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活动方案

2025/10/12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举办xx年校园科普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认识科学能改变生活,提高科技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体验观察、发现、创造的成功与快乐。同时,营造校园良好的科技氛围,展示学生的科技特长,张扬个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科学引领未来,智慧创造生活,参与创造,体验成功。

三、活动时间、对象

活动时间:第11---14周(xx年11月08日~12月07日)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1.科技节开幕式

2.听一次专家科普知识讲座或观看科普录像片

3.各班出一期科普板报,学生每人出一份科普小报

4.创造发明方案设计

5.创意图形大比拼

6.巧搭高楼——扑克搭塔竞赛活动

7.模型竞赛活动

8.科幻画比赛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创造科学”的氛围,做到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与竞赛。

2、利用科普节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与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

3、鼓励教师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辅导学生参加科普活动。

4、各项竞赛做到有布置、有总结,评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5、奖项设置:根据各项比赛和活动的综合表现,评出各年级团体前三名,

评选优秀科普班级和校科技之星。

六、具体安排

1、科技节开幕式

时间:11周一升旗仪式

2、听一次专家科普知识讲座或观看科普录像片

时间:11周 二 下午第3节课

负责教师:陈少涓

3、各班出一期科普板报,学生每人出一份科普小报

参赛年级:1~6年级

参赛要求:每班出一期主题为“观察生活,创新环保,争做科技少年”的科普板报,学生每人出一份科普小报

时间:第12周

负责教师:陈少涓、孙平

4、 创造发明方案设计征集

参赛年级:3——5年级

参赛要求:每班上交5份方案,针对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有创造、创新和改善的新设想、新设计,均可参赛。设计方案必须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上。本次比赛只需要方案,不需制作出实物。

评奖:各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负责教师:韩丹、朱正林、陈浩、蔡小青 截止日期:13周

5、创意图形大比拼

参赛年级:4~5年级

参赛人数:每班2人

比赛时间: 第13周,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负责教师:郭峰、朱正林

6、扑克搭塔竞赛活动

参赛年级:三年级

参赛人数:每班6人

比赛时间:第13周,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负责教师:田金林、陈少涓、郭峰、朱正林

7、模型竞赛活动

参赛年级:二——六年级

参赛时间:第14周

比赛地点:操场

负责教师:郭峰、朱正林

8、科幻画比赛活动

参赛年级:一至六年级

参赛时间:第14周

负责教师:潘晓琴

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一)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良好氛围。

(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二、活动时间:寒假期间

三、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形式:

(一)学生在家长陪伴、指导下, 以儿童视角探寻、了解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的`民间习俗,用照片、调查报告、观察日记、诗歌、美术作品、手工作品、手抄报等形式记录探寻过程。期初上交班主任,学校按年级进行作品评选及布展,评比高、中、低各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

(二)做一件家务劳动:学生每天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帮父母买菜、做饭、整理家务等,感悟父母的辛苦付出,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三)做一次志愿者:学生要立足于所在社区,开展一次助老扶幼、助困扶弱、清捡垃圾、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道德实践,接受社会公德教育。

(四)读一本好书:每一位学生在寒假期间要阅读一本反映泉州文化和闽南民俗、思想健康的优秀图书,撰写读后感,期初参加学校征文比赛。

(五)锻炼一小时:在寒假期间,学生在关注安全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如跳绳、踢毽、打球、跑步等),增强自己的体质。

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它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拼搏奋斗精神,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主题

友谊 合作 拼搏 创新 团队

四、活动内容

1.活动时间:12月

2.活动地点:校内以及校外空场地

3.活动对象:商学院10级、11级 本科生学生干部

4.活动形式:室外活动

四、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工作人员简单培训,分工;

2.通过条幅、海报以及展板进行大力宣传;

3.组织并统计报名人员名单;

4.购买、准备活动道具。

(二)中期活动

可以根据网上搜索以及共同探讨等方式选择一系列富有趣味而又有针对性的活动,现举例如下:

