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烘焙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烘焙心得体会 篇1
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烘焙是面包、蛋糕类产品制作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烘焙后淀粉产生糊化、蛋白质变性等一系列化学变化后,面包、蛋糕达到熟化的目的。也能使食物的口感发生变化。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中,无论是人们的主食,还是副食品,烘焙食品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国烘焙食品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烘焙食品可以说是舶来名词,来自“baking”,即经烘烤加工的谷类食品,通常被理解为面包那样的`西式糕点。简言之,烘焙食品是以粮油、糖、蛋等为原料基础,添加适量辅料,并通过和面、成型、焙烤等工序制成的口味多样、营养丰富的食品。
在烘焙食品中,面包、饼干、方便面等食品都成为人们的主餐食品,尤其是上班族的青年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他们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因此安全、健康应放在首位。
最开始学烘焙,做甜点,动力都是来自女儿。小女喜甜食,为了女儿的身体健康,也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我买回一大堆烘焙工具和材料,开始学着自给自足。那位优雅时尚的大师香奈儿不就说过嘛,厨艺是最性感的才艺。
上烘焙课的时候,老师说硬面包、软面包等,我一直以为硬面包就是硬的面包,但不是,是以面粉量作基数计算,糖用量一般不超过10%,油脂低于6%的面包为硬面包,像俄式列巴、塞衣克、法棍等等。而平时吃的各种甜面包多是软面包,不能当作主食的,是点心面包。但老师还说,最简单的也是最难做的,硬面包,考验的就是发酵、揉面、醒发、烤制的水平。丹麦面包怎么做都不会难吃,加那么多的糖、奶油、鸡蛋、馅料,想要把它做得难吃也要具备一定水平啊。
有句话是“一入烘焙深似海”,慢慢地,我发现烘焙的乐趣不在于吃到亲手做的食物,而在于过程。有时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好好做份甜点犒劳家人和自己。洗手,精准地称量各种材料,按照步骤一丝不苟地分离蛋白,倒奶油打发,搅拌面糊,然后郑重地送入烤箱,巴巴地期待“见证奇迹的那一刻”到来,每次掀开烤箱门,都有种打开山洞发现宝藏的感觉。哇!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啊!
烘焙心得体会 篇2
烘焙作为一种流行的手工艺术,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烘焙不仅可以让人们享受到美味的糕点、蛋糕和面包,还能够让人们享受到制作过程中的愉悦。在我的烘焙之旅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愉悦,也汲取了不少心得体会和感想。
第一段:爱心是烘焙的动力。
烘焙的过程需要一份耐心和坚持,而这背后的动力则是爱心。我曾经做过一道蛋糕,由于没有用心打蛋白,结果蛋糕发面不足,口感也没有那么柔软。这样一来,我既浪费了原材料,又失去了蛋糕烘焙的意义。后来我反思自己,意识到了做事情的重要性。当我态度认真并且付出真心之时,我才能够制作出令人满意的糕点。因此,我深深地明白到爱心是烘焙的动力,它能够驱动我们做出更好的作品。
第二段:烘焙的技巧需要不断积累。
作为一门复杂的手艺,烘焙需要一定的技巧。当我第一次尝试制作面包时,面团的柔软度、烤箱温度、烤制时间都需要进行精准把控,这对于我来说难度非常大。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并且向其他烘焙爱好者请教了方法。在反复的尝试之后,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制作出美味的面包。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到烘焙的'技巧需要不断积累,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
第三段:烘焙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
烘焙虽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公式,但是却也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当我把自己制作的蛋糕放入烤箱之前,我总是感到兴奋和不安。在烤制过程中,蛋糕涨了、变色了,这种变化让我十分惊讶。当我把蛋糕拿出来之后,切开它,我会发现她的内部充满着层次感、柔软度和香气,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和满足。因此,我认为烘焙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它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
