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三国演义》有感

2025/10/1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再一次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它的卷首语又一次在我的耳边回荡。《三国演义》是由一个个扣人心弦又拍手叫绝的故事串联起来的,讲述了蜀、魏、吴三国发生的一系列斗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马谡大意失街亭”了。

“马谡大意失街亭”讲了魏军率兵20万攻打祁山,当时街亭是汉中的咽喉,关系重大。马谡主动要求前去把守街亭,诸葛亮不放心,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这才同意,并让王平协助。诸葛亮相信马谡熟读军书,可以守好街亭。可没有想到,马谡只会纸上谈兵,死板地按照兵书上的做,不听王平的劝告,在山上扎营,结果被魏军断了水道用火攻,全军覆没。诸葛亮得到消息后,非常难过,怪自己用人不当。诸葛亮和马谡情同手足,可不依军法处置,又不能让将士心服口服,只好迫不得已斩了马谡。

这个故事我百看不厌,明白了许多道理:一.马谡一味地按照兵书上去做,认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而没有考虑周全,没有考虑敌军是否会切断水源,使自己军队不战自乱。我们学习也不能只为了应付考试而***记硬背,真正能学好的人是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这才是真正学到本事。二.马谡失街亭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听他人的劝告。马谡刚愎自用,认为自己熟读兵书看不起他人。王平已经说出了在山上扎营的弊病与在路口扎营的优势,可马谡却自以为是,依然上山扎营。我们在生活中一样,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才能进步。我在生活中也总是听不进妈妈的建议,认为她啰嗦,可实践证明吃亏的总是我自己。看了这个故事更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一个连别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三.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也有用错人的时候。我觉得守街亭这么重要的事情可以让姜维和赵云担当。这样既可以守住街亭,又可以锻炼姜维尽快了解蜀军的情况。

《三国演义》这部长达66万字的名著倾注了作者罗贯中无限的心血,这里的一个个故事倾诉着一个个哲学道理,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受益匪浅。我喜欢这部名著,将会一遍遍重读它,它将伴我一生!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2

《三国演义》,这是一本关于英雄的长篇古典小说,使我不禁对文中的英雄两字有了深深的感触,书中的人物性格各异,有性格粗暴的张飞,有义薄云天的关羽,也有年轻有为的孙策,还有阴险狠毒的曹操,他们各有长短。

但在我心目中,刘备最称得上是英雄。因为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在刘备三顾茅庐中,刘备为了解除汉室危机,而找到诸葛亮。酷暑中,刘备步行第一次拜访诸葛亮,而诸葛亮云游去了,需几个月才回来。第二次,冒着风雪,刘备又踏雪拜访诸葛亮,而诸葛亮又云游去了。待到春暖花开时,刘备第三次到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最终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出山辅佐刘备。成了刘备政权的核心力量,帮助刘备打下了江山。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当时刘备虽然兵不过万,地不过十里,但他毕竟是皇室后裔,还有关、张等虎将,简、孙等谋士,却要苦苦去追寻一个农民身份的隐士,带着这个疑问,与爸爸讨论了一番,才明白刘备找到诸葛亮才是他打下江山的前提。就像伯乐找到了一匹千里马,这才叫如虎添翼,有了赏识的人,人才才能才会发挥最大的潜能。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 国庆节时,爸爸拿了一把弄坏的菜刀去磨,磨刀的老人说磨这把刀要五块,而爸爸说:“你不是说磨一把刀要三块吗?”但老人很固执,仍坚持要五块。爸爸说:“五块就五块,反正再放着就废了。”于是老人用尽其本事,磨了很长时间才磨好,拿起了刀刃欣赏起来,刀刃在阳光下闪过一线,老人拿起了跟发丝,迎着刀刃吹去,发丝竟然断成了两截,原来这真是一把好刀啊!因为是好刀,要么就体面地把它的锋利体现出来,要么遇到不爱惜的它的人干脆就这么废弃下去。

是啊!用人如用刀啊,一个人再有才能也需要遇到一个懂他,爱他,珍惜他的人,他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刘备是这样,磨刀老人也是这样,我们需要千里马,更需要能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3

今天,我和妈妈在家一起读了一本书,叫《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全国这段历史时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小说除了着力渲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惊心动魂,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外,还成功地塑造一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比如: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身怀雄才大略却残忍奸诈的曹操,更以突出的笔墨描画出仁厚爱贤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勇猛刚正的张飞,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忠义情怀。

其中,我最喜欢“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周瑜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成十万支箭诸葛亮并没抱怨时间太短,说三日就够了,周瑜大喜,让他立下军令状,完不成就杀了他。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将周瑜请上船它周围有很多船,船上插满了假的人,走到接近曹操的地方,曹操见人来了,怕对他有伤害,就叫人放箭,顿时,假人上插满了箭。周瑜见了,更坚定了杀他的心。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4

三国争霸一直都是文人,学者,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传奇时代之一。无数风流人物悉数登场,各领风骚。

刘备。演义中的刘备仁慈的太过了,十足一个伪君子。我一想到刘备,就想到关于他的两句名言,“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刘备是我讨厌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韧劲。他能有关张这样的兄弟,他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多次寄人篱下,却从未放弃过争霸天下的决心。他的眼泪威力不可谓不大,”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刘备虽然波折丛丛,但还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不得不说,刘备是一个让男人也敬爱的男人,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贤人才士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业,不由人不为之赞叹。

孙权。孙坚孙策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长遗命保家业,压力不可谓不大。孙权的外交手段实在高明,在当时已经能熟练运用实力均衡的战争法则。在曹操百万雄师南下、刘表投降的时候联刘抗曹,结果周瑜火烧赤壁让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败走汉中、关羽连场胜利直逼许昌的时候毅然联曹抗刘,吕蒙白衣渡江顺利袭杀关羽夺回荆州重创刘备实力。”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孙权军事实力不可恭维,但是政治手段的确高明。孙权最终顺利稳固政权,黄袍加身,这也是对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国英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