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家校合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
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理想境界就是学要学得好,玩要玩得好,这样的父母教育才是成功的。保证孩子有一定的合适的时间和空间去玩,并且引导孩子不同的玩的方法,同时教会孩子如何在玩中有所收益获得知识和经验,这同样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父母要正确看待玩与学习的关系,不要误认为玩和学习是截然不同的事情,玩就没有一点价值所在。孩子学习要让他全神贯注,尽可能提高效率,但也一定要保证孩子玩的时间,也同样让他玩得尽兴,玩得开心。特别是孩子童年时期,玩更是其最主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充分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以及兴趣所在,通过不同的玩的方式培养孩子应有的好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发现了玩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让孩子的玩有所收获。
例如男孩子喜欢踢球,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素质的途径,也能宣泄心理的压抑和不悦的情绪,同时还能培养男孩子的拼搏和勇敢地精神。父母不要万分介意孩子踢球会受伤然后心疼,一点小伤只会增强孩子的毅力和耐力,而不会有任何坏处的。在比如孩子喜欢唱歌听音乐,这同样是一种非常好的玩的方式,可以陶冶情操,舒缓紧张的情绪等等,让孩子学习自我解压和愉悦的方式。还有孩子可能喜欢拿个笔到处写写画画,父母同样不要觉得无聊和在搞破坏,这也是孩子的玩法,他会从其中获取很多的乐趣,也可能就为以后的特长打下了基础。要记住每一种玩的背后都有美好的情愫在发挥作用。
教会孩子在玩中学着思考,学着争取和提升。比如有孩子喜欢玩玩具,更喜欢玩着玩着就把玩具大卸八块了,对于这种玩法父母不要一味地区否定,觉得孩子不爱惜东西,在搞破坏。聪明的父母应当是去问孩子这样做的原因,甚至加入孩子一起把玩具拆了,然后一起研究这个东西的构造,探索它的原理,或者再动手一起亲自有玩具重新组装好。这样的一次拆卸就成一场破坏变成了一次生动的实践课程了,孩子的收益一定是很多的。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
或许家长们对教育孩子的大概知识都了解的,但对具体的做法却一头雾水。到底生活中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呢?教育孩子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共通的经验呢?我想说的是,经验是自己总结的,只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经验一: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
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指出来,让她一而再,再而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小问题,到最后也会养成坏习惯,那时候要改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有及时将孩子的错误指出来,并让孩子知道错误的后果,及时帮助其改掉,一针及时胜九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验二: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
家长们都应该知道,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影响和危害有多大,因此,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希望所有的家长都和睦相处,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经验三:和孩子共同学习
要求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自己也应该学点什么,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可以每次考试后和孩子一起翻阅试卷,分析错题,总结经验,让孩子下次考试不犯同样错误,同时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成为真正朋友式的家长。
经验四: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宜过高
不要强迫孩子每天必须取得多少成绩,拿到什么奖励,只要自己的孩子尽力了,自我进步就行了,哪怕进步一点点,都是好事,就要应该去表扬孩子,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切记一点,千万不能拿孩子的不足和其他孩子的长处去比较,那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的。
这位老师谈的以上几点经验,都是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具体做法。每个家庭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们大家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心得,同心协力,共同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好我们的孩子。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3
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开播了,一经播出,在学校和家长中引起了极高的观看和学习热潮,班级群、朋友圈里家长们纷纷转发了公开课并围绕“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观后感。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正能量
父母榜样的力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孩子是复印件,父母就是原件,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形象,养成好的习惯,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父母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手机电脑,但回到家中我们应该放下手机,远离电脑,陪着孩子或与孩子一起阅读,或者带着孩子到室外,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关爱大自然,告诉他们自然界中花草鱼虫都有自己的生命,去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二、小学生阶段生命教育:帮助儿童认识生活的内容、感受生活的乐趣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特别不容易,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奇迹。我们要呵护每一个生命奇迹,呵护自己,爱护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要呵护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当别人受到伤害,看到别人痛苦时要萌生恻隐之心,不要去伤害别人。与人相处要友善,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要主动帮助他人,在帮助的过程中,享受助人为乐的快乐,这就是生活的快乐。
三、生命教育是从根本上给予孩子生命健康成长的力量
认识自己生命与周围人生命的关系。爸爸妈妈养育孩子,爸爸妈妈对孩子有养育之恩。老师教导学生,老师对学生有教导之恩。所以,在家尊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认识生命历程和人生的辛酸苦辣、进退取舍,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要正视死亡。为了少生病,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多进行体育锻炼,在任何疾病面前,最好的良药是强大的免疫力。人生中要做出很多次选择,懂得进退取舍,走好人生之路。
四、扮演好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中的角色
家长首先是家庭的操持者,要有生活能力,过好日子,用心对待孩子和家庭,传递给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观。其次是家庭的设计师,把家里布置的有条理,有品位,很温馨,要让生活有仪式感,家假日或者家人生日时,大家坐在一起聚餐,让家庭生活充满格调。再次,家长是家庭的游戏王,爸爸带着孩子玩游戏,妈妈陪着孩子讲故事,让家庭充满生机和活力,父母要培养自己的兴趣。最后,家长还是家庭的哲学家,要做智慧型的家长,家庭遇到挫折和难关时,迎难而上,给孩子传递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家庭,可以营造出“共时美”,让孩子将来无论走多远,心里始终牵挂着,无论何时,只要想起来就是温暖的,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想回家、且可以回到家的港湾,爱的港湾!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4
时光飞逝,孩子已经小学六年级了,在十年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路走来,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时间年轮上刻着种种记忆与感受:甜蜜、苦涩、欢笑、泪水…我认为,积极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务。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并不是唯一目的,在加上没有升初中的考试压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否把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既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孩子上学以来,在学习成绩上我们做家长的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压力,而是着重培养他的自主意识:如在学习生字时,首先利用复读机,自己先念一遍生字录音,然后再放录音听写,最后自己检查对错,如此反复,可加深记忆。
其次是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如把时间具体量化,写作业前,让他自己先设定每项内容所需时间,完成后再记录实际所用时间,每当比预计时间提前完成的时侯,孩子都会有一种自毫感,做事会有时间概念。培养计划性:如周末完成作业之余,按照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语、数、外的复习。以上种种我们并不强迫他接受而是通过关注孩子,与之协商,同时及时调整不妥的地方,尽量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学习好,更需要家长有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首先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培养孩子的诚信观,其次教育孩子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懂得感激他人的辛勤劳动,同时鼓励孩子热心帮助他人,多为他人着想。我们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就是培养孩子抗击打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强健身体、放飞心灵:每周末如时间允许,我们都会带他去郊外玩耍,爬山,涉水,捕鱼虾,逮蚂蚱,摘野果,或是只在田间漫步,呼吸新鲜的空气,远离都市的喧嚣,在绿野山林间自由的跳跃、奔跑,接近自然,愉悦身心,放飞心灵。当周一到来时,让孩子愉快的迎接新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