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鹿》音乐课堂教案

2025/10/1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鹿》音乐课堂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鹿》音乐课堂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歌唱教学过程既要符合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又要重视幼儿的创造表现,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这节课用拟人化的语言故事层层导入,让孩子感受这个歌曲中的情节变化,将歌词节奏化进行交流记忆,在创编中加深歌词的记忆和表达,在琴声中感知乐句的音高和音准,在教师变化的伴奏中把握歌曲的情绪的变化,在游戏情节中巩固感受歌曲 ,体会角色情感,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让幼儿在一个自然的过程中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用不同的情感,自然有弹性的演唱《大鹿》。

2、有表情的表现歌曲内容并感知歌曲中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为歌词创编动作。

3、体会角色情感,体验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表现歌曲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音乐、动物头饰(兔子若干、鹿、猎人)

活动过程

一、发声训练《动物怎样叫》音阶逐级升高练习,可以变化不同的动物(声音要亲切自然,不可大声喊唱)

1 2 3 4 ︳ 5— ︳ 5 4 3 2 ︳ 1— ‖

(师)小猫怎样叫 (生) 妙妙 妙妙 妙

(师)小狗怎样叫 (生)汪汪 汪汪 汪

(师)小鸭怎样叫 (生) 嘎嘎 嘎嘎 嘎

二、在故事的情节中自然学唱歌曲

1、以故事引入歌曲学习第一个乐段、

(1)师:你们的歌声这么优美动听,你们看,哪只小动物被你们的歌声吸引来了?(演奏音乐,出示“大鹿”图片)用故事的'方式讲述歌词《大鹿》第一个乐段(美美的大鹿,站在明亮的大房子里,看看今天的太阳真好,草儿真美,这时候突然跑来了一只小兔子,它咚咚的把门敲)

(2)按节奏说歌词“大鹿 站在 房子 里,透过 窗子 往外 瞧” ,林中 跑来 一只 小兔 ,咚咚 把门 敲;(老师和幼儿按节奏对接歌词把第一段歌词记住)

(3)大鹿是怎么唱的呢?我们听琴妈妈唱,师引导学生逐句体会歌曲情绪,先听后套歌词(注意倾听音高,幼儿自己套歌词)“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 声音要亲切自然,表现大鹿悠闲的心情;“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声音要变得急促,表现情况变得紧急;

2、以故事续讲自然学习第二个乐段、

(1)兔子为什么会敲门呢?(原来是一个猎人追来了,大鹿非常热心赶紧把门打开,把门关得紧紧的,猎人打不开门就只好走了)教师弹唱第二段幼儿感受听

(2)按节奏说歌词“鹿呀 鹿呀 快开 门,林中 猎人 追来了”“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 牢”“(老师和幼儿按节奏对接歌词把第二段歌词记住)

(3)引导学生逐句体会第二段歌曲情绪,先听后套歌词“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力度要加强,速度要稍快,表现小兔子既害怕又着急的心情;“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声音要坚定有力,表现大鹿助人为乐的勇敢精神。

3、听琴轻声演唱注意歌词的记忆。(感受歌词和曲调的配合)

4、师生接龙唱—注意角色和演唱情绪

师:老师从你们的歌声中听出来了,有的小朋友还是没有注意到大鹿的悠闲和美。也没有注意到小兔的着急,如果都是一种声音、情绪、和表情,都不变,这样小兔还能得救吗 ?(第一段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第二段要表现小白兔害怕猎人的紧张心情和大鹿不怕风险的决心。)

三、创编律动加深记忆歌词,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根据歌词,模仿相应的动物动作,或者由教师启发幼儿,模仿小兔子(小手做剪刀状,举到头顶),长颈鹿伸长脖子摇晃脑袋,动作由开始的悠闲慢慢变快然后模仿兔子的快速急切最后表现出大鹿的坚定。

四、分角色体验情感,歌曲游戏化

全班幼儿演唱第一个乐段(自然亲切明快),第二乐段分别请两名幼儿扮演小兔和大鹿对唱(紧张和坚定),歌曲结束后,教师扮演猎人,弹奏低音区,所有的幼儿都不能动,划奏表明猎人离开,小兔子欢呼(角色可以来回变动增加趣味性)

