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运球教案

2025/10/1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运球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运球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比较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篮球运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一些基本的活动能力,对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的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以为还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运球在小学低中段已多次出现,但由于学生练习强度和密度以及兴趣的原因掌握的程度却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手型和球感上,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我设计了本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本课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喜爱篮球运动。在篮球运动中健身,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却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五年级的男生喜爱上体育课,尤其喜爱上球类项目的体育课,但大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心存顾虑,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对运球有了一定的学习和练习,但在手型和作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综合以上两个问题我决定采用降低难度和游戏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学生对篮球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认识,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水平。

3.身体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肌肉力量等素质。

4.学生的心理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表现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要用手腕去控球

2.难点:如何做到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运球教案 篇2

教材内容:

1、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课的任务:

1、学生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初步掌握动作技术。

2、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反应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准备部分: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3)熟悉球性练习。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基本部分:

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技术要点:

(1)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球:持球胸前肩肘松,倒腕伸臂向前送,拇指下压腕外转,腕屈指拨将球送。

接球:伸臂迎球要对准,接触快收来缓冲,收时注意护好球,肩肘腕臂都放松。

重点、难点:手型正确,拇指下压;伸臂迎球,注意缓冲。传球到位,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2)单手肩上传球(以右手传球为例)

张肘引球右后方,右手托球微后翻,蹬地转体臂速摆、转正压臂又屈腕。

重点难点:托球引臂,转正挥臂又屈腕。

(3)双手头上传球

持球头上腕微翻,传球用力速而短,小臂前振腕压正,发力就在指和腕。

重点难点:持球头上,以肘为轴,指腕用力。

(4)行进间传接球:奔跑如常莫紧张,面对来球向前方,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莫慌张,接球主动传球快,落点要有提前量,接球要向前跑出,传球之后要跟上。

重点、难点:侧身跑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球及时、到位。

教法:

1.教师逐一讲解示范、提示动作要点。

2.原地徒手模仿双手胸前传接动作练习。

3.原地二人双手胸前传接球(相距4-6米)。

4.原地二人双手头上传接球(相距4-6米)。

5.原地二人单手肩上传接球(相距10米以上)。

6.二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7.三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组织:2人一球,原地练习时成二横排面相对,左右保持适当间隔做传接球练习。二人推进上篮和三人围绕跟进上篮。组织如上图。

要求:

1.手型正确,传球时拇指下压、传出的球向后旋转,球速相对要快,飞行弧度较小。

2.接球时,伸臂迎球,触球后收,注意缓冲。

3.推进上篮传球及时、到位,上篮成功率力求达50%。

4.围绕跟进上篮练习时,接球者向中间插,传球者从接球者身后绕。

5.注意安全,保持间隔距离,前一组过中线后,后一组才开始练习,上篮不中不补投。

易错与纠正:

1.拇指未下压、传出的球不旋转。多做原地两人对传练习、掌握正确手型。

2.传球力量不够,抛物线太高,落点不好。可用实心球对传以增强臂力和指力,建立正确动作概念、低弧线、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3.移动中传球时横向移动;走步违例等。讲明在侧身跑的动作基础上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出的球“提前量”以同伴伸臂能接住球为宜。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运球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但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语言诱导法、讲解示范法、尝试探究法、分组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来组织教学。

学法: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的听一听,仔细的看一看,动脑的想一想,大胆地试一试、练一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教学程序:

一、开始、准备部分10′

(一)首先体育委员以“快、静、齐”的标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提出练习要求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师生同做自编篮球韵律操4个8拍共6节:上肢运动,腹背,体转运动,正、侧压腿,腕踝关节运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身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让身体各个器官及机能起到预热作用,防止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25′教师语言引导:篮球明星姚明、NBA篮球明星大家非常熟悉,但是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平时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同伴的相互配合。引出主教材。

(设计意图:激发培养学生的篮球活动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一)耍球游戏:

