舌燥,而我恰没带水,于是我向我的好朋友要水喝。但我的好朋友扭扭捏捏的就是不肯。我当时气极了。从此我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想着总有一天我要以牙还牙。这一天终于到了,快上课了他突然跑过来向我借刨圈。我想:是你先对我不义,修怪我无情。他灰溜溜的走了。课中我总是坐立不安,想起《三国》,想起他们朋友间的情深意重,觉得我好小人。于是我偷偷的把刨圈传递给他,他收到刨圈后向我甜甜的一笑。我这才安心听课。

从此我们又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我也懂得了遇到什么事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朋友要以礼相待,不要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