1.友情链接:各队成员任意派成一列,由排在首位者向他/她背后的人作自我介绍,如:我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第二名队员再对他/她背后的做介绍,如:我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后边的***,第三名队员则依此介绍说:我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xx后边的***后边的***,依此类推,看哪队准确复述的`最多。

2.福尔摩斯:每队随机抽出两名队员,让每人仔细观察自己的搭档1分钟,一分钟后,两人转过脸去,背对着站立。这时,由别队成员分别向他们二人提出有关自己搭档的体貌特征的五个问题。

3.四人五脚:每队出两男两女共四人,男女交叉排成一排,相邻两人的左右脚于脚踝处绑在一起,两队或三队定距离计时赛跑,快者为胜,其他队依快慢给分。

(三)后期工作

1.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达到的效果以及优缺点做好书面总结,整理并上交;

2.根据活动中拍摄得到的照片以及活动记录制作PPT,以便保存纪念;制作宣传板,扩大活动效果。

3.做好活动开展的反馈工作,即对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调查,并听取其建议。

五、活动预期效果及影响:

通过此次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待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自己的抗压力的能力;通过团队的协作,可以促进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可以促进同学们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

六、活动注意事项及其预防措施

1.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在活动前对同学们认真讲解;

2.户外活动时,为预防下雨,请同学们带好雨具;

3.注意各种器材的保管,以免丢失。

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稻子们和妈妈一起抗涝的顽强意志和农民种植水稻的不容易,培养幼儿的难挫精神。

2、通过稻子一家相互关爱的生动场面,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3、叙述表达,萌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的理想。

活动重难点: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教育幼儿面对困难不畏惧,培养幼儿尊重成人劳动、爱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农村稻田丰收的景象,体验收获的喜悦。

物质准备:

1、童话故事(自编)。

2、主题绘画材料或自制图片用的相关材料一份(剪刀、油画棒、纸等)。

活动过程:

活 动 流 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农民收稻谷的情景。

1、这段时间农民伯伯正在干什么?

2、稻谷丰收了农民伯伯心里怎么样?

3、可是前一段时间天下雨的时候,农民伯伯心里怎么想?农民伯伯收割稻子遇到了哪些困难?

(过渡语:是啊,不只是农民伯伯很担心,田里的稻子也在发愁。听听稻子们和妈妈是这样对待困难的`)

二、故事呈现,理解稻子和妈妈抗涝的艰难困苦以及一家人之间相互关爱之情。

1、聆听故事第一部分,感受丰收的喜悦,表达丰收的心情。

(1)稻子从播种到收割需要多少时间?农民伯伯的水稻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2)你觉得农民伯伯种水稻辛苦不辛苦?为什么说很辛苦?

2、聆听故事第二部分,感受稻子一家相互关爱的生动画面。

(1)稻子妈妈是怎么鼓励孩子们的?你喜欢谁?

(2)小稻子们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激发想象,续说故事,表达孩子意愿,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愿望。

1、你觉得稻子一家后来会怎么样?它们会不会被雨水淹死?

2、给故事取个题目吧,提炼稻子一家的勇敢精神。

3、如果雨一直落下去,农民伯伯该怎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付下雨?

四、情感升华,培育爱心。

1、下雨天你的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奶奶在接送你上幼儿园的途中是遇到天下雨她会怎么照顾你的?

2、当一家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怎么做?

设 计 意 图

谈话导入,重现农村丰收的场景,提炼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农民伯伯种田的不容易。

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表达,表现出农民喜悦和着急时的心情,体验农民的辛苦。

叙说稻子一家在抗涝过程中相互关爱的生动场面,让幼儿学会在困难面前不害怕,表现出坚强的意志。

让幼儿为面对雨天想办法,或许孩子的想法更多,允许孩子幻想,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潜意识,诱发科学灵感。

拓展延伸教育,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良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