1、教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双手抛接球,环绕交接球,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进行耍球练习。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先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教师再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学生展示,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运球看数报数:

学生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设计意图:通过原地高、低运球,让学生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

(三)行进间运球练习:

(设计意图: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四)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比赛:

学生在篮球场的端线上成四路纵队,由每队排头运球绕过标志杆回来传至下一名同学,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以用时短,失误少的小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做游戏,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结束部分5′

(一)学生一臂间隔围成圆形,在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下,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

(设计意图:借着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二)教师用概括激励的语言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体现评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老师的指导下,送还器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场地器材:小篮球33个圆木柱4个录音机1台

本节课练习密度:约为40%—45%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运球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教学器材: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组织:自然围坐在教师身边

小学三年级体育篮球运球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锻炼腰腹部肌肉和脚步肌肉,培养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2.通过活动的完成,体验成功的感觉,并进一步树立自信心。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皮球若干,海绵垫子若干,网兜四个,筐子四个,竹梯四把,轮胎四个。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夹球入场。

2.快乐玩球。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球,并提醒幼儿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要动动脑筋,怎样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3.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幼儿合作玩的项目有:

(1)螃蟹运粮:两两相对,用胸部或背部合作夹球运粮。

(2)海豚玩球:两两面对面站好,两臂伸直,两手相牵,掌心朝上,皮球放在相握的掌心里,让球来回滚向自己及对方的胸前。

(3)刺猬翻跟头:两人抓住网两端的两个角,皮球在中间,既可以滚,也可以抛接。

(4)儿歌:大皮球,真顽皮,滚到东,滚到西,好像快乐的小刺猬。

4.出示“夹球投篮”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会玩吗?试试看。

5.幼儿尝试夹球投篮,摸索投篮方法。

幼儿分散,尝试夹球投篮。教师注意观察并用积极的语言给予鼓励。请一两名成功的幼儿进行示范,给予鼓励。

教师示范并总结:这个方法叫“夹球投篮”。首先,我们坐到垫子上,把球牢牢地夹在两只脚的中间;然后躺下,用两手撑地,伸直腿和脚,抬高过头顶,收紧小肚子,尽量往下压;最后在玩具筐的`上方松脚,让球落进筐里,这样就成功了。

6.自由练习夹球投篮的动作,教师着重鼓励胆子小的幼儿,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再试试?这次要请你们伸直双腿,收紧小腹,动作优美地把球投进筐。

7.小组竞赛“小松鼠运松果”。

师:大家练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请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自由组合成三队,每队六名小朋友,分别站到红、黄、绿点的后面。

师:冬天快到了,小松鼠们忙着运松果(边说边示范),第一个小松鼠夹着松果跳过小水沟,翻过山坡(竹梯),再用夹球投篮的方式,把松果投进了家,然后原路返回,接着,第二个小松鼠出发。最后,我们比一比,哪一队的小松鼠家里的松果最多。

教师夸奖小朋友:虽然我们的小松鼠,有的高一点,有的矮一点,有的胖一点,有的瘦一点,但大家都坚持到底,勇敢地完成了任务,你们都是最棒的!

8.放松游戏:雪人融化。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活动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内容有机结合,以大班幼儿最喜欢的球类运动为突破口,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使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体验,实现了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在活动中,我非常关注个性内向、动作不太协调的幼儿,试图通过个别指导、赏识、鼓励等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尝试“夹球投篮”的时候,有个小男孩遇到了困难,我越鼓励他越紧张,越着急越投不进。于是,我放弃了预设教案,改变策略,请小朋友来帮助他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帮助他体验了成功。看着小男孩一蹦一跳地回到座位,大家都觉得好开心。在以后的活动里,小朋友们更加积极勇敢,充满自信。“小松鼠运松果”的游戏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老师的点评“你们都是最棒的”给了幼儿积极的肯定,幼儿由衷的欢呼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玩球”。在活动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的求知态度又反作用于教育活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