活动延伸建议

1、(以谈话形式进行)师:小朋友,猎人没打着小动物,心理怎样?(生气、遗憾)。只得怎样?(垂头丧气的走了)。小动物得救了,于是会怎样庆祝?(高兴得又唱又跳)。这说明了什么?(团结起来力量大,勇敢能战胜一切)。所以,我们小朋友之间也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来到美工区,教幼儿学习“大鹿”的折纸,在折纸纸过程中注意幼儿使用剪刀的安全,同时对于折纸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像大鹿学习要互相帮助。

活动总结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中,努力做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唱歌。

1)以童话故事引入歌曲的学习,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幼儿进入童话世界里去感受,带着问题去聆听歌曲,去聆听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聆听音乐的习惯。

2)以音乐为主体,重视幼儿的学习兴趣, 采用了听唱法的教学方法,注重音高和音准,每次听钢琴的音高中去掌握,感知音乐情绪的变化,如何用声音来表现歌曲,教师伴奏的变化上让幼儿感受整个乐曲速度上的对比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

3)将歌曲游戏化情节化以合作表演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感受合作游戏的愉悦 。

《大鹿》音乐课堂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跟着《谁在叫》的音乐做唱唱、做做等动作,体验节奏感和韵律感。

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学唱歌曲《大鹿》,感受大鹿与小兔团结友爱的亲情。

教学内容:

学生跟着音乐做唱唱、做做《谁在叫》

学唱:《大鹿》

教学重点难点:

唱好歌中反复跳跃记号和后十六分音符的特点

歌曲学唱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活动过程]师生问好

一、节奏律动

(这是一个动作组合的律动,学生跟着音乐做唱唱、做做等动作,体验节奏感和韵律感。)

1.《小动物》游戏儿歌导入:有哪些小动物在叫?

(1)师生共做游戏《小动物》

如:1233/31/55/5—/5654/31/22/2—/

小花猫在屋里喵喵喵小花狗在门口汪汪汪

1233/31/66/6—/5654/31/22/1—/

小山羊在树下咩咩咩小青蛙在田里呱呱呱

(2)演唱声音位置:小气球飞天上

(3)加上动作表演

建议形式:学生在唱唱,动动中,体会肢体的节奏感和语言的韵律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音乐《小动物》进入,如此老师可腾出手来带领学生一起律动,并且先练习第一段音乐的肢体律动,使之有个承上启下的链接,起到缓冲作用,以便学生模仿学习。

(2)师生对唱

操作说明:

1.在学唱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唱歌姿势,及用自然,大方的声音来演唱。(复习上课时的内容)

2.在听教师演唱时,让学生明确听得要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专心听,用心记的习惯。反馈时,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表现予以积极的评价,适当的点拨。

3.在活动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表现予以积极的评价,适当的点拨,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始终在关注自己。要特别关注学生听的是否认真,眼睛是否认真看。

4.该律动是上一活动内容的深入,即由说听—唱—动,既是简易节拍的进一步感知,又是歌曲学唱的初始,意在兴趣激发。附歌谱:《谁在叫》…

2、分角色表演《小羊过生日》

二、学唱歌曲《大鹿》

[活动过程]

(培养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的习惯。)

1.初听歌曲《大鹿》播放录音范唱

聆听要求:图象:美丽的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鸟儿醒了,花儿开了,草儿笑了,森林醒了。小鸟、蝴蝶忙着早锻炼,小动物们也出来了。看!小兔蹦着来了、小熊走着来了、小猴翻着筋斗来了……它们快乐的蹦呀,跳呀,欢乐的'森林里热闹极了,“砰”远处传来了可怕的枪声,小动物们都慌忙逃了,小兔急忙敲起了大鹿家的门……大鹿救了小兔,小动物们都感激大鹿,森林里又响起了动物们欢乐的歌声……

(1)学生谈歌曲听后的感觉(活泼、高兴有点焦急)

(2)用开心的感觉跟老师拍拍节奏

(2)谁帮助了谁?怎样帮助的?教师范唱

(3)老师教学生:“快进来咱们”要连在一起念,边做动作边念

2.学唱《大鹿》

(1)学生用lu跟钢琴哼唱

(2)跟老师念歌词

(2)学生和老师对口型唱《大鹿》

(3)师生对唱歌词

(4)学生完整演唱

师: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等)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间友谊,并知道友谊重在保持。

