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教育活动方案

2025/10/13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育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育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家长和孩子牵手投身大自然,相伴走进大社会,开阔孩子视野,密切亲子感情,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合作。亲子活动通过亲子群体间的活动交流,增进亲情,增进家长及孩子间的感情,以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透明度、信任度,更好地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家长营造与孩子间的交流、交往,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氛围。提高家长育儿的理念和技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孩子在欢乐的游戏中长身体、开心智。

二、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地点:xx学校

四、活动流程:

一、热身——大树与松鼠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打破僵局

材料:无

时间:5—10分钟

活动程序:

1、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培训师或其它没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

2、培训师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培训师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3、培训师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培训师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4、培训师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培训师或插其他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

二、主题活动

活动名称——盲行之风雨人生路

活动目的:

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父母与子女互换角色,体验彼此换位后的感觉。通过角色互换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材料:绳子、木头、瓶子等障碍若干活动步骤:

1、工作人员先在场地上用绳子布置障碍

2、以家庭为单位组队,一对亲子一组(由父母与子女中各挑选任意一人参加)

3、多组同时参加(根据现场道具决定上场的组数)

4、首先用黑布将子女的眼睛蒙上,开始时父母牵着子女的手从场地的启始点开始往终点行进,其间父母要带领子女在自己的话语的指导下绕过各种障碍到达终点,然后父母返回起始点并用话语指导子女如何绕过障碍物从终点走回起始点。

5、父母子女角色互换,让父母蒙上黑布,由子女牵引父母行进,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最后一组成员会到起始点,活动结束

6、各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

7、分享结束,让子女拥抱父母,并对他们说我爱你或感想。

8、领导者,有时候亲人之间并不缺少爱,缺少的可能只是一种沟通,在活动中父母与子女通过彼此的互换角色从而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子女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为家长的艰辛与不易,使他们懂得珍惜那份爱,父母也可从中体会到多花些时间与子女沟通多了解了解子女的感受或许比一味的给与要来的更重要。

教育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设计思路与说明:

每一个子女都在纯洁而又无私的母爱沐浴下长大,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就应牢记父母的恩情,要好好孝顺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况且孝敬父母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本次活动通过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激情导入。然后让学生读材料,欣赏电影片断,引起共鸣。紧接着学生回忆与母亲之间的感人事。播放歌曲《母亲》,学生齐叫一声“妈”,升华感情。然后在课堂让学生现场与母亲通电话,向来到现场的自己的母亲真情表白。再制作贺卡,将这种情感酝酿到极至。另外再布置课外亲情作业将活动内涵与形式延伸到课外,永远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最终学会施恩。

二、活动目标:

通过母亲节知恩、感恩、报恩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品行,教育学生牢记父母的恩情,孝顺父母,报答养育之恩,体谅父母的辛劳,懂得做人的责任,最终学会施恩。

三、活动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素质、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懂得人文关怀;

4、活动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四、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话,邀请学生家长,生准备制作贺卡的工具、材料等。

五、活动时间:1课时

六、活动实践年级:高年级

七、活动过程设计:

(一)欣赏歌曲,点燃情感

老师多媒体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学生欣赏。

学生说感受。

(通过欣赏此曲,忆海钩沉,激发起学生对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历历往事的回忆以及心灵深处对自己母亲的深深眷恋之情。)

(二)阅读欣赏,情感共鸣

1、学生聆听配乐朗诵《秋天的怀念》。(配乐:二胡曲《二泉映月》)

学生听后说感受。

师: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给了作者——一个残疾青年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他多么想对妈妈说:“妈妈,再爱我一次吧!”

2、教师再多媒体播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断,学生欣赏。

教育活动方案 篇3

日期20xx年6月

执教教师

班级

活动名称健康《安全用电》

调整、反思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电给人们带来得危害。

了解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能力及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怎样安全、正确的用电。

选择此活动内容是根据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而设计的。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对雷电、高压电(一千伏及以上电压)、

低压电(单相220伏、三相380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是绝缘体什么是导体。

课时准备:x多媒体(雷声、闪电、高压电等;

安全用电标志。)

安全用电竞答题

活动流程:雷电——讨论:怎样安全用电——答辩竞赛

活动过程:

1、用多媒体出示雷声和闪电,引出活动内容。

l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闪电和雷声)

l指导:在有雷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指导语:在有雷电时我们如果在室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如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不要打手机。

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家里,建议无特殊需要,不要冒险外出;将门窗关闭;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2、出示高压电、低压电

l指导语:刚才我们看到了雷电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接下来还有高压电、

低压电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危害。

l出示图片。

l提问:为什么我们会触电呢?(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3、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指导语:小朋友们看到了电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安全得用电呢?

4、安全用电抢答、答辩竞赛。

要求:1、把所有幼儿分为两组。

2、抢答题谁先说的既快又对,谁得分。

3、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不加分。

4、得分最高的小组为胜利者。

活动延伸:设计安全用电的标志。

教育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相统一、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报他人。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活动目的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我有责任,服务家庭我有义务。

2、感谢老师教育之恩,尊敬师长我有责任,尊师勤学我有义务。

3、感谢他人帮助之恩,关爱他人我有责任,服务他人我有义务。

三、活动安排

(一)日常要求

1、感恩父母:

(a)认真倾听父母讲述的事情,用心观察父

母为我所做的事情;

(b)每天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或做一次真诚的交流;

(c)每天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d)每天为家里做一件家务,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e)每周为家长洗一次脚(头)。

2、感恩老师:

(a)每天送老师一句温馨的祝福;

(b)每天到校后和放学时向老师问好;

(c)在校期间,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要主动让道;

(d)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感恩他人(同学、亲友):

(a)见面后要主动问候;

(b)得到帮助后要真诚地说声“谢谢”,做错事后要主动说声“对不起”;

(c)定期为同学或班级做好事,或开展“今天我值日”活动;

(d)每学期帮助一个在学习或者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

(e)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同学或者亲朋,通过一封信、电话等通讯工具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4、建立感恩记录本:及时记录自己的言行和体会以及家长的评价,班主任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指导工作。记录本由学校统一印制,不定期检查。

(二)主题教育活动

1、举行主题队会:分别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为主题,召开系列班会。要求有班主任讲话材料、学生发言材料、活动记录等,从3月13日开始,每周上交一次。

2、制作一期黑板报(3月16日前完成)

3、开展主题活动:

幼儿园——三年级开展讲感恩故事活动(3月30日前完成)

四——六年级开展征文活动:四年级《回报母(父)爱》;五年级《感谢您,老师》;六年级《母校——我成长的摇篮》(4月14日前完成,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四、评选表彰

1、每班评选20名“感恩之星”,名单(B5纸,word形式,交盘)和原始材料以年级为单位集中上报政教处。政教处统一核实、评审,评选结果通过网站、宣传栏进行公布。

2、上交时间:4月28日前。

3、学校将对各班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安排不到位、走过场的班级,将取消其所有名额并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