第四段:烘焙也是一个反思和提升的过程。
在烘焙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蛋糕无法出模、面包发面不足、烤箱温度不均匀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提升。反思是指我们需要找出自己制作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且找出解决办法。提升则是指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通过反思和提升,我发现自己的烘焙技巧得到了提高,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也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第五段:烘焙是一种对生命的善待。
烘焙不仅能让我们获得甜品的滋味,更是让我们用心去对待生命的美好方式之一。每当我将一杯面粉变成一道蛋糕或面包时,我都能够感受到一种创造的快乐和对生命的善待。这些美味的糕点不仅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味蕾,还能够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激。
总之,烘焙给了我许多的感悟和信仰,它让我明白到爱心、技巧、惊喜、反思和善待的重要性。当我享受着自己制作的糕点时,我也在慢慢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对生命的态度。我相信,烘焙不仅仅是一项手工艺术,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爱和关怀方式。
烘焙心得体会 篇3
爱上烘焙后尝试着做各种小点心。开始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用电子秤毫克不差的添加主料、配料的,但有时也失误。慢慢的好多了,就得心应手了。我还试着添加或减少些不同的东西,比如妈妈糖尿病,我就得把糖去掉。反正失败是成功的“妈妈”,“妈妈”总会教我积累经验走向成功。关键是家人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成功和满足。
烘焙增添了我生活的乐趣,同时更是给家人带来了舌尖上的新鲜感,我乐此不彼。
不过正像有的人说,这就是小资的玩意儿,要有钱又有闲,还得有兴致。其实自己烘焙从成本上说,还真是很贵。那天北京侄女回来让我烤蔓越莓饼干,好吗,百克多点的面,黄油要75克,一块黄油的近三分之一。我买的中间价位的,加上其他的,你说这饼干成本多大呀!原来我特喜欢吃西点,通过烘焙才知道,它的热量有多大,为什么是增肥食品。所以我基本不做了!但是真的特别的好吃,特别是女孩子,是说吃谁爱。
虽然有乐趣,但也很费时。准备要时间,烘焙也要时间。加在一起可不是个小数。比如做一个戚风蛋糕准备要30分钟,还要烤45-50分钟呢!时间有点长,不划算。就是说烘焙的时间成本也很大。
但我找到了两种比较经济的品种,一是做麦芬。添加各种配料,就成了蔓越莓、葡萄干、甜豆、巧克力、咖啡了等等样式的,百克面粉、80克牛奶、半个鸡蛋,一点素油,只要烤十五分,虽说没戚风那么细腻,但也特别松软,又复合营养健康要求。真的很不错,家里人都喜欢。二是小饼干,只要五分钟就好,是解馋又省时!
我做的最多的`,要属酥皮的点心。早上配上粥、奶、豆浆、米糊,花样翻新,让家人吃不腻。酥皮最受家人喜欢的当属肉月饼。可是酥皮也是很油腻的,我限制每次每人只吃一个。并且不用黄油和猪油,口感只稍差一点。做这个酥皮点心还可以把觉得很腻的月饼粉碎再加上黑芝麻做成馅,就很可口了!
不管怎么说自己学做烘焙家里人吃起来干净、放心、可以花样翻新,又不用任何的添加剂,还是好处多多呀!我还是要快乐的做下去。
对了,还有一项需要投入的是各种制作工具,除去烤箱大头外,要电子秤、打蛋器、面粉筛、橡皮刮板、不锈钢盆、蛋糕模、表花嘴等等。预备起了,也是不小的花销啊!
烘焙心得体会 篇4
很多东西不是做成一次就总会成功。我知道蛋白打发讲究很多,在第一尝试前研究了很多,做的时候也很小心各个注意事项,很快很成功!就觉得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工序,网上说得太复杂太吓人了,于是乎就成就了我第二次的'痛苦,打了2个小时,才刚刚达到湿性,打蛋器烫了就换手打,交替这么2个小时下来,搞得心情极度糟糕还对那盆鸡肋舍不得放弃。原因就是我第一次的简单成功导致太轻视这个过程了,没注意无油无水,没加任何酸性助发的东西,糖也减了量,结果后来又加了几次醋和糖,勉强做出来的蛋白饼干,甜得根本没法吃。这大概是我这2个月最痛苦的一次记忆了。
要大大地尊重食谱,西点和中餐不一样,所有材料都必须精确定量,可不能像做中餐一样跟着感觉走。这大概也是我喜欢上烘焙的原因吧嘿嘿,我没那么多经验,感觉又老不准,做饭从来就不灵,但是西点嘛,严格遵守方子和各种注意事项,再熟悉了自己烤箱的脾气,基本都会成功。
不过面包嘛,需要的经验和感觉还是多些,有待继续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