3.歌表演

师语:这首歌唱起来,听起来都特别高兴,(可学生回答,也可自问自答)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这首歌的歌名就叫《大鹿》

操作说明:

1.环节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交代明确,并要注意语速和语气。操作之前可让学生复述老师的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指导。

2.安静聆听歌曲是一种音乐学习的习惯,对刚入学的儿童而言需要教师时常提醒。提醒的方法很多,需要老师在实践中按需进行。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特别注意这一点,要善于及时提醒和表扬。

3.教师要配对的游戏让孩子来聆听歌曲,既是提高聆听的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歌词,记忆歌词。因此,教师的范唱非常重要,是能否真正吸引学生继续学习歌曲的关键。

4.歌词是让一年级学生慢慢适应歌曲学唱的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歌词朗读是歌曲学习的一个环节,不可忽视。

5.示课题后,一定要让学生复述课题,让学生记住所学歌曲的歌名。

操作说明:

1.歌中反复跳跃记号和后十六分音符,演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想办法用形象又巧妙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掌握。

2.歌曲学唱过程中教师的范唱要贯穿始终,一年级学生对歌唱还完全处于模仿阶段,所以教师要注重完整地范唱,也要注意分乐句的范唱等。

3.歌曲学唱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可用一些形象的小游戏,如声音练习

(1)“小气球飞天上”---训练学生轻轻发声演唱。

(2)“气球飘飘多整齐”---让学生学会统一发声唱,把几十个人变成一个人。

《大鹿》是一首带有富有童话色彩的法国民歌。2/4拍,大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歌曲旋律流畅、明快、节奏跳跃。第一乐段从明快的旋律和跳动的节奏,描述了小白兔跑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二乐段旋律在高音区进行。采用了同试反复、移位模进的手法,加入较密集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白兔害怕猎人的紧张心情和朋友间团结一致不怕风险的精神。歌词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富有童趣,深为学生所喜爱。

《大鹿》音乐课堂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编写节奏

3.创编歌表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节奏感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表现二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

1.换气记号的掌握。

2.节奏╳ ╳ ╳ ╳ | ╳ ╳ ╳ ╳ ╳唱出的音与敲击的节奏准确无误。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进教室《小鸭子》,按四个半圆形坐好。

2.听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3.听音乐拍击节奏(教师弹奏《大鹿》旋律)。

二、新授歌曲《大鹿》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小兔子在猎人的追赶下,只好逃、逃、逃!那么 小 兔子逃到哪里去了?是谁救了它?大家根据图上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两人互相讲一讲。

师:今天来学一首新歌《大鹿》。这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歌,现在听老师演唱一遍。(学生听范唱)

师:这首歌曲歌词幽默风趣,同学们想不想学?生:想学。

师:再听一遍录音范唱,找出最难唱的地方。

(学生听完后,找出难点)

yy yy | | yy yyx | |yy | y — | | —

师:听伴奏,模唱歌曲

师:按节奏高位置朗读歌词。

师:现在随伴奏轻声唱歌词。

(提出不足地地方进行纠正)

三、创编活动

师:用yy x 0 编写两小节

拍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学生到黑板进行编写)

师:今天大家唱得很好,为歌曲伴奏也不错,下面根据歌曲的内

容,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自由分配角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

师:小组汇报,对表演好的小组奖励小红旗。

师:通过歌曲的'学习,我们大家都知道大鹿机智、勇敢救小兔子

说明大鹿有爱心,乐于助人。那么我们同学如果遇到了困难和危险,

你应该怎样做?

