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我们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也要尽力做到。傅聪的爸爸傅雷就是这样一个好的家长。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的学习跟不上,孩子哪里还有向我们学习探讨的条件?
记得我有一个同事大姐,从农村里出来城市打工,工作十分的勤奋,一直被单位评为劳动模范。但是,在孩子学习上,她是一筹莫展。因为她没有多少文化。后来,她做了一选择,下了一个决心: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学什么,她就跟着学什么,自己不懂得,就向孩子请教!这样孩子不仅是妈妈的老师,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大家应该很难想象,从孩子一年级开始,这位大姐就和孩子抵头学习的场面。好难啊!但是,这个大姐就能做到!到后来,这位大姐,已经能很熟练的写文学稿件,投递到单位的宣传部门。而且,有时在单位内部的宣传杂志上也有了她的文章!
如果希望孩子学得更好,就要有和孩子一样的高度!虽然很难,但是,这何尝不是提高自己的一条路径!
傅雷在孩子艺术的道路上的指引,是毋庸置疑的、是饱含关爱的。这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一个父亲对儿子艺术提高的一个期待!
我想你更好!我想你更棒!我想你走得更远!孩子!对你最真挚的是我对你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终于,我用了一个月的零碎时间看完了这本《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傅雷在给傅聪写的家书中完美地阐述了什么是爱,懂得什么是艺术,懂得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叶永烈评价这本书说到:“《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瑷翔的海鸥,如无暇的白壁,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作势。”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礼节和方式。
在一九六零年时,傅雷教导傅聪,“别老说时间不够;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上——特别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几年来常嘱咐你的——节约时间,挤出时间来!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猥琐之事上浪费光阴。”傅雷先生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虽然只有几个字,是最频繁的事,但是在傅雷的眼中时间是最宝贵的。“珍重韶光,不负韶华。”这是傅雷先生在家书中所体现的。即使时光再短暂,但也同样可以过得精彩。所以傅聪也抓住着时间努力地拼搏,不断的学习……
读《傅雷家书》就是像对灵魂的一次洗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是爱孩子的,可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的父亲,却是世上不常有的、不多见的。”这是叶永烈赞美这作品所发出的感叹。正值青春期的我们,这本《傅雷家书》也是拉近我们和父母之间距离的书,让我们通过父母的角度和感想了解着自己。知识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本书去重新认识自己,理解父母为我们的所作所为,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人生中第一位老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暑假,重新拿出久违的,重新再仔细地品味了一番,我品到了傅雷对于教育孩子的重视及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佩的。可是这次重新的品读,却品出了别样的韵味。
傅雷在教育儿子的时候,并不会一直长篇大论讲大道理,而是利用书信唠叨些家常事,和儿子心对心地交流沟通,不会和儿子因为距离的遥远而疏远,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正因为如此,中父子母子之间的爱才会让我们觉得是那么真挚、那么纯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这是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每封家书中都包含了傅雷对儿子的栽培和关爱,但是在疼爱的同时,他也不忘对傅聪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这样不仅让儿子了解到家中父母的状况,还能同时让儿子不乏兴趣地继续看完家书,接受到教育。傅雷先生的这些家书,饱含着人生道理,让傅聪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先生对子女从不苛刻,所以当我们读完的时候会深有感触,若是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对待我们,相信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许多。但又有几位父母能做到想傅雷这样的呢,没有几个。每位父母对子女的爱的表达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并不是我们的父母苛刻,只是他们把他们的爱放在了培育我们的过程中,傅雷只是父母的杰出代表,但是并不表示我们的父母就要和他所做的事一模一样,所以,我们都不要抱怨父母,他们都和傅雷一样伟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