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观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辩论赛观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辩论赛观后感 篇1
在看到“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这个辩题的时候,就我个人而言,我可能刚开始会倾向于正方“美是客观存在的”,细思的话,却是更倾向于反方。
就正方而言,我所理解的,美如果是客观存在的话,那么,不管有没有人去感受,美都是存在的,不能因为没有人去感受它,而说它不存在。而美正是因为有规律可循才能形成所谓的美学。众人所认为的美的不同,在于他们的审美感受,而不在于物体的本身,任何物体都是有它美的地方,当然也有丑的地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美丑,其实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所存在的社会,人们用自己的审美去判定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因此,我们所谓的美学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才产生了他自己的审美,但不管如何审美,有些东西有美的地方,始终会被发现,就如吴哥窟、金字塔等的世界奇迹,或许会因为不同的人的审美不同而短暂地被认为不美,但它们的美不会因为人觉得它们不美而改变。
在美不能与美的感受混为一谈这一点上,正方没有充分把握自己的优势。他们虽然多次强调反方将美与美的感受混为一谈,却没有更深入地去阐述,美与美的感受有何不同。另外,正方在一辩的时候,提出了美是有迹可循,是有规律的,却一直没有举例给出一个标准。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心理学教授朗洛伊丝教授根据研究得出,人脸美的判定,关键在于人脸是否趋近于一种脸的.平均状态。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纵使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但是,美是有标准的,美还是在那里,只是人的审美不同。
就反方而言,我所理解的,如果美是主观感受的话,那么,可以从美的起源来论述。美,其实是人类所制定出来的一个标准,因此,由此看来,倘若没有人的主观感受,没有人来定出这个标准,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美,既然美是由人所制定的,如何能脱离主观感受?而对于动物,它们不存在思考,因此它们所喜欢的,只是本能的驱使,更不会有美的概念。由此想来,没有美的感受,所谓的美与美学也就荡然无存。吴哥窟、金字塔这类的建筑,当初既然建造出来,便是由人而设计,有人的主观感受才会有这些人为美的东西。至于大自然的美,没有人去感受,没有人去进一步体验,没有人去灌注感情,大自然纵使存在在那,但并不会有美。
辩论赛观后感 篇2
前不久,我们六(2)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主题是“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活动开始前的1个小时里,我的心一直“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因为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辩论会呢。
辩论会终于开始了,教室里顿时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正方与反方的选手瞪大了眼睛互相对视着,好象首先要在阵势上压倒对方似的呢,看来这是一场暴风骤雨的前兆啊!
反方辩手朱晨阳带头向正方猛烈“发炮”:“我们认为上网是不好的,因为网络上随处都可以见到一些不良信息,学生很容易误入迷途!”嘿,开头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啊?别牛!看我们不收拾你。
我方辩友不甘示弱,猛地一站,抬高了八度音量吼叫:“我们小学生是有自制力的,绝不会被这些不良信息迷惑住的!”说的好!我在心里啧啧赞叹,看你们还耍什么花招。反方辩手稍微沉默了一会,低头商量对策,好象是在找我们话句里的破绽呢。
这时,对方阵地的吴欧文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滔滔不绝地说:“网上的游戏太多了,那可是致命的危害,吸引人整日整夜地泡在网吧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猝死在网吧里呢!”话还没全完,对方居然又抢着站出了一位:“现在网上出了很多暴力游戏,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学着做违法的事……”
面对反方接二连三的攻击,我方辩手措手不及,被打得晕头转向,几乎已经丧失了还手之力,看来对方准备的.很充分,个个不是吃素的呢,一口气就打破了我们的阵脚。就在这危急关头,我方选手施雨安挺身而出,拼力反驳:“上网可以查看资料、可以网上读书、可以QQ交友增强同学友谊……”我们的阵营里不约而同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以为这样一还击,我们一定是胜券在握了呢!
不过对方也毫不逊色,继续朝我们“开火”着,我躲在几阵“乱箭”中,蓄势待发,终于,机会来了,在最关键的时刻,我毅然发表了我的观点:“我是个典型的网虫,但我能注意分寸、适可而止,我也玩游戏、看新闻、下载软件,这些不仅没影响我的学习,反而还在上网冲浪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本领,现在我的电脑水平比妈妈还高很多呢!”大家好不吝啬地把掌声送给了我!