生:积极发言。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同学之间都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2.集体舞

教学目标:

掌握集体舞中滑步的动作要领,两人动作配合要协调。

教学重点

学跳集体舞

教学难点

掌握集体舞中滑步的动作要领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集体演唱《大鹿》,同时做动作表现。

二、学习集体舞《伦敦桥》

1.教师播放乐曲3遍,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要求学会。

2.教师示范滑步,请学生两人为一组练习,教师指导。

3.分段按顺序练习,边做边提出动作的要求。

4.听着音乐完整的跳几遍。

请跳得好的同学上前表演。

《大鹿》音乐课堂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大鹿》这首歌曲是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六课。这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两乐段,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练活泼。叙述了小白兔来到大鹿家的情景及小兔子害怕恶狼的紧张心情和大鹿不怕风险的决心。歌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幽默风趣,易于儿童所接受,深受学生喜爱。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感受美,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音乐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教学难点:

歌曲中最后一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中的“进来”和“咱们”的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具准备:

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 动物头饰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激情体验(律动《火车开啦》)

师:(课件情境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认识许许多多的朋友。“早晨,森林里一片宁静。太阳出来了,给森林带来了光亮,小草舒展舒展身子,大树伸了伸懒腰,准备迎接一天得到来。小动物们也起来了,小鸟们在枝头欢快的叫着,……他们在快乐的玩耍着。

生:聆听歌曲旋律。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请你模仿里面的小动物,喜欢谁就模仿谁。

生:学生模仿小动物。

师:你们真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唉!不对呀?里面怎么少了两种小动物呢?到哪里去了?我找找看!在这儿呢!

生:学生抚摸小动物。(小白兔和小鹿)

师:他们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每天一起上学,一起玩。他们俩为什么这样好呢?因为它们之间发生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二、展开想象

师:有一天,小白兔正在森林里采蘑菇,突然听见狼的叫声…

师:是谁来了呢?它要干什么? 生:是狼,它想吃小白兔。 师:小兔子会怎样? 生:小白兔会逃跑。

师:对,小兔子拼命地往前跑!跑着跑着,它发现前面有一栋房子,那好像大鹿的家。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们想一想,把这故事编完,好吗?可以和附近的同学轻声地说一说。

师:谁能勇敢地给大家讲一讲?

生:小白兔跑到大鹿家,对大鹿说:“大鹿、大鹿,我被恶狼追赶,你能帮帮我吗?”大鹿说:“当然可以,你快进来吧,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最后,大鹿和小白兔同心协力一起战胜了困难。

师:请你们说一说,他的故事编的怎么样。

三、学唱探究

师:你们编的故事很生动!我编的故事原来是这样

的……(教师范唱歌曲)

师: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呢? 师:让我们再来认真地听一遍。

1、播放录音范唱带。

2、歌词学习。

(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师:小朋友,当小兔逃向大鹿的时候 ,大鹿正在干什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大鹿看见了什么?(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小兔边敲门边说了什么?(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恶狼追来了)。勇敢的大鹿怎么说的?(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学唱歌曲

(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

(2)难点处理:

师:“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3)难点: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一起解决难点部分。像小兔子和大鹿一样争取把困难克服掉。)

(4)歌曲处理:师生合作

师:在这首歌曲里你最喜欢小兔子、大鹿、狼?小兔子们,你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声音和情绪演唱呢?(小兔子、大鹿、狼分别定位演唱)

生:小兔子:(小兔的心情是很着急的,很紧张,唱的时候速度要快一点,语气要急切一点)

大鹿:(大鹿的心情也是很着急的,唱的时候速度也要快一点,语气也要急切一点)

狼:(一开始需要躲藏起来,不能被兔子发现,声音要轻。要显得比较狡猾。后来兔子没抓到,感到很失望,垂头丧气地走了)分别演唱。

师:如果我们综合在一起演唱,我想一定很好听。你们有信心唱好吗?老师先为你们加油!播放歌曲范唱。

四、音乐戏剧表演

师:同学们,大鹿和小兔都是很弱小的动物,面对危险毫无畏惧,表现得非常勇敢,能够团结起来,一起战胜困难。我们应该像小动物们学习,做事情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这样就能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小组为分组排练。学生表演1—2组。

五、小结

师:刚才你们表演的大鹿呀、小兔子真是太可爱了。老师真喜欢你们,到前面来表演一下,好不好?你们可以自由组合,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好不好?(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大鹿》这首歌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词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幽默风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本节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出大鹿的心情,用紧张的情绪演唱出小兔的心情。并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即兴表演。

在设计这一课时,我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提供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造活动。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的参与活动就变得主动,变得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