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蚂蚁的特征。
2、图片:蚂蚁4。
【活动过程】
一、蚂蚁图片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是谁呀?(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在干什么吗?
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课件演示:蚂蚁的特征
1、小朋友想知道蚂蚁是怎样长大的吗?
(让幼儿互相议议)
2、观看课件演示,了解蚂蚁的生长过程。
卵——蛹——幼虫——蚂蚁
三、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1、幼儿讨论
(1)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2)蚂蚁没有触角可以吗?
2、教师讲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1)蚂蚁的触角比盲人的竹竿还灵。
(2)这对触角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
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
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和腿上的腺体里,
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
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
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3、帮助幼儿记忆
(1)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4、游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
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物体按一定的规律排序,初步体验按规律排序的美感。
2、在教师的启发下,愿意进行思考。
3、喜欢参加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行的按规律排序的经验;
物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小兔子家院子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小兔的新家。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布置好的小兔子家院子里。
(2)教师:小兔搬新家了,这两天正忙着装修呢!瞧,院子里的地砖才铺了几块还没铺好,我来帮帮他吧!
二、按规律铺地砖。
(1)师幼观察按一一规律排列不完全的地砖,说出地砖的排列规律:一块红一块绿,一块红一块绿……启发幼儿思考接下去应该怎么铺呢?
(2)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尝试接下去铺地砖,分别询问幼儿是如何铺地砖的。
三、按一二规律砌围墙。
(1)师生共同观察砌墙的砖块形状(长方形、半圆形)并讨论围墙的排列形式。
(2)引导幼儿按一块半圆形两块长方形来砌围墙,请个别小朋友先试一试,引导幼儿观察并检查他所砌的围墙是否正确。
(3)师幼再次尝试按规律把小兔喜爱的围墙砌好,师幼共同检查自己所砌的围墙是否按规律排列。
四、游戏《找朋友》。
(1)教师:小兔院里的地砖和围墙都装修好了,小兔可高兴呢,它非常感谢我们,邀请我们和它一块儿跳一个找朋友的舞蹈。
(2)带领幼儿随着音乐,与同伴、教师共同玩游戏——找朋友。 在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让步幼儿有规律的排序或装饰花边。
反思:
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整个活动我以小兔造了新房子为线索,层层展开,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精神也比较饱满。活动内容选择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活动中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过在活动中还是有点不足,就是我提供的范例图形是一样的,这让许多幼儿缺少了思考的机会,多数在模仿老师的范例。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均匀的涂色或分割涂色的方法装饰蜗牛。
2.迁移故事《变色蜗牛》中的经验,大胆想象蜗牛的颜色,并讲述仿编的内容。
3.能够耐性的进行涂色活动,注意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蜗牛图,一盒油画棒。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变色的蜗牛。
教师和幼儿一起翻开幼儿用书,讲述画面内容。启发幼儿想一想:蜗牛还会吃什么呢?它会变成一只怎么样的蜗牛呢?鼓励幼儿大胆地仿编故事结尾。
2.师生共同讨论给蜗牛涂色的方法。
----教师示范自由分割涂色法:用线条将蜗牛的壳分割成若干块,然后给每一块涂上好看的颜色。
----示范讲解由中心向外画散发型线条,将蜗牛分割成若干块,然后给每一格涂上好看的颜色----介绍在轮廓先内均匀涂色的方法。
3.涂色创作活动。
让幼儿自选一种方法进行分割,涂色。鼓励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耐心涂色,注意画面整洁。提醒幼儿懂得用一支笔拿一支笔,用完后放回原处。
4.展示幼儿的作品,仿编故事内容。
让幼儿看图讲述,小蜗牛又吃了什么?这回让它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
找一找谁的蜗牛最漂亮,为什么?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熟悉童话中的主要对话,学习短语:“大河马,××大得不得了。”
3、感受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温馨美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河马大轮船》。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
出示大河马图片。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大河马的嘴巴是什么样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的力气大不大呀?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大河马的嘴巴大、身体大、力气大,并且学说短语:“大河马,××大得不得了。”
二、教师讲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大河马的故事。
教师有感情讲故事,当讲到“大轮船?”大河马想了想,哈哈,明白啦!
教师启发幼儿猜猜大河马明白了什么?大轮船是谁呀?
2、教师出示图片,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师:小鸡是怎么说的?小鸭是怎么说的?小鸡为什么要推小鸭,小鸭为什么有要推小老鼠呀?(鼓励幼儿做一个大胆自信的孩子)
你们喜欢大河马吗?为什么?感受朋友间的友爱。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大河马的形象。
四、结束活动。
附童话:河马大轮船
大河马,嘴巴大得不得了!大河马,身体大得不得了!大河马,力气大得不得了。
小鸡、小鸭、小老鼠一起去找大河马。大河马问:“你们找我有事吗?”“你说吧……”“你说吧……”小鸡推小鸭,小鸭推小老鼠,小老鼠鼓足勇气说:“我们想坐大轮船。”“大轮船?”大河马想了想,“哈哈哈……明白啦!小朋友们请坐好,河马大轮船要出发了!”
“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