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体育活动跳绳教案

2025/10/1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体育活动跳绳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体育活动跳绳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学会跳绳的基础上,能根据跳绳的节奏进行乐器演奏,初步学习使用手串铃。

2、掌握乐曲主要节奏风格×××,尝试边演奏乐器边跳绳。

3、体验伴随音乐边演奏边跳绳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在音乐伴奏下跳绳。

2.音乐VCD,录音机,绳子10根,手串铃20副,小铃10副。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跳绳》,拍出有关《跳绳》的节奏性

(1)幼儿随着老师的跳绳拍节奏。(1遍)(请两位老师拉绳)

(2)请小朋友边跳绳边拍节奏。(2遍)

(3)幼儿坐下,随音乐拍出跳绳的节奏。(1遍)

(4)看指挥拍节奏。(1遍)

2、打击乐《跳绳》。

(1)认识手串铃,让幼儿自由试着演奏节奏。(两组交换试试)

老师指挥,请幼儿根据老师指挥节拍演奏手串铃。

(2)听音乐齐奏乐器。(1遍)

(3)看指挥分声部演奏。(2遍)

(4)集体用手串铃进行演奏。(1遍)

3、将演奏手串铃加入跳绳。

(1)老师带领几个小朋友一起表演。(1遍)(请两位老师拉绳)

(2)幼儿合作表演。(2遍)

小班体育活动跳绳教案 篇2

小班体育活动跳绳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体育活动跳绳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体育活动跳绳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法:

发展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具:

计数器

学具:

练习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2、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1)学生独立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

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哪些把差估计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

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3、探究算理。

(1)尝试计算“40—28”的得数是多少?

(2)交流算法。

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

③用竖式计算4 0

—2 8

1 2

让学生一边拨计数器一边说理由。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1)个人试做。

(2)全班交流。

2、完成课本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中的题目。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跳绳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快速口算下列各题。

48—15= 91—3=34—22= 23—5= 56—34=42—9= 47—27= 72—7=

2、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自主学习

1、 “100—48=?”。

(1)学生自己探索,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算法。

①从100中减去40再减去8;

②把48看成50,“100—50”,多减了2再加上2;

2、拨一拨,再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1)说一说计算时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2)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把借的过程演示出来,边说、边拨。

(3)让学生对照竖式,联系拨的过程,说说怎样借数。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计算过程从哪位借了数,就可以这一位上面点上退位点,做个标记,以免忘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完成课本第80页第2题。

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列式计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完成课本第80页第6题。

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四、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80页第7题。

可以让学生找出每种动物运动员的数量,思考怎样分配合适。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80页第4、5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课堂收获。

板书设计:

跳绳

课后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家知识的含义,主动构筑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在本课的教学中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一年级不应该组织小组合作教学,要指导学生的思路,把每一个步骤分解开。一年级的注意力大概有五分钟,出现了学生不认真听讲,走神的现象。没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拉回教师的身上。没有兼顾到每一个学生。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着急,没有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说出计算过程。没有重点突破以一当十。板书课题时,不能以跳绳为课题,本节课学的是两位数退位减,而不是跳绳。

第三:让学生说出过程时,必须让学生重复,让多个人说。

第四:没有合理使用教学用具,没有起到示范作用。

第五:在上课时,要把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到位,寻找新旧知识点的联系。

第六:高估了学生,在课前没有了解学生的学情。

我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一些细节的东西,避免出现类似错误。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小班体育活动跳绳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边抖动绳子边走(跑)

2、练习用脚前后左右踏住晃动的绳子。

活动准备:

绳子

活动过程:

一、海边的波浪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手拿一根短绳,把绳子拖在地上随意抖动,让绳子像海边的波浪一样,越抖越快,波纹越多。

2、幼儿排成一队,一起抖动绳子,好象还浪拍打在沙滩上。

二、嬉水浪

1、两名幼儿各持一根绳子,相对站立,一名幼儿边抖动绳子边后退,另一名幼儿边抖动绳子边向前走,两人来来回回,前前后后的边走边抖动绳子,好象水浪互追。

2、四组幼儿排成四队,四队分别向前走,向后走,形成交替的形状,看上去就像海浪在涌动。

三、踏浪、追浪

1、一组幼儿排成一横队,做海浪的水波,用绳子边抖动边后退,另一组幼儿为踏浪,双脚交替踏浪,踩踏到后两个人交换角色。在游戏中要求幼儿绳子不要抖动的太高,以免摔倒。

2、两人一队,一人抖动绳子变向跑,一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