辩论会持续进行着,双方都是寸步不让,争得是天昏地暗、你死我活!“丁铃铃……”下课铃响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会也匆匆结束了,我们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胜负,谁知道老师的宣布是两个字:“平局!”我们带着欢乐与一丝失望告别了辩论会!
辩论赛观后感 篇3
今天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党校辩论赛,总体给我的感受是:慷慨激昂又斗智斗勇、争锋相对又充满欢乐。每组成员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你来我往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辩论赛。
我们作为第一组首先上场,之前做的准备就在这时有了用武之地,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我们开始了辩论。作为反方,我们的辩题是“网络使我们更疏远”,我是三辩,主要负责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在接受攻辩的时候,由于是第一个,我以为不能对着资料读,所以回答的时候一直脱稿,有点磕磕绊绊的。不过在之后的自由辩论中,我一直踊跃地发言,积极向对方提问,感觉这个环节表现还不错。
辩论结束后,回想过去一周的准备,有欢笑有汗水,有彻夜准备资料的辛劳,也有和其他事情冲突时的无奈,这些经历注定将成为我们珍藏的记忆。在党校辩论赛中,我们学到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变得更团结,有了更加坚定的立场,总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的改变,我们从中成长,也在此收获友谊。之后又听了其他组的辩论,也思考了其他组的辩题,在正反方激烈的交锋中,我们看到了逻辑的魅力,目睹了思想的碰撞,也领略了口才的对决。我觉得辩论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思考一些身边的现象和问题,给了我们一个关注生活,共同探讨的`平台。同时不同于讨论的是,辩论赛中我们坚定着自己的立场,和同伴共同努力,这种团队协作也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在场上,我觉得我们不是四个人,我们就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四分之一,而每个四分之一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大的.一。每个人在其中都有牺牲,都有补充,哪里需要自己,哪里就是自己应该往上冲的地方,最后共同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就是这个大大的一。
总结一下吧,我觉得辩论赛让我们学到了心系天下,学到了关注时事,学到了共同探讨,学到了坚定观点,学到了团结协作,也学到了自我奉献。人们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如此,漫长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璀璨,曾今的汗水都是为了这一刻能够无憾,我会永远记住和我一起辩论共同努力的同伴,也会永远记住今天我在这里学到的一切。
辩论赛观后感 篇4
我们学校的英语艺术节已经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有亮点,而这一届的亮点就是我们的英语辩论赛。一开始马主任有这个大胆设想的时候,大家的热情并不高,都觉得这件事有难度。我们觉得即使是用中文组织一场辩论赛都很难,更何况是用英文呢?但是马主任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让我们相信学生,更要相信自己。于是我们抱着非常忐忑的心情开始了这项具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活动。
从选题开始,大家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题目的设置不能太难但又要有思维含量。经过反复的争论我们确定了符合学生实际又有讨论意义的话题,如:网络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否有利?学生未来的求学趋势是在国内更普遍还是去国外更普遍?等等。选题确定以后,各班老师就开始和孩子们一起为选题搜集资料,在班内进行小规模的辩论赛。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活动都是在课活时间进行。学生放学以后,老师们还要在办公室内继续看材料,查单词,整理、修改学生使用的材料,汇报讨论各班的进展情况。谈论到自己班学生的优秀表现时,大家都又自豪又兴奋,渐渐地越来越有信心做好这件事。万事具备,只欠主持人。这对老师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老师们都或谦虚或没自信地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马主任说那就选个年轻人历练历练。于是就选了办公室年纪最小的我。起初接到任务的我既害怕又激动。害怕是因为对自己的口语没有自信,激动是因为觉得这实在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好机会。并且和孩子们在一起感受他们的青春飞扬让我对这次活动又充满了憧憬。于是我就接受了这项任务。可是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起。于是我开始看视频,学习模仿作为一名主持人的仪表仪态。辩论赛马上就要进行了,语言是关键啊!如何使用地道的英语主持这场比赛,如何组织宣布比赛流程,如何衔接各个环节的比赛,如何现场和选手们互动,如何处理比赛过程当中的突发事件,这都需要我翻阅大量的有关英语辩论赛的书籍,找到跟我们选题相关的内容,认真学习,记忆,思考。
最终我们的比赛成功举行。回看自己的视频,还是有些许的遗憾,比如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能完全脱稿就更好了!和学生的互动再多一些就更好了!时间卡得再准确一些就更好了!经历这次的活动真是觉得身为老师,真的很想把自己变成一个超人!也许这是一个梦想,或者说是一种幻想,但是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下,我们一定会让自己的教学乃至人生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